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院书房。
沈锦手里拿着一根特制的炭笔,正在埋头苦干。
毛笔他实在用不惯,而且也不方便。
刚来下泽乡时为了做规划图示,他便自己研发了大夏版的炭笔,一直用到现在。
一个多时辰的努力,总算大功告成。
看着眼前自己画好的砖窑建造图纸,忍不住胸中油然而生一股自豪感。
作为农学博士,能干工科的活,试问除了他,还有谁?
心里正在得意,这时书房外传来沈四的声音。
“殿下,人来了,就在外面候着,要让他们现在拜见吗?”
沈锦连忙招呼让人进来。
没一会儿,沈四就带着三个看起来老实巴交的乡下汉子走进了书房。
沈四躬身行礼道:“殿下,赵铁汉、吴忠、高老三三人带到。”
话音落下,三人立即齐齐跪下磕头行礼,动作整齐划一,连说话都像是事先排练过一样,显然是沈四提前交代吩咐过的。
大夏各阶层等级森严,沈锦身为越王府世子,将来要继承越王爵位,身份自然不是普通乡野百姓可比。
哪怕泽县的县令见了他,按照大夏礼制,也需行礼拜见。
也就是沈锦到了下泽乡后,三年时间在田间地头亲自指导乡民们如何种地,如何施肥灌溉,慢慢的才拉进了和普通乡民的关系。
但沈四这个出身王府的老奴,虽对先越王和沈锦忠心耿耿,却早已习惯了大夏的礼仪规矩,很多东西都成了刻在骨子里的习惯,改不了了。
平日但凡是他带来的人,都会强调身份礼仪之事。
沈锦也早已司空见惯,便摆手道:“都起来吧,以后来见我,不必拘束多礼,就当在自己家一样。”
说着,他拿起书案上自己刚刚画好的图纸,目光看向了赵铁汉和吴忠两个窑匠。
“赵铁汉、吴忠,你们俩过来看看这个,看能不能看明白。”
二人闻言连忙上前,接过沈锦递过去的图纸。
看着图纸上画的图示,两人眉头紧皱,脸上都带着疑惑之色。
见状沈锦心头一沉,这俩人不会认不出砖窑吧?
虽然大夏的窑匠最多也就是烧烧瓦片、陶器之内,连瓷器都只有官窑的匠人才懂得如何制作,民间没有百姓会。
可这两人都是窑匠出身,大体的砖窑结构图示若是看不明白,再让他们负责砖窑的修建,恐怕就有些麻烦了。
心里正想着,赵铁汉忽然开了口。
“殿下,草民斗胆,请问殿下这图上画的,是不是窑炉啊?”
闻言,沈锦顿时眼前一亮:“怎么,你认识窑炉?见过吗?”
“回禀殿下,草民曾在泽县官窑厮混过两年,犹记得官窑窑炉大致的样子,殿下所画之图,看起来与那个有些相似,不过很多地方又有所不同。”
沈锦脸上大喜,随即摆手道:“是有不同的地方,不过无妨,官窑烧的是官用瓷器,咱们不烧那玩意儿,要不了那么高的温度。”
“原来如此,殿下想烧什么?”赵铁汉点头问道。
“烧砖!”沈锦眼中光芒一闪。
“砖?殿下说的,是土砖还是石砖?”
听对方这么一问,沈锦不由得高看了赵铁汉一眼。
这乡野窑匠,知道的东西不少啊!
意念一动,沈锦有心考他,问道:“哦?你还知道土砖和石砖?那你说说,两者有什么区别?”
“据草民所知,土砖是以黏土作为原料,混合水、草木灰等,以模具塑形,再阴干而成的方形砖块,主要用于普通民房搭建。”
赵铁汉对沈锦行了一礼,继续道:“至于石砖,则是以碎石、或者整块岩石开凿而成的砖块,若碎石所做,则混合黏土进行粘连,再通过阴干而成。
石砖主要是高门大户才用,还有就是城墙垒砌和城中官道铺地。”
沈锦连连点头道,“不错不错,你回答得不错,看来你确实见多识广,很好。”
“草民不敢,谢殿下夸赞。”赵铁汉连忙行礼道。
沈锦大手一挥,直接道:“既然你知道土砖和石砖,也能认出土窑窑炉,那么从现在开始,你就是咱们下泽乡第一个砖厂的厂长了。”
“砖厂,厂长,那是什么?”赵铁汉一脸疑惑。
“砖厂就是专门烧砖的厂,至于厂长嘛,就是砖厂的老大。好了,这事以后你就明白了,现在我先跟你说说砖厂的事儿。”
沈锦摆了摆手,接着拿过图纸,指着上面道:“这个东西叫做砖窑,是本世子画的结构示意图。
“你呢,按照这图上面的示意,带人先修是个砖窑出来,人手到时本世子让沈四给你配齐。
“本世子就一个要求,一定要严格按照我图上画的来修,不能有丝毫偏差,也不能有丝毫偷工减料,能做到吗?”
“是,草民愿为殿下效命!”赵铁汉连忙激动应道。
点了点头,沈锦随即又看向了吴忠,道:“吴忠,你跟着赵铁汉,给他打下手,以后他是砖厂厂长,你就是副厂长。你们先齐心协力,把砖厂修出来,后续本世子再教你们如何烧砖。”
吴忠也连忙应下。
安排好两人,解决了砖窑修建的问题,沈锦的目光接着落在了铁匠高老三身上。
“高老三。”
“草民在!”高老三连忙上前。
“你是铁匠对吧?铁棍会做不?铁丝会不会?”沈锦问道。
“回殿下,铁棍草民可以打造,不过铁丝,草民技艺不精,怕是难以完成。”高老三老老实实的说道。
“无妨,本世子教你,你过来,本世子给你也弄个示意图。”
沈锦对高老三招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