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崛起于汉末并州 > 第100 章 东征诸事
换源:


       长安的天空犹如一块湛蓝的宝石,璀璨夺目,阳光如金色的瀑布般倾泻而下,洒落在古老而威严的宫殿之上。

这一日,长安的大街小巷都弥漫着一种喜庆而紧张的气氛,仿佛被一层神秘的面纱所笼罩。

百姓们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着即将到来的重大消息,那声音如同一群蜜蜂在嗡嗡作响。

一道任命诏书被一名太监和一队士兵小心翼翼地送进了侯府。

府中太监捧着诏书,宛如捧着一颗珍贵的明珠,高声喊道:“秦侯赵辰接诏。”

赵辰听后,双手抱拳,恭恭敬敬地开始接诏。

太监展开诏书,声音如洪钟般响亮,高声宣读起来,“赵辰灭羌族,收西域,实乃大功也,其英勇无畏,犹如战神降临;智慧超群,为我大汉立下不世之功,特封赵辰为骠骑大将军,秦王。”

当听到自己被封为骠骑大将军和秦王时,赵辰心中涌起一阵自豪,仿佛有一股热血在胸膛中沸腾。

“臣赵辰,谢陛下隆恩!”赵辰双手接过诏书。

长安城内,百姓们对赵辰的赫赫战功赞不绝口,街头巷尾都弥漫着喜庆的氛围,犹如那盛开的鲜花,绚烂而夺目。

而在封为秦王的半月之后,赵辰在侯府召集文武大臣共商国事,众人皆如那繁星般齐聚一堂。

建安三年伊始,赵辰端坐于主位之上,其目光犹如火炬般炯炯有神,凝视着麾下的文臣武将。

他身姿伟岸,如青松般挺拔,面容刚毅,恰似磐石般坚不可摧,自然而然地散发出一种令人敬畏的威严气势。

“诸位,去年岁末之际,朝廷册封本侯为秦王,此等殊荣,实乃诸位之功,若无诸位之助,吾岂敢奢望秦王之位。”赵辰的声音犹如洪钟,沉稳而有力,响彻整个大殿。

文武大臣闻之,皆齐声高呼:“大王过奖,臣等皆仰仗大王之英明神武,方有今日之成就。”

赵辰听完大臣们的奉承,嘴角微微上扬,似笑非笑地摆了摆手,缓声道:“这段时间,本王深思熟虑了一番,有以下几点要事需要安排。”

众人听闻,立刻屏息凝神,仔细的聆听。

“其一,王府就无需重建了,将长安的皇宫稍加改动,便可当作王府使用,如今天下战乱,应当以节俭为根本,切不可大肆兴建土木。”

“其二,原近卫军团易名为御林军团,由本王亲率,专司王府之防卫。”赵辰目光坚毅,“御林军身负重任,务必遴选出精锐忠诚之士。”

“其三,自各军团遴选精锐,组建成两个羽林军团,亦由本王直辖,专司长安城之防卫。”赵辰手指轻叩桌面,“长安城系秦国中枢,防卫须做到万无一失。”

“其四,原各军团更名为禁卫军团,如步兵第一军团改称禁卫第一军团,余者类推,上述所有军团原军团旗,皆上交军务部统管保存,本王将另行赐予各军团新的军团旗。”

“第五,增设骊山大营,作为御林和羽林军之驻地,另设灞上大营,此乃新兵训练之所。”赵辰凝视着军事将领,“此事需速速落实,务必确保营地建设完备无缺。”

“第六,军队日后之军旗,当统一为黑底白色秦字,并于秦字之下绣一面盾牌与两把横刀交叉之图案。”赵辰的眼神中满是对军队的期许,“军旗乃军魂之所在,须令将士们一见军旗,便涌起无尽之勇气与忠诚。”

“第七,重新修订律法,律法务须严格且公平公正。”赵辰神情肃穆,“法乃治国之基石,丝毫不可懈怠。”

“第八,当重新规划各州郡县镇乡村之制,规划后每州统辖五郡,每郡统辖五县,每县统辖五镇,每镇统辖五乡,每乡统辖五村,如此,方可得善治地方,福泽百姓。”

“第九,商税仍旧为五税三,粮税自此而后最高为十税一,只可在此基础上减税,不得加税,务必使百姓安居乐业,方能繁荣昌盛。”

“第十,于军官学院之上另建军事学宫,以育军中之贤才;于政务学院之上另建政务学宫,以育有才之官员,此两所学宫,不纳学子,唯收现役军人或现役官员。”

“第十一,于长安立长安学宫,各郡立学院,各县立学校,各镇立学堂,各乡立书院,以育诸行各业之人才。”

赵辰言罢,眼神徐徐扫过众臣,缓声道:“本王目前所虑,仅此而已,诸位可有要补充的?”

此时,有一臣出列,躬身施礼道:“大王,臣以为,律法修订一事,理应广集民智,如此方能周详。”

赵辰微微颔首:“卿所言极是,此事可遣专人搜集民意。”

众人皆纷纷进言,或献计策,或表全力支持赵辰之决断。

议事既罢,赵辰立于府中庭院,凝望天际,心内尽是对未来之憧憬。

此等决策攸关国家之兴亡,百姓之福祸,自身务必竭尽所能,方可开创一繁荣昌盛之新局面。

于后续之日,长安城中一片繁忙之象,王宫之改造井然有序,军队之调整亦紧张而有序地推进。

律法之修订广泛征求各方之意见,各地之规划亦逐步落实。

而赵辰亦常亲察诸务之进展,与百姓交流,倾听其心声。

建安三年三月,春风渐暖,大地复苏。

赵辰正专注于对自己的治下进行改革优化,欲使这片土地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

此时,千牛卫匆匆来报:“主公,兖州的曹操出兵再次攻打张绣。”赵辰微微蹙眉,稍作思索。

历史上曹操攻打张绣,历时数月也未能将其彻底消灭,最终只能无功而返,撤回许都。

想到此处,赵辰摆了摆手,道:“莫要为此事分神,我们继续安心发展治下。”

在赵辰的精心治理下,时间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转眼,已至建安三年九月。

又是那熟悉的匆匆脚步声,千牛卫神色紧张地前来禀报:“主公,曹操再次率军东征徐州的吕布。”

原本对此不太在意的赵辰,听到“吕布”二字,心中猛地一震,他突然想起曹操此战将会灭掉吕布,进而占领徐州。

赵辰深知局势的严峻,立刻在王府召集大臣,大臣们鱼贯而入,个个神色凝重。

赵辰端坐于王位,目光扫过众人,沉声道:“诸位,兖州曹操东征吕布,本王估计吕布难以抵挡曹操军。

若曹操击败吕布占领徐州,定会实力大增。

我们东边的袁绍以占有幽、翼、青三州,实力亦不可小觑。

本王想率军攻打兖州逼曹操退兵,众位以为如何?”

在巍峨的宫殿之中,烛光摇曳,气氛凝重。

几位重臣围绕着那张巨大的地图,神色严肃,正在为赵辰势力的未来出谋划策。

只见陈宫站出来道:“君上,如今我们刚刚丰收,粮草充足,军队也是兵强马壮,您安排的各项事宜也已步入正轨,臣以为可以派军攻打兖州。”

陈宫的眼神坚定,双手抱在胸前,他一直以来都是赵辰的得力谋士,此次进言也是经过深思熟虑。

旁边的郭嘉站出来道:“攻打兖州可以,但也得防备袁绍,免得我军在攻打兖州时袁绍袭击我并州。”郭嘉目光深邃,仿佛已经看到了潜在的危机。

赵辰坐在王位上,双手紧握扶手,听完几位重臣的建议。

他沉思片刻道:“攻打兖州吾亲率禁卫第一第二和骑兵军团。

至于袁绍,就由并州驻扎的第五军团徐晃部负责监督,本王在将羽林第一军团调给徐晃指挥。

本王相信以徐晃的能力再加十万大军可以很好的守护住我们的东面。”

赵辰的声音坚定有力,充满了决心和自信。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