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刚结束早会,就听到走廊里同事们在低声议论。他的听觉灵敏,抓住了几个关键词:手术、苏主任、院长。
“听说苏主任专门向院长推荐了杨医生,这次手术简直是惊艳全场。”
“是啊,这么年轻就被苏主任赏识,真让人羡慕。”
“羡慕?恐怕有人不这么想吧。”
杨明目光平静地扫过那些议论纷纷的同事,心里却清楚,职场从来不仅仅是技术比拼,这些风言风语更可能成为某些人的工具。
他并不在意表面的褒贬,却隐隐觉得,这场手术之后,他的处境并不会轻松。
临近中午,杨明正在翻阅患者资料,苏卫国忽然将他叫到了办公室。
苏卫国递给杨明一叠资料,神情凝重:“杨医生,这次的事,你可能会引起一些人的不满。”
“苏主任,是谁在背后?”杨明小心试探。
苏卫国微微摇头,“有些话我不好多说,你自己心里有数就好。这是关于宏瑞科技的资料,你可以先看看。”
杨明接过资料,快速翻阅,发现上面列出了几家设备供应商的背景信息。其中,宏瑞科技赫然在列。
“医院里关于设备采购的事情,最近有些动荡。你做手术用的设备,其中有一部分供应商可能来路不正。”苏卫国压低声音,“你自己多留意,别被人抓住把柄。”
杨明点点头,表面镇定,内心却警惕起来。这件事似乎比他想象的更加复杂。
当晚回到家,杨明刚脱下白大褂,就听到杨洋急匆匆地跑过来,“哥,我搞砸了实验!”
杨明皱眉看向弟弟,“什么实验?”
杨洋指了指书房,“我在模拟血液混合实验,想试试不同血型的反应,不小心把试管全打翻了,数据全没了。”
杨明走进书房,看到桌上一片狼藉。他叹了口气,却没有责备,只是拿起毛巾帮杨洋擦拭实验台,“没关系,失败是科学研究的一部分。告诉我,你的实验设计有什么问题?”
杨洋低着头,“我想着同时观察几个反应过程,结果弄得太急,才手忙脚乱。”
杨明点点头,“实验需要耐心和计划,你可以试着分步骤进行,每一步记录清楚结果。”
两人重新整理实验器材,杨洋逐渐恢复了信心,还为自己的设计提出了改进方案。杨明看着弟弟认真思考的样子,心中感到一丝欣慰。他希望弟弟的成长不只是停留在学业上,也能学会从错误中学习。
第二天上午,杨明接到院办通知,要求他参加一场微创外科技术的学术交流会。虽然这种会议他并不陌生,但一看名单,他顿时吃了一惊——主讲嘉宾是何嘉辉,国内肝胆外科的权威专家。
会议开始后,杨明认真聆听何嘉辉的讲解,并在笔记本上记录下几处关键要点。他越听越感到启发,尤其是在微创手术设备优化上的技术突破。
会后,何嘉辉主动走到杨明面前,微笑着说:“杨医生,我听说了你上周做的那台手术,术中决策相当精彩。”
杨明受宠若惊,“何教授,您过奖了,我只是尽力而为。”
“别谦虚,”何嘉辉继续说道,“你的术中应对能力很强,特别是在紧急情况下的决策思路。我们肝胆外科正好有一个微创治疗项目,我想邀请你加入,不知你有没有兴趣?”
杨明犹豫片刻,他知道,这不仅是一个学习机会,也可能成为他职场晋升的契机。然而,他也明白,这种项目通常牵扯复杂的人际关系。
“非常荣幸能得到您的邀请,我需要一点时间考虑。”杨明谨慎地回答。
就在杨明刚返回办公室时,他的手机响起了一条匿名短信:
“苏卫国帮不了你多久,别插手你不该管的事。”
短信的语气明显带着威胁,杨明心中一沉。这条短信背后的人显然对他很了解,甚至知道他和苏卫国的关系。
杨明没有轻举妄动,而是将短信保存,同时开始梳理医院内部的采购记录。他发现,宏瑞科技的设备审批时间异常短,有几笔订单甚至在其他供应商报价之前就被签署了协议。
回到家中,杨明独自坐在书房里翻阅资料。他将宏瑞科技的采购文件与其他供应商的记录进行对比,很快发现了更多漏洞。
“这些操作太明显了,连表面功夫都不做。”杨明喃喃自语。他知道,医院内部有人在为宏瑞科技开绿灯,而这些人,很可能与设备质量问题有关联。
与此同时,他心中也有了另一层顾虑:这些人会不会对他采取更直接的手段?
杨明站起身,望着窗外漆黑的夜空,内心暗下决心:“不管前方有多复杂,我一定要查清楚。”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