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仙侠小说 > 长生:不死的我终将无敌 > 第11章 再见王元书
换源:


       京都之乱终于落下帷幕,京都也逐渐回归往日的宁静祥和。

然而,街头巷尾原本熙熙攘攘的行人此刻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冷清与寂寥。

王元书,这位曾权倾朝野的大臣,如今被元康帝下令打入天牢,并将于数日后处以极刑。

夜幕深沉,宛如浓墨般漆黑,整个京都仿佛都沉浸在这片无尽的黑暗之中。

许铭小心翼翼地沿着湿冷且幽暗的地道缓缓前行。

他手中紧握着一支火把,借着火光艰难地辨认着前方的道路。

一步接着一步,每走一步都能感受到脚下潮湿的地面传来阵阵寒意。

经过数个弯道后,许铭突然停住了脚步。

只见眼前赫然矗立着一扇锈迹斑斑的大铁门,透过门缝,可以看到王元书正孤零零地坐在里面。

"王兄。"许铭压低声音轻轻呼唤道。

听到这熟悉的呼喊声,王元书猛地抬起头,眼神中先是闪过一丝惊讶,

但很快这份惊喜便转瞬即逝,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绝望和黯淡无光。

"许大夫,此地凶险万分,你来此作甚?你不该来啊!"王元书叹息着说道。

面对王元书的劝阻,许铭并未回应,而是默默地运起体内深厚的内力。

只听得一声清脆的响声,那看似坚不可摧的铁锁竟在瞬间被震得粉碎。

见到这一幕,王元书不禁瞠目结舌,满脸惊愕之色。

他万万没有想到,平日里温文尔雅、手无缚鸡之力的许大夫竟是一名深藏不露的武道强者。

“走吧。”

许铭缓缓地拉开了那扇沉重而又冰冷的牢门,发出一阵轻微的吱呀声。

王元书闻声而动,他艰难地从地上站起身来,目光直直地落在眼前的许铭身上。

“你可知这是死罪?”

王元书的声音有些沙哑,仿佛每一个字都带着沉甸甸的分量。

“我知道。”

许铭的回答简洁而干脆,语气平淡得如同秋日里平静的湖面,没有丝毫波澜。

王元书微微皱起眉头,追问道:“那你为何还要来?”

许铭沉默了片刻,时间似乎在这一刻凝固了。

终于,他开口道:“你对我有恩,我不能见死不救。”

王元书一脸困惑地反问道:“有恩?”

许铭深吸一口气,接着说道:“此事稍后再谈,眼下当务之急是先带你离开这天牢。”

说完,他便转身向着出口走去。

王元书见状,虽心有疑虑,但也只得暂且将其搁置一旁,紧紧跟上许铭的步伐。

两人就这样一前一后,默默地穿过昏暗潮湿的通道,脚步声在寂静的空间里回荡着。

不知过了多久,他们终于来到了天牢的出口处。

外面的月光洒在脸上,让久处于黑暗中的两人不禁眯起了眼睛。

稍作适应后,许铭领着王元书沿着来时的路匆匆返回。

一路上,两人都没有说话,只有急促的呼吸和凌乱的脚步交织在一起。

终于,他们回到了许铭那座僻静的小院。

一进院子,许铭便迫不及待地转过身来,面对着王元书,眼神中充满了不解与疑惑。

“王兄,我实在不明白,你为何要帮袁卓那厮?”

王元书听后,先是长长地叹了口气,然后抬起头,望向远方,思绪仿佛飘回了遥远的过去。

许久之后,他才缓缓开口道:“当年,我王家惨遭奸人陷害,全家被满门抄斩。”

“就在我走投无路、命悬一线之际,是袁卓的父亲袁明挺身而出,暗中相助,这才保住了我王家最后的一点血脉。”

“这份恩情,我一直铭记于心……”

说到此处,王元书的眼眶渐渐湿润了起来。

许铭沉默不语,他完全没有想到这件事情的背后竟然隐藏着如此不为人知的内情。

过了好一会儿,许铭慢慢地从怀中小心翼翼地掏出一本已经临摹好的《长春功》。

然后轻轻地递到了王元书的面前。

王元书满心狐疑地接过《长春功》,低头一看。

他疑惑不解地抬起头来望着许铭,开口问道:“这是什么东西?为什么要给我这个呢?”

许铭微微一笑,解释道:“这本《长春功》乃是你们王家先祖所留,是一门修仙功法。”

“它原本被封印在了你的那块祖传玉佩之中,是你王家先祖给你们后辈子孙留下的后手。”

“而我一个外人得到你王家先祖留下的功法,还修炼成功,你说是不是欠了你天大的恩情。”

听到这番话,王元书顿时瞪大了眼睛,满脸惊讶之色。

他迫不及待地翻开手中的《长春功》,如饥似渴地阅读起来。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也不知道过去了多久,王元书终于合上了书本,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

他感慨万分地说道:“原来是这样啊,怪不得……原来许大夫您已经是仙人了!”

许铭微微摇头,说道:“并非仙人,按照你王家先祖的说法,我这一类人都只是在成仙的路上而已。”

接着,许铭又关心地问道:“既然现在你已经自由了,那么接下来你有什么具体的打算呢?”

王元书沉思片刻后,抬起头来,目光坚定地看向许铭,缓缓说道:

“还请许大夫能够帮个忙,送我回到江南老家一趟。”

“我想去那里最后一次祭拜一下我的父母,然后从此远离尘世喧嚣,隐居于山林之间。”

许铭听后,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答应道:“没问题,那咱们先稍作准备,等一切就绪之后就立刻离开京都,出发前往江南。”

......

天色刚刚泛起鱼肚白,微弱的光芒洒落在大地上。

许铭紧紧地拉着缰绳,与王元书一同骑马离开了繁华喧嚣的京都,一路向着南方飞奔而去。

时光荏苒,转眼间一个月过去了。

许铭与王元书在锦衣卫的重重追捕下,终于来到了江南地区。

当他们踏入王家老宅时,映入眼帘的景象让人心生感慨。

这座曾经辉煌一时的府邸如今已显得有些破败不堪,墙壁斑驳脱落,门窗也大多损坏。

王元书脚步沉重地走进屋内,径直来到父母的灵位前。

他扑通一声双膝跪地,双手紧紧抱住灵牌,泪水奔涌而出,哭声回荡在整个房间里,让人闻之动容。

许铭静静地站在一旁,默默地注视着这一切,并没有上前打扰。

他知道,此刻的王元书需要独自面对内心深处的悲痛和思念。

过了好长一段时间,王元书缓缓地站起身子,用衣袖轻轻擦拭掉眼角残留的泪水。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让自己的情绪稍微平复下来后,

满含感激之情地对着许铭开口说道:“许大夫,此次多亏了你一路上不辞辛劳地护送,元书在此真心谢过!”

说完,他向着许铭深深鞠了一躬。

许铭见状连忙摆了摆手,笑着摇头回应道:“王兄言重了,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不足挂齿。”

然而,王元书却并没有因为许铭的谦逊而改变态度,他转身来到祠堂后面。

许久,便再次走了出来

王元书小心翼翼地从怀里掏出一本看上去颇为古旧的书籍,然后郑重其事地将其递到了许铭面前。

“许大夫,这本《基础法术大全》就请你收下吧,说不定它会对你有所帮助。”

许铭满心疑惑地接过书籍,不禁吃了一惊,下意识地脱口而出:“这是……?”

王元书似乎早就料到许铭会有如此反应,于是不紧不慢地解释道:

“此乃我们王家先祖流传下来之物,但其中所记载的皆是一些基础的法术法门。”

“如今许大夫已然踏上修仙之路,想来这本秘籍应当能够助你一臂之力。”

许铭听后心中一阵激动,他轻轻地翻开书页,只见里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各种奇妙的法术口诀以及详细的修炼方法。

然而,短暂的兴奋过后,许铭很快便意识到这份礼物实在太过珍贵。

于是赶忙感谢道:“王兄,这礼物对我非常有用,在下在此谢过了!”

说完,许铭从怀中掏出一枚玉佩递给王元书。

“这枚玉佩你拿着,如若你或着后辈有难,皆可捏碎玉佩,我不管在哪都会感应到的。”

王元书接过玉佩,看了一下便收入怀中,恭敬地朝着许铭行了一礼。

“许大夫,今日之后,你我二人便分道扬镳,在下祝愿许大夫未来仙道长青。”

“保重。”许铭同样微微抱拳回应道。

随后,他转身缓缓离开了王家老宅,身影渐渐消失在了远方。

此时的许铭孤身一人行走在江南水乡的小道上,思考着未来。

如今自己已然成为了朝廷通缉的要犯,再也无法回到繁华热闹的京都去了。

“既然事已至此,那不如就随心所欲地四处游历一番吧。”许铭自言自语地说着。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三年过去了。

这一天,一座名为隐龙城的小城出现在了许铭的眼前。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许铭决定在此处定居下来。

不久之后,许铭在城中开设了一家小小的医馆。

平日里,他便坐在医馆内为人诊病抓药,过着平静而又充实的生活。

每当有空闲时间,他总会拿出那本《基础法术大全》仔细研读起来,试图从中领悟到一两种法术。

日子就在这样的平淡与忙碌中一天天过去,许铭也逐渐习惯并享受起这种简单而宁静的生活来。

然而,就在某一天午后,当许铭如往常一样正安安静静地在医馆里翻阅书籍之时,忽然间,一阵嘈杂喧闹之声从门外传了进来。

许铭不由得皱起眉头,心中暗自思忖:“外面究竟发生了何事?怎会如此吵闹?”

想着想着,他放下手中的书本,站起身来,迈步朝着门口走去。

待到走近门前,他伸手轻轻推开房门,抬眼望去,只见几名身着黑色劲装、腰佩长刀的彪形大汉正气势汹汹地围着一个年轻男子。

“你们闹事我不管,只要不要在我家医馆前闹事就行。”

许铭面色沉静如水,语气冷淡地开口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