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崛起于汉末并州 > 第129 章 楼班臣服
换源:


       “哈哈一笑道,要不是你乌恒南下我幽州,我会来吗,这都是你们咎由自取,本王现在给你两个选择,第一,你和乌恒整个部落臣服本王,第二本王杀掉你和整个乌恒部落。”赵辰洪亮的声音在草原上回荡。

楼班的脸上写满了愤怒和不甘。“不可能,乌恒不会臣服你的。”楼班大声回应,眼神中充满了倔强。

赵辰冷笑道:“不臣服,那本王就将乌恒从草原除名。”他的话语中没有丝毫的犹豫,仿佛乌恒的命运就在他的一念之间。

楼班看着赵辰,怒吼道:“赵辰,你这个恶魔。”他的声音中带着深深的仇恨,然而在这仇恨之中,也透露出一丝无奈和恐惧。

赵辰却丝毫不为所动,他下马来到楼班面前蹲下,目光紧紧盯着楼班,说道:“只要你乌恒臣服,本王保证你的子民吃饱穿暖,享受吾治下百姓的待遇如何。”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诱惑,试图打破楼班最后的防线。

楼班低下头,陷入了沉思,他心中明白,乌恒部落如今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机,如果继续抵抗,很可能整个部落都会被覆灭,但要让他轻易地向敌人臣服,他的心中又充满了挣扎。

赵辰静静地等待着楼班的回答,终于,楼班抬起头,看向赵辰,说道:“你所言当真?”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怀疑和期待。

赵辰站起身,郑重地发誓道:“只要乌恒百姓臣服接受吾的统治,吾保证乌恒百姓享受和吾治下百姓一样的待遇,造反和不臣服者除外,若违背此誓,吾不得好死。”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

楼班看着赵辰发完誓,心中的挣扎渐渐平息,楼班明白,不论赵辰誓言真假,但赵辰敢发这样的誓言,这或许是乌恒部最后的希望。

楼班挣扎着起身,跪在赵辰身前,说道:“楼班参见大王。”

楼班低垂着头,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这一跪,意味着乌恒的命运从此改变。

赵辰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扶起楼班,说道:“从今日起,乌恒便是本王的子民,本王定不会亏待你们。”

随后,赵辰带着楼班踏上了归程,向着乌恒王庭进发,此时的乌恒王庭,已然被秦军彻底控制。

典韦,看到远处归来的赵辰,忙率领一队士兵急匆匆地来到赵辰身边。当他看到一旁的楼班时,怒目圆睁,立刻举起双戟就要杀,典韦的气势如同一头狂暴的狮子,杀意弥漫。

还好赵辰手快,一把拦住了典韦,赵辰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典韦,楼班已经臣服本王,今后,乌恒将是我们的一部分,我们要以仁德收服人心。”

典韦看着赵辰坚定的眼神,虽心有不甘,但还是收起了双戟,闷哼一声,退到了一旁。

赵辰看着典韦收起双戟,微微点头,然后带着众人一起回到了乌恒王庭。

王庭之中,气氛凝重,楼班站在高台上,立刻将乌恒臣服赵辰的事告诉了王庭的乌恒人。

人群中顿时一片哗然,有的乌恒人愿意接受这一现实,为了族人的生存选择妥协,而有的则坚决不愿意。

看着这样混乱的情况,赵辰的脸色逐渐阴沉下来,他深知,若不彻底解决这些反对的声音,乌恒的局势将难以稳定,于是,赵辰立刻命人将这些不愿臣服的人抓了起来。

在王庭外的广场上,这些被抓的乌恒人被捆绑着,他们的脸上依然带着倔强和不屈。

赵辰站在高台之上,冷冷地看着他们,说道:“本王给过你们机会,但你们冥顽不灵,为了乌恒的未来,为了这片土地的安宁,今日,你们必须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

说罢,赵辰大手一挥,行刑的士兵手起刀落,将那些不愿臣服的乌恒贵族全部处决。

刹那间,鲜血如注,染红了地面。乌恒百姓们惊恐地看着这一幕,心中充满了恐惧和敬畏,至此,乌恒王庭的百姓才彻底臣服于赵辰的威严之下。

夜晚降临,中军大帐内灯火通明。赵辰叫来楼班,神色严肃地说道:“楼班,本王欲从乌恒招募一部分士兵,你认为如何?”

楼班一听,脸上露出为难之色,对着赵辰恭敬道:“这……大王,如今乌恒男子不多,怕不能满足大王的需求。”

赵辰微微皱眉,目光如炬:“放心,本王不会招募太多,也就招募四万,乌恒不会连四万男子也没有吧?”

楼班一听,只招募四万,心中稍安,连忙应道:“请大王放心,只是不知大王什么时候要?”

赵辰果断回道:“后天,四万人必须凑齐,你告诉他们,只要愿意加入秦军的,享受和秦军一样的待遇。”

第三天中午,炽热的阳光炙烤着大地,军营中气氛凝重。

赵辰看着四万乌恒男子,大声说道:“诸位既然愿意加入秦军,本王保证你们享受和秦军一样的待遇,但本王丑话说在前头,谁要是背叛了本王,背叛了秦军,本王保证他生不如死。”

听到赵辰的话,四万乌恒男子齐声高呼:“誓死效忠秦王,誓死效忠秦军。”声音响彻云霄,仿佛要冲破苍穹。

随后,赵辰留下五千汉军轻骑驻守乌恒王庭,自己率领一万一千汉骑和四万乌恒骑兵,向着秦军与联军的战场疾驰而去,马蹄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仿佛一条巨龙在草原上奔腾。

另一边,黄忠率领的秦军主力已经与踏顿率领的联军激战数日,战场上,喊杀声震天,双方士兵皆舍生忘死,奋勇拼杀。

秦军十五万五千人已经下降到十二万多人,乌恒联军也从三十七万多人下降到了二十六万多人。

就在赵辰率军出发的这一天,双方皆没有主动出击,各自守着各自的营地,商量着下一步的行动。

乌恒联军大帐内,气氛凝重而紧张。踏顿坐在主位上,目光威严地扫过帐内的各族部落首领和将领。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疲惫和忧虑,毕竟他们已经与秦军鏖战了数日,伤亡了十余万勇士。

“我们已经与秦军鏖战了数日,伤亡了十余万勇士,如果要全歼秦军,恐怕也是惨胜,诸位可有其他办法击败秦军,劫掠幽州?”踏顿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在大帐中回荡。

各族首领和将军们开始交头接耳,商议计策,过了一会,一名身材魁梧的首领站了出来,他的声音粗犷豪放:“踏顿大王,我们可截断秦军粮草,到时候秦军缺乏粮草必回大乱,然后我们在攻之,到时必能击败秦军。”

另一名首领摇了摇头,反驳道:“不妥,秦军距离幽州不远,可以快速救援,而且秦军向来防备严密,截断粮草并非易事。”

这时,又一名首领挺身而出,他目光炯炯,自信满满地说道:“我们可以用主力牵制秦军主力,然后派一支精锐奇袭幽州,迫使秦军主力回援,待秦军主力回援在全军出击必可击败秦军。”

众人纷纷陷入沉思,各抒己见,争论不休,踏顿静静地听着,眉头时而紧皱,时而舒展。

最终,踏顿猛地一拍桌子,大声说道:“吾决定派三万大军袭击秦军运粮队伍,五万袭击幽州,主力牵制秦军主力。”他的目光坚定而决绝,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说完后,踏顿对着众人摆了摆手,道:“都下去准备吧。”

众人领命而去,大帐内只剩下踏顿一人,他静静地思考着未来的战局,心中暗暗祈祷着胜利的到来。

而在秦军这边,黄忠也召集了所有将领和谋士,营帐内,黄忠面色凝重,他的目光扫过众人,缓缓开口道:“我们仗着精良装备已经与乌恒激战了数日,当下我们该如何做?”

众将领和谋士们面面相觑,陷入了沉思,过了片刻,郭嘉站了出来,神色从容淡定:“将军,如今王上突袭乌恒王庭,算算时间也应该到了,我们当继续坚持,等待大王回转,夹击联军。”

黄忠微微点头,目光中透露出一丝坚定:“郭先生所言有理,只是乌恒此番攻势凶猛,我们当做好万全之策。”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