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赵钱孙李 > 第九十章 科技
换源:


       回到庄子已近傍晚,李之恒让阿福领着自己、阿诺、阿信三人到庄子里挨家挨户的认个门。庄子不大,就二三十户人家,农房都比较周整,此时各户劳力们干完农活,陆陆续续的往回赶,一大半农房中都有人在家。

“阿福!这一户也是你家亲戚?”走了十户,六户都同姓或连姻。这是一栋两开间砖屋,门口坐着一个约十岁大的小男孩,正在认真的舂谷。“是我远房堂叔,他家五口人,有三个小孩,最大的同阿诺一般大,最小的才会说话。”

“小聪,你阿父、阿母在家吗?”阿福对着小孩问道。

小孩子有点胆怯,弱弱的回答道:“阿…阿母在家。”李之恒看着瘦弱男孩额头上汗珠,拿起了小男孩手上死沉死沉的石捣棒,真是一个浪费劳力的活计。进来里屋,矮小的房屋里能见度极低。一个妇人在窗户边认真的纳鞋底,远处一个瘦弱的女孩子在织机旁忙碌的织着布;“咿呀!咿呀!”那织机发出规律的声音,给昏暗的平屋带来更多的枯躁;李之恒仔细打量了那个织机,比僚寨人使用的腰机要复杂些,可以手脚并用,算是半自动化的踏板织机了,但比他自己做的织机还是落后一些。

“婶母,主家小郎君看望你来了!”阿福跟着妇人打招呼。

“阿……阿福!你来了!”妇人抬起头,看有陌生人进门,赶紧起了身。繁重重复的劳动让她的语言组织能力严重蜕化,她不知所措,只是讪笑着看向陌生人。

“我叔父还没回来吗?”阿福继续问道。

“他……他上工去了,应是快回来了。你…你们坐,主家有什么吩咐吗?”

“主家郎君看望你们,想了解你家有什么困难。”

“挺……挺好的!谢谢郎君!”她祖祖辈辈都是底层穷苦人,倒不觉得这样的日子苦累。

寒暄了几句客套话就出了她家,接着又访问了几户,都是相同的情况,为了生计,男女老少们均被繁杂的琐碎困陷。

“阿福,庄子里人每日每夜都这么忙吗?”回府邸路上,李之恒边走边问。

“除了六七岁以下的孩童,其他人都是比较忙的。”

“晚上也没有休息吗?”

“嗯,白日里忙农活,晚上男的要舂谷磨粉,女的要织布、做衣做鞋,一直要忙做到深夜。”

“这里离京城不远,有人去城里找活吗?”

“这里离京城也不近啊,走到最近的陈午门也要一个时辰呢。别的庄子有,我们庄子都是良田,农活比较多,只有农闲时才会去找些零活。”

“哦!”李之恒陷入深思中,几人很快走到南湖。“阿福,这几日你在庄子上选几个劳力,在小溪边选一高地,其两边平坦处搭两处茅草屋,再溪上做一个拦水坝。”

“诺!”

“阿信、阿诺,我们这几日在家做一个舂谷水碾和水动力织机,这一次易损耗的部位如轴承和叶片用钢制;传力件用大小齿轮,齿轮能大幅提高机械可靠性;这些东西在路上都说过原理了,我们一同设计。”

“诺!”二人都很兴奋,终于可以学以致用了。说干就干!虽然在僚寨已经做过这两个器械,但想衍化成2.0版本,还是需要不断的纠错与打磨。李之恒优化设计了好几稿,特别是齿轮,需要计算齿距,两个齿轮的切割面,还要配大小齿轮的磨合度,涉及到高中的三角函数内容。模型做好后通过砂型铸造制了两个齿轮,但两个齿轮总是不能很好的咬合,做齿轮的钢水铸了融,融了再铸,倒腾了几次都未成功。

“不若我们就做之前做过的器械,在僚寨我觉得挺好用的。”阿诺有点打退堂鼓。

“阿诺你看,一个小小的严王就把我们闭在庄子里不敢出门,为什么?因为我们实力不济。这里不同广西,可以拿着弩弓快意恩仇;京城附近若有非正常死亡,明日里官府就会找上门来问个前因后果、查一个翻箱倒柜;这也是严王不敢明目张胆到李三庄围攻我们的原因。我们若到了京城,那里鱼龙混杂,他们有一百种办法可以将我们置于死地。想破局,就必须有一批愿意跟着我们的人,建立自己的实力圈!这庄子里的人是我们最容易,也是最应该争取的人脉;前几日里我们走一圈,你也看到了他们被琐事羁绊无暇分身,制造这些东西的目的有二:一是产业更新,让庄子里人在庄子里做更有价值的事情;再就是解放庄子里孩童,让他们学习,进而让他们进城,帮我们做更有挑战性的事情。这里的机械已经很先进,我们发明的机械若技术含量不大幅提高的话,大人、孩子们还是会在这些无意义的事情上耗费大量的时间,你们懂了吗?”

二人听了李之恒的解释,也认识到他们发明机械的重要性,但后几日要准备族亲到访,这个半拉子工程就暂歇了下来。待李之恒风风光光的举办了祖翁、婆婆的安葬仪式,几房叔父看着李之恒在溪边又是做房子,又是做拦水坝,也没看出啥用处,就觉得这年轻人就一嫩头青乱花钱,对他也就看轻了许多。

李之恒也不管风言风语,荣膺阿福为李三庄大管事,庄子内外一切琐事协调由阿福负责,拿不定主意的由婶母定夺。他与阿信、阿诺三人两耳不闻窗外事,继续优化之前的设计,水碾的设计时常喊阿福来问询;织布机细节让婶母、小囡也参与进来,尽量做到设计合理。闭关修炼了半个月,又卖了一匹马,卖马的钱花个大半,终于完成这个时代最先进的水力舂谷机、水力织布机。多余的铁水做几个玩具给了小团、小圆,其余了全制成了铁锅锅铲,有圆底锅、平底锅、圆柱形锅……

李之恒喊着阿福几人来到溪流上口茅草屋处调试、测试着新机器。小囡见三人捣鼓了大半个月的产品也是一脸的好奇,主动来看热闹。“阿福!与手舂、驴磨比,这面粉磨的如何?”

“细……细,又白又细。这要是做汤饼应会好吃许多。”看着麦子倒进机器后,通过流水击打叶片带动机器运转,不一会儿,面粉自动的出来,阿福是一脸惊诧。“小郎君,这面粉与麦麸怎么自然分离开来,麦麸能自动从另一出口出来?”

“那是因为麦麸轻,你们看,这有两根很粗的圆柱形钢辊,一根静止,一根慢速运动,两根钢辊之间的距离正好大半粒米,麦子通过这缝隙时经过挤压,麦粒与麦皮就自然分开;你们再看,这留了一个进风口,就是通过自然风让轻轻的麦皮、麦麸吹到另一个口。那为什么钢辊能慢速运动呢?小囡可知道原理?”

“我知道,它连在大齿轮上了,同大齿轮一同旋转着。”

“小囡很棒!你们看,我这为什么叫水力舂谷机,就是通过水流击打这一组叶片拨动大齿轮旋转,刚才见到圆柱形钢辊就固定在大齿轮上,带动着一起旋转。”

阿福用手碾着面粉,仍感神奇。“小郎君,这未见石磨,怎么就能磨出这么细的面粉呢?”

“阿信你来解释下。”

“若是用石磨,我们早就设计出来了。我们别看这大齿轮旋转速度不快,但是通过下面这三组大小齿轮组传力,速度越来越快,到最后这一个齿轮,这转速已非常快,钢刀就连接在最后一个齿轮上,麦粒通过高速旋转的刀片切割,瞬间击打成粉,速度快,粉细,能从这个出粉口自然淌出来。”

“真神奇!全过程都不用人来舂,也不用驴子磨,那要省多少人力物力啊!小郎君,不若我们把京城里的谷子都拿这来磨,肯定能赚许多银子!”阿福想到赚钱的方法,兴奋的直吼吼。

“我想过了!还是山脉矮小,所以溪流水流量少,攒一晚上的水,放坝也就能流一个时辰,而且一担麦子挑到这高处,也要花费不少人力。给庄子里每户省点劳力可以,若想靠它挣钱,我们庄子暂时没这地,还得去别的庄子选个好地方。”李之恒很快就泼了一瓢冷水。

“那那个水力织布机可以吗?”

“估计也难,走,带你们去对面的织布机看一看。那玩意耗费了我们更多的精力。”几人在李之恒的带领下下,跨过水坝,来到对面的茅屋。

“装起来有这么大!”小囡只见了三人在院子里设计打制一个一个零件,未想到安装起来如此庞大。

“这个织布机由阿诺解说给大家听听运转原理。”

“好嘞!”在汉阳那几日主持人,已锻炼出铁齿铜牙,巴拉巴拉,一通半小时讲解,把大家说的云里雾里,反正就是一个高大上。百闻不如一见,待百十个纺锭排列整齐,水坝一开,各部件在各齿轮的转动下,有条不紊的运转。

“0!这!这太神奇了!!!”阿福、小囡张开不能再张的嘴巴。

“这布,它能自动流…流出来!”

“那我们不是发财了!”阿福看着流动的布匹,就像看到一堆流动的铜币。

“应是能赚一点零花钱,但想赚太多也难,还是这溪流水量太少,庄子里人舂谷磨粉估计就要花半个时辰,剩下半个时辰也制不了多少布匹,但是能减轻庄子里人的劳动量,让那些孩子们多玩一玩,让大人们多点时间补觉,他们日子太苦了,减轻他们的负担啊。”

“小郎君真是菩萨心肠,卖了自己的马,花钱制了这么神奇的器械,就是为了大家少吃点苦,多睡点觉!我一定要告诉庄子里人。”阿福感动的泪眼婆娑。

“庄子里人可以用,但也要告诉庄里人,一定要保密,若是大房、二房那些族亲知道了,也要用,我碍于族亲,也不能拒绝,你们可就没得用了哦。”

“知道知道!一日里也就能用一个时辰,我,我告诉庄里人,只有早上天未亮才能用,让外庄人一个都不知道我们这些神器。”

“行!阿信你隔几日来看看,若是零件松了,赶紧紧一紧,坏了就换。”

“诺!”

李之恒看着众人下山时轻快的脚步,亦感欣慰。他的第一步计划已初步成功,这段时间发明创造也比较辛苦,可以稍作休整,待众佃户感到科技的力量,各家各户休闲时间变充裕时,他才会走回京的第二步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