大家倒是赞同,点点头,异口同声的道:“确实是这样。”
张秀兰又补充道:“我更喜欢这样,好香啊这味道。”
杨衣点点头,也很满意。
“可以了,等大哥回来,油纸上写下我们的招牌,便能开始卖了。”
大家也高兴,这些卖出去,也是一个进项。
虽然可能钱不在自己口袋里,但也抵不住开心。
几人聊着开怀,门外传来响动。
杨衣起身一瞧,见是哥哥和弟弟回来了。
也有些开心,大家都笑着迎上去。
“可算回来了,你们俩。”
几个人帮着把身上的雪扫干净了,张秀兰挺着大肚子,帮着倒了一杯热茶。
杨石两人三两下把板车推进杂物间,又来到堂屋。
杨石忙帮着扶着她坐下,一边让她别忙活了。
两人买的烧鸡,拿了出来。
杨衣一瞧,还有些震惊,没想到大哥还这么大方。
几人围坐着喝了一杯热茶,大家也饿了。
开始收拾餐桌,把饭菜这些都端了上来。
这诱人的乳酸味传入大家的鼻子,大家都是咽下一口口水。
杨衣三两下把菜摆好,又把这烧鸡用了盘子来装好。
大家一起来围坐着吃饭,杨小丰跑的快,听见堂屋开始摆桌。
他三两下从小屋跑了过来,他小舅舅离得近,一下子把他抱到了凳子上。
他倒是精神,挨着杨谷也不闹,叽叽喳喳的问着:“舅舅你们今天又去镇上了嘛?舅舅,舅舅,……”
杨谷已经饿了,只能抽着空,敷衍的回答他。
杨衣瞧了瞧他俩,见弟弟应付不了他。
只得出手相助,帮着她弟弟道:“好了,小丰,先吃饭。”
今天买的烧鸡只有两个腿,自是给了杨老爹一个,张秀兰一个。
杨老爹体恤杨母,想着把鸡腿给她。
杨母瞧了,心里是暖的,但是也没要。
“你这老头儿自己吃,儿子孝敬你的,下次儿子孝敬我了,可轮不到你。”
见了杨母这样,杨老爹也没有坚持。
这些小辈子们听了,也知道杨母没有生气。
杨石难得有眼力见,帮着杨母夹了一个大的鸡翅,连着一大坨肉。
杨母也笑呵呵的接了,杨衣为了堵杨小丰叽叽喳喳的嘴,也给他夹了几块好啃的肉。
一家人一人一块的夹着这烧鸡肉,也算是吃的尽心。
当然,这一道酸菜白菜肉沫,也是下饭的好菜。
大家都是把米饭舀在碗里,又擀了一些菜混着,就这样就着饭吃。
一家吃了一顿饱,大伙儿一起收拾了碗筷。
今天大丰收,午饭后大伙儿们照例是要围在一起闲聊的。
刚坐下不久,杨石和杨谷就开心道:“今日镇上的柴是越发好卖。我们这一次去,是直接把这些炭全拉去了。”
杨母和杨老爹听了都很高兴。
杨石两人拿了2两银子给杨母,笑道:“今年秋天没白忙活,我们靠着这些柴火,也赚了一些银子。”
杨母知道孩子们赚了钱,原先还不想收这些钱。
转念一想,又觉得更应该收,孩子们有本事。
想着心痛父母也是好的,不是那种养不熟的白眼狼。
便也痛快,三两下把钱收了。
又宽慰道:“你们两个是好的,这些努力也没白费。”
杨谷和杨石听了也开心,自己努力没白费,自然是好的。
得了一阵夸奖,心里也是开心。
见大家都想听,杨石这才又聊多了一些。
杨衣也是新奇,在那听杨母她们聊生意经,听的也有趣。
她之前可从没听过这些,还要根据这城中的货运往来,考虑这笔生意是否能成。
他听杨石念叨:“幸好这次把这炭全拉去镇上了,这水里结冰了。这些卖炭的铺子,要想补货,还须得走陆路。”
讲得口干,又停顿了一下接着道:“因为这样,这城中才缺炭火得很。我们这一车炭,这才能得以卖个好价钱。”
大家都点点头,这笔生意能成,是遇上天时了。
还没来得及开心,又听见杨石继续补充道:“这生意再做下去,也成不了了。听镇上的人讲,那些炭怕是明日就要拉来了。”
大家听了也是一乐,全都道,这炭卖得正是时候。
几人也高兴,连连笑着,喝了许多茶。
突然又想起了答应给杨衣的油纸也拿了出来。
“我们问了那杂货铺的老板,说是包糕点常用这种,你看看呢?”
杨衣听得起劲,突然与她说话,她还没有反应过来。
听见大哥叫她,这才反应过来,忙接过这些油纸。
正反瞧了瞧,都是好的。忙回答道:“就是这个,与我想的没什么差别。”
杨衣很是满意,于是便问了问价格。
“这油纸,是什么价?”
“这些油纸只花了十文钱。”杨谷抢着回答道。
杨一点点头,觉得价格也不贵。
翻了荷包,数了十文钱给大哥。
杨石当然不肯收,一直推拒着。
但是抵不过杨衣坚持要给,“这些油纸,用来包糕点,我是能卖钱的。这钱怎么能让大哥来出呢?”
听了这些,杨石才不得不把钱收下。
想着先包一些看看,应该裁多大的纸。
杨衣便去把糕点各拿了一个,放在中间比划了一下。
确定好了纸的大小,以这个纸为模板。
拿了剪刀便开始裁剪着,杨谷很有眼力见,见了她姐这样做也拿了剪刀来帮忙。
两人手脚都麻利,做这些活也快,三两下便把这些纸,剪了出来。
杨衣想了想,觉得还是要写上自家的名字。
“我们在这纸上写上杨氏糕点,如何?”
大家觉得有道理,想着镇上的铺子也各有招牌,便都的点头表示同意。
家里也是有纸墨的,之前杨时、杨谷也是上过一些学的。
杨母去帮着把纸、墨、笔、砚翻了出来,杨衣便请杨谷来帮忙。
答应给她弟30文当报酬,杨谷果然二话不同意,就答应了。
老老实实坐在板凳上一张一张地写着杨氏糕点,三两下便写好了。
杨衣也没有食言,把钱数给了他。
这下把糕点卖出去,就只剩下包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