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修穿越到这唐朝首都长安附近的农村,晃眼间,三个月如白驹过隙般悄然流逝。初来乍到的那段日子,惊慌失措如影随形,可随着时间缓缓流淌,那份不安逐渐沉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平静又无奈的心境。
自从穿越后,他的世界就陷入了无边的黑暗,那黑暗浓稠得化不开,绝望如跗骨之蛆,但他只能被迫接受。
村长是个古道热肠的人,从把昏迷不醒的陆修救回村子,到妥善安置他的住处,再帮忙安排户籍,桩桩件件都做得尽心尽力。
在村长眼中,陆修虽眼缠黑布,双目失明,却有着一种独特的气质,透着几分神秘。再配上他那俊朗的面容,宛如从画中走出的美少年。
这日,村长又一次迈进陆修的住处。一进门,村长便笑着说道:“陆修啊,我又给你寻摸了一门亲事。那姑娘温柔贤惠,肯定能把你照顾得妥妥帖帖。”
陆修坐在床边,手中正摸索着编织竹篮,听到村长的话,无奈地苦笑一声:“村长,您的好意我心领了。
可我这瞎子的身份,您说了那么多次媒,人家一听就打了退堂鼓,连我有没有钱都还没问呢。再说我这工作,虽说能挣点钱,可在平康坊说书,说出去也不太体面。”
村长在一旁坐下,语重心长地劝道:“话可不能这么讲,工作哪有贵贱之分。你能在那儿说书,那也是真本事。这亲事的事儿,咱再慢慢找,总会碰上合适的。”
陆修摇了摇头,语气中满是落寞:“村长,您别忙活了,谁能看得上一个瞎子呢。”这几个月来,一次次燃起希望,又一次次被现实无情扑灭,他早已心如死灰,不再抱有任何期望。
待村长离开后,陆修独自坐在屋内,思绪飘回到了遥远的过去。他想起自己穿越前的生活,那时的他,拥有清晰的视力,能看到五彩斑斓的世界,感受阳光的温暖、花朵的娇艳。可如今,一切都已面目全非。
但他也渐渐察觉到,这穿越似乎带来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只要呼吸,就能不断变强。这种变强起初极其细微,他甚至不敢确定,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力气在稳步增长,听觉也变得更加敏锐,哪怕是细微的虫鸣声,都能听得一清二楚。
这就像是地球母亲对远方游子的深情馈赠,在这陌生又艰难的世界里,给他带来一丝慰藉,让他在黑暗中看到一丝曙光。
为了生计,陆修在长安平康坊谋得了说书人的差事。平康坊北里,那可是唐代最具代表性的红灯区,地处平康坊的东北角,与长安和东市西部交界。北里从北到南分为北曲、中曲和南曲,北曲档次较低,多是些寻常风月场所;
而中曲和南曲却有许多声名远扬、规模宏大的妓院,往来皆是达官显贵、文人雅士。陆修说书的地方,就在这繁华热闹却又鱼龙混杂的平康坊。
每天,他都会在旁人的引领下,来到书场。书场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各种嘈杂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有人们的谈笑声、酒杯碰撞声,还有远处传来的丝竹之音。
陆修静静地坐在台上,深吸一口气,调整好自己的状态。他要说的是《雪中悍刀行》,这本在现代广受欢迎的小说,他早已烂熟于心,那些精彩的情节、鲜活的人物,如同刻在了他的脑海里。
“今日,我便给各位讲讲那徐凤年的故事。”陆修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带着一种独特的感染力,瞬间吸引了台下听众的注意力。原本喧闹的书场,渐渐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屏气敛息,等待着他接下来的讲述。
“徐凤年,北凉王世子,看似是个玩世不恭的纨绔子弟,整日游手好闲,斗鸡走狗,实则心怀天下,肩负着北凉三十万铁骑的命运,那是无数百姓的安危所系。”
他的思绪随着故事的展开,不由自主地回到了《雪中悍刀行》的世界里。
他仿佛看到了徐凤年第一次踏上江湖时的模样,那是一个懵懂却又坚定的少年,眼神中透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的渴望。“他第一次出北凉,一路上历经艰险,先是遭遇了凶狠的马贼,那些马贼杀人越货,无恶不作,可徐凤年毫无惧色,凭借着自己的机智与勇气,一次次化险为夷;
而后又与江湖高手过招,那时候的他,武功还不算高强,在高手如云的江湖中,他就像一只羽翼未丰的小鸟,却有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越挫越勇。”
随着故事推进,陆修讲述到了徐凤年在芦苇荡的生死之战。“且说那一日,徐凤年行至芦苇荡,四周皆是茂密的芦苇,随风摇曳,沙沙作响。
突然,一股肃杀之气扑面而来,原来是天下第十一的王明寅奉命前来刺杀。这王明寅,剑术高超,出手狠辣,眨眼间便攻至徐凤年身前。”陆修讲到此处,突然停顿,端起桌上早已备好的茶水,轻抿一口。
台下听众正听得入神,此刻见他停下,顿时有些着急。有个急性子的听众忍不住喊道:“后来如何了?陆先生快讲啊!”
一时间,众人纷纷附和。陆修嘴角微微上扬,心中暗自想着,这便是时机了。他清了清嗓子,说道:“各位看官莫急,这徐凤年的生死可就在这一线之间,接下来的故事那可是更加惊险刺激。只是小老儿说书不易,若各位觉得还不错,还望打赏一二,让小老儿也能有几分动力,将这故事讲得更加精彩。”
此言一出,台下顿时热闹起来。有那出手阔绰的公子哥,随手便掏出一锭银子,扔到台上,高声道:“陆先生,快讲快讲,这点银子不成敬意!”
也有一些文人雅士,虽然出手没有那么豪爽,但也纷纷解囊,打赏了一些铜钱。陆修听着那铜钱落入盘中的清脆声响,心中满是欣慰,这可都是对他说书本事的认可啊。
待打赏声渐渐平息,陆修这才继续说道:“那徐凤年面对王明寅的凌厉攻势,毫不畏惧,他左躲右闪,手中长刀亦是挥舞得虎虎生风。只见王明寅一剑刺来,直取徐凤年咽喉,徐凤年侧身一闪,险之又险地避过这致命一击,反手一刀砍向王明寅。
两人你来我往,激战正酣,芦苇荡中刀光剑影闪烁,生死就在这瞬息之间。”听众们听得如痴如醉,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激烈的战场之中,紧张得大气都不敢出。
陆修又接着讲述徐凤年在武当山的修炼经历。“徐凤年为了突破自己的境界,来到武当山上,得老剑神李淳罡亲自指导。这李淳罡,那可是剑道大宗师,一声‘剑来’,万剑归宗,何等威风!”
说到这儿,陆修再次停顿,故意卖了个关子。台下听众们早有了经验,纷纷开始打赏,一时间,叫好声、打赏声此起彼伏。
在讲述徐凤年成为北凉王,带领北凉铁骑抗击北莽入侵时,陆修同样在关键处停顿。“那徐凤年身披战甲,手持长枪,冲锋在前,北凉铁骑在他的带领下,如猛虎下山般勇猛无畏。北莽大军来势汹汹,可面对徐凤年和他的铁骑,竟也心生畏惧。这一场大战,究竟鹿死谁手?”陆修话音刚落,台下便响起了急切的催促声和打赏声。
一场书说完,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陆修站起身来,微微鞠躬致谢,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在这一刻,他突然觉得,自己虽然看不见,可通过这说书,仿佛又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找到了生活的意义。
回到村子后,陆修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坐在院子里,感受着微风拂面,那轻柔的触感就像母亲的手,抚慰着他疲惫的心灵。内心渐渐平和,他知道,自己虽然失去了视力,但却拥有了别样的“力量”,也找到了生活的方向。
日子一天天过去,陆修在平康坊的说书越来越受欢迎。他的故事,不仅给那些在繁华都市中迷失的人们带来了一丝慰藉,让他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寻得片刻的宁静与欢愉;
村长依旧时不时地来给他说媒,虽然每次都以失败告终,但陆修的态度却不再像从前那般消极。他笑着对村长说:“村长,谢谢您还惦记着我。亲事这事儿,就随缘吧。我现在这样,也挺好的。我能靠自己的本事养活自己,还能给大家带来欢乐,这就够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