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误会
田里的沈墨丝毫没有察觉到女帝曾来过此处,依旧专注地和村民们一起种植土豆。
此时,苏花魁站在沈墨身旁,再次抬手想为沈墨擦汗,可沈墨却有些不好意思,自己从她手中拿过了手帕。
苏芷兰见状,噗呲一声笑了出来:“咱们世子也会害羞呐?”
旁边一些耳朵尖的村民,听到了沈墨的身份,顿时大吃一惊。
他们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用难以置信的目光打量着沈墨。
谁能想到,眼前这个与他们一同在田间挥汗如雨,毫无架子的青年,竟有着如此尊贵的身份。
“是……是镇北王府的世子吗?”
“您……您竟然是镇北王的麒麟儿?”
看到自己的身份暴露后引起这般大的反应,沈墨无奈地看了看苏芷兰,那眼神仿佛在说:瞧你干的好事。
而苏芷兰则是一脸无辜,她也没想到这群村民竟不知道沈墨的身份。
最后还是吴伯率先反应过来,脸上露出拘谨的神情,恭敬地说道:“原来是世子爷,小人有眼不识泰山,王爷为我们奔赴前线,我等为他种粮本就是分内之事,实在不敢再向世子索要工钱!”
显然,沈墨身为粮草督办的事情早已传遍大尧,只是这些穷苦农民平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并不知晓尧京里是如何传扬沈墨这个“纨绔”的消息。
其他村民反应过来后,也纷纷附和:“对呀对呀,世子爷您为了粮草的事儿操心费力,我们出点力是应该的,哪能要工钱呢!”
沈墨看着村民们真诚的面容,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但他还是神情认真地说道:“各位乡亲,我知道大家都是一片好心,可这工钱必须得给。”
“你们想想,要是我爹知道我让大家白干活,不得打死我呀!”
“而且我这可不是一锤子买卖,这土豆三个月一结,一年能结四次,种好了不但能解决前线的粮草问题,大尧的百姓也不用再挨饿了。”
“女帝说了,论功行赏,你们立了这么大的功劳,我要是不给工钱,岂不是抗旨不遵?”
沈墨的一番话,半是玩笑半是道理,让村民们听了觉得自己仿佛也在为皇家做事,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纷纷高呼:
“皇帝万岁!”
“世子万岁!”
此时沈墨心里暗自嘀咕:可惜这一幕女帝没看到,不然说不定一开心,就同意退婚了呢!
这时,有个眼尖的村民看向花魁,笑着调侃道:“看这姑娘对世子爷如此体贴,想必就是世子妃吧?”
另一位大婶满脸羡慕地说道:“长得可真漂亮,还这么温柔娴淑,和世子爷可真是般配啊!”
其他村民也跟着纷纷夸赞起来,花魁听了,脸上泛起红晕,微微低下头,显得愈发娇羞动人。
而沈墨则有些尴尬地笑了笑,也没有出声反驳。
他心里清楚,这时候不管解释还是不解释,都会引起误会,索性就保持沉默。
-
女帝回到宫中后,便坐在书房内批阅奏折。
她手持朱笔,目光却有些涣散,心思全然不在眼前的奏折上。
脑海中总是不由自主地回想起刚才在田间看到的那一幕——花魁温柔地给沈墨擦汗,两人之间的亲昵举动如同蚂蚁在心上爬,烦躁难耐。
她心烦意乱地挪动了一下身子,手肘不小心碰到了桌上的茶杯,只听“哐当”一声,茶杯应声落地,茶水四溅。
女帝微微一怔,看着地上的碎片和水渍,眉头皱得更紧了。
灵音听到声响,立刻快步走进书房,看到这一幕,她的眼中闪过一丝担忧。她走上前,轻声说道:“陛下,您可是累了?不如休息片刻?”
女帝摆了摆手,强装镇定地说道:“无事。”
顿了顿,她又开口问道:“朕让你去查的沈墨之事,可有眉目了?”
灵音微微俯身,神色严肃地回道:“陛下,查到了。当日邀沈墨世子夜不归宿的,竟是吏部尚书赵甲的嫡长子赵逸之。”
女帝闻言,眼神一凛:又是他?
吏部尚书赵甲在朝中势力不小,与工部尚书李崇业等人结党营私,一直是她想要整治的对象。没想到此事竟与赵甲的儿子有关。
灵音神色有些怪异,继续道:“更奇怪的是,听闻世子原本不识水性,可自那一次失足掉下湖中后,却突然就会了水,还在王府内挖了一个名为‘泳池’的地方,据说是用来夏天解暑和玩乐的。”
这回女帝直接恼怒了,在这里没有泳池的概念,只有酒池肉林。
一想到沈墨死性不改,胆敢兴建酒池肉林,直接语气涨了三分宣到。
“让沈墨来见我!”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