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峰口的空气中,依旧弥漫着硝烟与战火交织的味道,仿佛在向世人诉说着这里刚刚经历的残酷战斗。
宋卫国晋升少将,成为独立师师长后,一刻也未停歇,全身心投入到扩军备战之中。
他深知,日军绝不会轻易罢休,更大的危机正悄然逼近。
在独立师的训练场上,士兵们在烈日下挥汗如雨,苦练杀敌本领。
宋卫国穿梭其间,眼神坚定而专注,仔细纠正着每一个士兵的动作。
“握枪要稳,出拳要狠,小鬼子不会给我们留半点情面,我们必须做到万无一失!”
他的声音在训练场上回荡,激励着每一个战士的斗志。
而此时,在日军的指挥部里,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指挥官们面色阴沉,他们对宋卫国部的壮大既愤怒又恐惧。
“支那人竟敢如此嚣张,必须尽快消灭他们!”一名日军将领咆哮着,眼中闪烁着凶狠的光芒。
经过一番密谋,他们决定兵分三路,一路加强对周边地区的封锁,妄图切断宋卫国部的物资补给;一路加大正面进攻力度,吸引宋卫国部的注意力;而最为关键的一路,则是由精锐组成的突袭部队,趁着夜色,秘密潜入宋卫国部的营地,给予致命一击。
数日后,夜幕如墨,将大地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
日军的突袭部队如同鬼魅般朝着宋卫国部的营地潜行而来。
他们身着黑色的夜行衣,脸上涂着迷彩,行动敏捷而悄然。
月光偶尔透过云层洒下,映照在他们冰冷的刺刀上,闪烁着森寒的光。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宋卫国早已从情报网中得知了他们的计划。
宋卫国站在营地的瞭望塔上,望着夜幕深处,嘴角微微上扬:“小鬼子,你们终于来了,这次就让你们有来无回!”
他迅速下达命令,部队进入一级战备状态,同时按照事先制定好的计划,布置下天罗地网。
日军突袭部队逐渐靠近营地,他们小心翼翼地避开巡逻队,向着营地的核心区域摸去。
当他们来到营地边缘时,却发现四周异常安静,没有一丝声响,仿佛这里是一座空城。
日军指挥官心中涌起一丝疑虑,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他一挥手,示意部队继续前进。
就在日军踏入营地的瞬间,四周突然枪声大作,喊杀声震耳欲聋。
宋卫国的部队从四面八方涌出,将日军团团包围。
“杀鬼子!为死去的兄弟们报仇!”战士们怒吼着,如猛虎下山般冲向敌人。
日军虽然陷入包围,但毕竟是精锐之师,很快便稳住了阵脚,开始组织反击。
一时间,营地内火光冲天,枪炮声、喊杀声交织在一起,仿佛奏响了一曲壮烈的战歌。
在激烈的交火中,宋卫国亲自率领一支突击队,朝着日军指挥官所在的位置冲去。
他手持大刀,身先士卒,每一刀砍下,都带着千钧之力,令日军胆寒。
“跟我冲,干掉他们的指挥官!”宋卫国的声音如同洪钟,激励着队员们勇往直前。
与此同时,独立师的战士们与日军展开了近身肉搏。
一名年轻的战士,面对两名日军的围攻,毫无惧色。
他巧妙地闪过日军的刺刀,然后一个箭步上前,用手中的匕首狠狠刺入一名日军的咽喉。
还未等另一名日军反应过来,他飞起一脚,将其踹倒在地,紧接着补上一刀,结果了敌人的性命。
而在营地的另一侧,日军的重机枪疯狂扫射,压制住了宋卫国部的进攻。
宋卫国见状,眉头一皱,大声喊道:“迫击炮,给我炸掉那挺重机枪!”
话音刚落,几发炮弹呼啸着飞向日军重机枪阵地,随着几声巨响,重机枪瞬间被炸成废铁。
日军指挥官见势不妙,试图组织部队突围。
但宋卫国怎会给他机会,他指挥部队不断收缩包围圈,将日军死死困在营地中央。
“小鬼子,你们今天插翅难逃!”宋卫国挥舞着大刀,向着日军指挥官冲去。
日军指挥官抽出军刀,与宋卫国对峙。
“支那人,你别得意,我们大日本帝国的军队是不会轻易被打败的!”他恶狠狠地说道。
宋卫国冷笑一声:“那就看看今天谁能笑到最后!”
说罢,两人便战作一团。
宋卫国刀法凌厉,每一刀都带着排山倒海之势。
日军指挥官虽然刀法也颇为精湛,但在宋卫国的猛烈攻击下,渐渐露出破绽。
宋卫国瞅准时机,一个箭步上前,大刀一挥,砍断了日军指挥官的手臂。
日军指挥官惨叫一声,手中军刀落地。
宋卫国乘胜追击,一刀结果了他的性命。
随着日军指挥官的倒下,日军的抵抗逐渐减弱。
宋卫国抓住机会,下达总攻命令:“兄弟们,冲啊!杀光小鬼子!”
战士们士气大振,如潮水般冲向日军。
日军在宋卫国部的猛烈攻击下,终于溃败,纷纷举手投降。
这场战斗,宋卫国部大获全胜,成功全歼日军一个旅团。
营地内,战士们欢呼雀跃,庆祝着这来之不易的胜利。
宋卫国望着战场上的一片狼藉,心中感慨万千。
他知道,这只是抗日战争中的一场小胜利,未来的路还很长,还有更多的艰难险阻等待着他们。
但他坚信,只要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就一定能将侵略者赶出中国,赢得最终的胜利。
在清理战场时,战士们缴获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和机密文件。
这些文件对于了解日军的下一步计划至关重要。
宋卫国迅速将文件送往军部,同时组织部队继续加强防御,以防日军再次来袭。
而在日军指挥部,得知突袭部队全军覆没的消息后,指挥官们气得暴跳如雷。
“八嘎!宋卫国,我一定要让你付出惨痛的代价!”日军最高指挥官怒吼着,发誓要对宋卫国部进行更疯狂的报复。
但宋卫国和他的独立师早已严阵以待,他们将用钢铁般的意志和无畏的勇气,迎接日军的下一轮进攻。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