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帐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檀石槐继续说道:“先派人密切监视汉军的动向,尤其是那不在城中的骑兵。”
“大王英明!”将领们齐声说道。
与此同时,在五泉县的汉军营地中,并州刺史赵辰正与几位将领商议着战略。
“檀石槐的鲜卑大军就在不远处,虽然鲜卑兵力占优,鲜卑人也勇猛善战,但他们装备差,大部分不过是召集的牧民,训练不足,如今更是被我军歼灭近九万大军,这会儿檀石槐可不会进攻,不过我们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
“大人,不如我们主动出击,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一位校尉提议道。
赵辰摇了摇头,“不可轻举妄动,我们要以守为攻,等待最佳时机。
况且,他们是骑兵,机动性强,若是贸然出击,恐会陷入被动。”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匆匆来报:“大人,发现鲜卑人的探子在营地周围窥探。”
赵辰嘴角微微上扬,“哼,让他们看,我们要让檀石槐摸不清我们的虚实。”
日子一天天过去,双方都在紧张地筹备着,战争的阴云笼罩在这片土地上空。
鲜卑的营地中,一天夜里,檀石槐独自走出营帐,望着满天繁星,檀石槐的心中却始终有着一丝担忧。
而在五泉县的汉军营地中,赵辰和诸将也在彻夜思考着破敌之策。
赵辰望着地图,手指在上面轻轻滑动,“诸位,我们必须想出一个万全之策,既能击退鲜卑,又能减少我军伤亡。”
将领们纷纷献策,但都未能让赵辰满意。
这一天早晨,檀石槐召集众将进行议事,待众将到达后,檀石槐道:“诸位首领,本王与诸位领二十五万大军欲南下并州。
但汉人赵辰奸滑,先灭我先锋,后汉将又袭扰我大军还杀我尽四万大军,如今我军只有十六万余人,大家认为是继续南下还是撤回草原。”
檀石槐说完,众首领都陷入了沉思,开始思考进与退。
一位年长的首领站了出来,“大王,汉军狡诈,如今我军兵力受损,不如暂且撤回草原,养精蓄锐,日后再战。”
另一位年轻气盛的首领反驳道:“我们鲜卑勇士何时怕过?怎能不战而退!”
营帐内顿时争论不休,檀石槐皱起眉头,陷入了两难。
此时,在汉军营地,赵辰也得到了鲜卑内部争论的消息,他心中暗喜,“这正是我们的机会。”
经过深思熟虑,赵辰决定派出使者,试图说服鲜卑退兵,使者带着赵辰的书信,来到鲜卑营地。
檀石槐看完书信,冷笑一声,“赵辰想让我退兵,简直是痴人说梦。”他的目光中充满了不屑与傲慢。
然而,使者却不慌不忙地说道:“檀石槐大王,您虽勇猛,但如今形势对您不利,继续交战,只会让更多的鲜卑勇士丧命,不如暂时休战,双方寻求和平共处之道。”使者的声音坚定而沉着,眼神中透露着对局势的清晰判断。
檀石槐沉默不语,心中开始动摇。
他深知这场战争已让鲜卑付出了不小的代价,虽然目前还未到溃败的地步,但前景也不容乐观。
就在这时,又有探子来报,汉军的营地又多了许多士兵进入,并且周围加强了防备,似乎有进攻的迹象,这一消息让檀石槐心中更加不安,他开始重新审视当前的局势。
经过一番内心的挣扎,檀石槐最终决定,先与汉军谈判,双方约定在两军之间的空地展开谈判。
这一天,阳光有些刺眼,赵辰和檀石槐面对面站着,气氛紧张到了极点,四周的士兵们都严阵以待,仿佛稍有风吹草动,便会再次燃起战火。
赵辰率先开口:“檀石槐,只要你退兵,我可以保证不再追击,让你们平安回到草原,但你也在今后不得犯我并州。”他的声音洪亮而坚决,目光直视檀石槐,毫无退缩之意。
檀石槐经过一番犹豫,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最终说道:“可以,但你必须保证说话算数。”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甘,但更多的是对现实的无奈。
赵辰说道:“好。我赵辰以人格担保,只要你遵守约定,我定不会食言。”
这场战争因赵辰骑兵不足,檀石槐损失惨重,最终在双方的妥协下,暂时画上了句号。
第二天,在赵辰的监视下,檀石槐和麾下首领率领着剩余的大军退回了草原,望着鲜卑大军远去的背影,赵辰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而在五泉县外游荡的张辽也率领骑兵回到了五泉县,张辽一见到赵辰,便急切地问道:“主公,我们和鲜卑真的会就此罢休吗?”
赵辰微微摇头,说道:“檀石槐虽暂时退兵,但日后仍需加强防备,此次和谈不过是权宜之计,唯有我们自身强大,才能真正保得一方安宁。”
张辽点头称是,眼中充满了敬佩:“主公深谋远虑,末将佩服。”
赵辰拍了拍张辽的肩膀,感慨地说:“此次能让鲜卑退兵,多亏了将士们的英勇奋战和大家的齐心协力。”
随着鲜卑大军的离去,并州大地渐渐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但赵辰知道,这只是短暂的安宁,他必须抓紧时间整军备战,鲜卑下次入侵必须杀到他们不敢南下。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赵辰加强了城池的防御工事,招募训练新兵,积极发展农业和商业,为的就是让并州更加繁荣昌盛,有足够的实力抵御外敌。
而远在草原的檀石槐,心中也憋着一口气,他暗暗发誓,等自己彻底整合了草原,就南下并州,他一定要踏上那片土地,一雪前耻。
另一边,帝都洛阳皇宫,“陛下,捷报,捷报!”一名宦官急匆匆地奔进宫殿,脸上满是兴奋与激动。
在后宫与宫女正玩耍的开心汉灵帝,听到捷报后,不耐烦的道:“哪来的捷报。”
宦官喘着气说道:“征北将军并州刺史秦侯赵辰大破鲜卑,歼敌无数,如今边境已安!”
汉灵帝听到这个消息眉头一皱,片刻之后脸上顿时露出了欣喜若狂的神情。
“太好了!太好了!大汉终于一雪前耻!”心中的喜悦难以抑制。
毕竟,大汉曾经败在鲜卑手中过,这一直是汉室的耻辱,如今赵辰的胜利,让他感到无比的自豪和欣慰。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