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试着读《边城三老》,书是看进去了。昨天读为什么会有抵触情绪,自己也闹不清楚。《边城三老》刻画了三个人物杨老汉、安老太、刘老根…杨老汉,一个捡破烂儿老头儿,他为啥捡破烂,作者说,杨老汉年轻时,那个年代乱,闹土匪,地主雇些穷人开家护院,土匪也是由一帮穷人组成的,都是为富人的财产,一帮穷人在城内城外斗来斗去的厮杀,杨老汉当时似乎看出了这一点两不相帮。就这样,土匪看他不顺眼,准备劫了他。只是这帮土匪当他们劫住杨老汉,搜身上是一点油水也没唠叨,到最后土匪还倒贴了一些点心,骂了句穷鬼才扬长而去。这时候杨老汉对土匪充满了感恩,而在土匪中杨老汉印象最深的就是土匪头子胡二。戊子年冬天,胡二被逮住灌汤包,也就是扎进麻袋扔河里灌满水淹死,俗称“灌汤包”。杨老汉处于感恩,替胡二的家人收了尸,那时胡二的儿子还在吊在奶嘴上。只是自此胡二的儿子对杨老汉充满了复杂的情绪。看着杨老汉孤苦无依,就想把杨老汉接回家养老送终,只可惜杨老汉不拾他情。以至于胡二的儿子后来发了财,想着招给县里盖养老院就是想给杨老汉养老。区长都感恩戴德的想把胡二的儿子拉进区政协,可惜了胡二儿子的一片心意。
对于,杨老汉为啥堕落成破烂王,作者也做了概述,是在一个黄昏,遇到一个赶车老汉拉了一筐锡矿,在路上
卖给了他,买上他才发现那一筐的的锡块是一筐银倮子,发现以后,他才发现那老头是借钱消灾,人早跑没人影了…银棵子特别重,杨老汉为了掩盖,特意把银子埋在附近一棵树旁,埋好,还没来的急跑,就被日本人拉去当壮丁…当他放回来的时候,下了一场雨,怎么也找不到他做的那团记号。只是自此,杨老汉为了掩盖自己寻宝的初中,收起了破烂,杨老汉,日复一日的寻找,也就真变成收破烂的了…情节设计很让人唏嘘,杨老汉为自己选死后住的地方…胡二的孙子被绑票、撕票…有些因果循环报应不爽的味道。
作者没说什么表达思想,但却深刻刻画了杨老汉这个人物。这是深夜几点,还能听到外面女人急急的说话声…
眼皮越来越难以态起来,安老太、刘老根明天再说吧…
2024/05/23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