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玄幻小说 > 只写你衣不染尘 > 第二十章 比舞大会2
换源:


       话说回来,只见惊鸿已经跳了肚皮舞。轩辕琅便让凌薇薇跳一个学过的胡舞“胡璇舞”给他们看看,涨涨眼界

“哼,不过尔尔。”轩辕琅不屑道。“远没有我教你的深奥,她所学的,不过是寻常教坊中,教的一些上不得台面的东西罢了。”

“这样平庸的舞姿,也配得到“京城第一舞”的赞美?”

“啊?那我之前还真蒙对了啊。”凌薇薇憨憨的开口。

“罢了,对付你还是足够的。”轩辕琅一看见凌薇薇那副傻憨憨的模样就泛起了头疼。

“哦。”凌薇薇不理解,凌薇薇质疑,“可师父你不是说她跳的平庸吗?”

“那是我觉得,你就跳你最擅长的“胡旋舞”吧。”轩辕琅想到。

“好的,师父。”

“此后再不要叫我师父了。”轩辕琅不情愿道。

“好的,师父。”

“我说,不要再叫我师父了。”

“没问题,师父。”

“你你你,你要气死我吗?”

“没有啊,师父。”

“算了,那你就叫吧。”

“好的。”

“那这回你怎么不叫了?”

“怎么了?师父。”

话说回台上,只见惊鸿一舞跳完,却迟迟等不见凌薇薇。于是她们等了一炷香的时间,就决定先行离去。还要置办年货呢。

凌薇薇做好心理准备到台上时,台下已经寥寥数人。

一阵笛声伴着鼓声响起,舞到情酣时,如是天乐不鼓自鸣。

胡旋舞以轻盈、快速的连续旋转取胜,很多时候必须在一块叫作“舞筵”的小圆毯子上碾转腾踏,而且舞蹈过程中不能转出这块小圆毯。

‘拓展知识:胡旋舞,是唐代开元、天宝年间经西域传入中原的旋转性民间舞,简称胡舞,起源于中亚的康国,魏晋以后,丝绸之路日益繁荣,该舞种大概是这时传入的。

胡旋舞反映了我国民族迁徙与融合的过程,也见证了中西文化交流、发展与互鉴的悠悠丝路史。

1400多年过去,胡旋舞轻盈飞转的特征依然大量存在于中国古典舞及包括维吾尔族在内的许多少数民族舞蹈中。西域歌舞名胡旋,传入宫掖靡长安。吹奏何必琼林宴,市间到处闻管弦。

“胡旋舞”出自康国;白居易《新乐府·胡旋女》:“胡旋女,出康居。弦歌一声双袖举,回雪飘飘转蓬舞。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出土唐三彩中有穿舞服的舞伎俑,唐墓壁画中也有舞女张臂作舞形象。

白居易写长诗《胡旋舞》,将胡旋女的姿态神情跃然纸上:胡旋女,胡旋女心应弦,手应鼓。弦鼓—声双袖举,回雪飘摇转蓬舞。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人间物类无可比,奔车轮缓旋风迟。曲终再拜谢天子,天子为之微启齿。胡旋女,出康居,徒劳东来万里余。………

诗中说,胡旋女在鼓乐声中急速起舞,象雪花空中飘摇,象蓬草迎风飞舞,连飞奔的车轮都觉得比她缓慢,连急速的旋风也逊色了,左旋右旋不知疲倦,千圈万周转个不停。转得那么快,观众几乎不能看出她的脸和背,这种描写正突出了《胡旋舞》的特点。

唐代曾在西域康国(今乌兹别克共和国撒马尔罕一带)设置康居都督府。白居易《胡旋女》—诗中曾提到“胡旋女出康居”《新唐书·西域传》也记载厂当时西域康国、史国、米国等,都曾向宫里送胡旋女的事’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