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康熙位面。
空中突兀出现异象,御书房里的康熙与一众阿哥都看了过去。
他们从四行仓库,再看到被那群战士跋涉过的草地和雪山。
十来个大大小小的阿哥看得目瞪口呆。
尤其是那几个小阿哥,就差把眼珠子瞪下来了。
龙椅上,康熙在看到那位军需处长将棉衣留给同袍,自己活生生冻死时。
就愣是在三伏天里,吓出了一身冷汗。
这些汉人,居然有这样的勇气和信念。
天幕上发生的桩桩件件,任何一个人能做到,都能为世人所歌颂了。
甚至由此名利双收也不是不可能。
而且,能够做到的人,往往不是常人。
只等哪日鲤跃龙门,一遇风云变化成龙。
可天幕上能做到这样子的人,岂止是一个两个啊!
他们是整支汉人队伍,人人都抱了同等的信念。
拥有这样信念的军队,做什么不能成功?
在战场上无疑也是所向披靡,难以战胜的。
康熙扯着袖子,擦了擦脑门落下来的一点冷汗。
幸好,天幕所提的1937和1934年,都不是大清时代的。
他不用担心哪天醒来就会出现这样一支汉人队伍,来推翻他的统治。
想到这里,康熙就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长长吐出一口气。
他头回觉得自己是真的幸运。
要是这时候的汉人就有如此意志。
别说推翻他的统治了,大清能不能建立都是个未知数。
一个小阿哥攥着胞兄的衣服,忽然出声问道:
“皇阿玛,我们大清有这样的官员吗?”
康熙看着儿子乌溜溜的眼睛,一时噎住了。
这让他怎么说?
说没有,岂非是显得他们不如汉人。
若说有,他们又上哪里寻一个有这等勇气信念的官员出来?
大清要是有,康熙现在必然将其奉为座上宾。
康熙看着儿子,哪个答案都说不出来。
他把目光略显那群已经成年的儿子。
然而,年长的几个阿哥,眼观鼻,鼻观心,就是不看康熙。
……
南宋绍兴位面。
绍兴八年,临安皇宫内,赵构正对着岳飞等人的折子头疼。
赵构揉着额头叹了口气。
南宋刚刚建立,他实在是不敢和金朝那些游牧民族再起任何冲突了。
靖康之变后,他临危登基,被金军撵着一路辗转,着实是生不出什么反抗心思了。
如今提起那几个游牧民族,他就控制不住想起当初像狗一样被撵的经历。
还有东京城破时的绝望恐惧。
看到岳飞折子上提及金人骂汉人软弱,劝谏他发兵反抗的话。
赵构就合上折子,扔到了一边。
在那些游牧民族的眼里,汉人不一向软弱吗?
保住性命,保住这南宋,才是最重要的。
就在这时,天上突然展开一面光幕。
“金人!是不是金人打过来了?!”
赵构吓得从龙椅上蹦起来,慌忙将禁卫军喊进来。
“陛下,这似乎是上天降下的,并未发现金人踪迹。”
听到与金人无关,赵构提着的心放了下来,抬头去看那面亮着奇特画面的光幕。
然后,一幕幕让人心神俱震的画面在上面一一闪过。
面对千倍于己的敌人而不退缩的524团。
高楼中往自己身上绑炸药,以命炸破敌军防护,逼退敌军的战士。
跨越两万多里长征的汉人军队。
主动放弃粮食,饿死在草地上的半大孩子。
把棉衣让给同僚,冻死在路边的军需处长。
赵构心神俱震下,连声音都发不出来。
半响,他才艰难地从喉口里挤出三个字。
“为什么?”
为什么这些人敢面对这样强大的敌人而不退缩。
明明自己都活不下去,宁死都还要让别人活下来。
他们……就都不怕死吗?
游牧民族说汉人软弱,他也不否认自己软弱。
这朝中大多也是希冀与金人媾和,贪生怕死的人。
虽然岳飞他们主战,可赵构不认为他们就不怕死了。
可天幕这些人,同是汉人,他们怎么就生死都不惧。
甚至为了种种在他看来可笑的理由,前仆后继去赴死?
赵构失神下,又问了一遍。
殿内诸多侍候的宫人和护驾的禁卫军,无一人能答上来。
他们亦不知道。
倘若不是惜命,他们现在就不会站在这里了。
赵构理解不了天幕里不惧生死的战士所抱的那股信念,他们亦理解不了。
“能活着,不好吗?”
有人望着天幕,万分不解地问。
可惜,在场无人能回答他。
隔着天幕,他也得不到那些战士们的回答。
赵构搓了搓手指,神色是遮掩不住的焦躁和烦闷。
他有点动摇了。
他自知软弱,但是没有对比的时候,他还能泰然处之。
如今望着天幕里的战士,再想想自己和麾下那群贪生怕死的官员。
对比太鲜明,赵构一时竟觉得难以忍受。
而且……
他抬头看向天幕中仍在跋涉雪山的战士。
明明这些人正遭遇无比艰险的境遇。
那些计划和任务,明明看着就觉得不可能实现。
但是赵构看到这群人时,就莫名生出一股希冀来。
“他们……能战胜游牧民族吗?”赵构喃喃问道。
……
明末,崇祯位面。
煤山。
崇祯失魂落魄地站在一棵歪脖子树前,手里攥着一条白绫。
李自成的闯军已经攻入了京都。
而他也逃离了皇宫。
用不了多久,大明就会宣告灭亡,他亦成了亡国皇帝。
听着远处传来的兵戈马蹄声,崇祯绝望不已。
他把白绫往歪脖子树上一挂,就准备把自己脑袋搁上去。
突然!
空中出现了一面光幕,崇祯惊得愣住了。
随之亮起的画面,更是让崇祯震惊得都忘记了自己准备上吊这件事。
他攥着挂在歪脖子树上的白绫,愣愣地看着天幕。
看着那面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面对强大得无法匹敌的敌人,也始终无人后退的战士们。
还有那一个个甘愿赴死的战士,一道道从高楼上跳下的身影。
在倭军钢板防护上炸开的炸药,仿佛在崇祯脑子里也炸了一下。
将他炸得两耳轰鸣,视野里只剩下眼前天幕。
整个人都愣愣地站在木桩子上。
满目震撼!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