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妄图以铁蹄踏破我抗日根据地,局势如坠寒冬,肃杀又严峻。
彼时,林逸作为红军的中坚将领,听闻日军来犯,神情一凛,即刻传令集结队伍,在简陋却满是战略意义的指挥所里,一场关乎生死存亡的迎敌部署悄然展开。
指挥所内,昏黄的灯光在墙上摇曳,投下林逸那高大坚毅的身影。
他站在斑驳的地图前,双眼仿若能看穿纸张,洞悉整个战场局势。
地图上,用红笔勾勒出的根据地边界,像是一道神圣不可侵犯的防线,而日军的进军路线,则以黑色箭头标注,嚣张地朝着根据地腹地逼近。
“同志们呐!”
林逸猛地转身,声音洪亮且坚定,在狭小的空间里激起回响。
“此次来犯之敌,仗着精良装备,气势汹汹,但咱们红军,何时怕过!这根据地,是咱们用热血和生命守护的家园,背后是无数百姓殷切的目光,咱们绝不能退缩半步!必须利用好这复杂地形,给小鬼子来个迎头痛击!”
台下,战士们身着破旧却整洁的军装,虽衣衫褴褛,可眼神中燃烧的怒火与昂扬斗志,恰似燎原之火。
他们握紧拳头,骨节泛白,摩拳擦掌间,恨不得即刻奔赴战场,与日军拼个你死我活。
林逸目光如炬,逐一扫视着战士们,随后指向地图,有条不紊地部署起来:“一连,你们负责正面阻击。这是硬仗,得拿出咱们红军的狠劲,把敌人死死钉在阵地上,绝不能让他们前进一步!”
一连长挺胸抬头,响亮应道:“保证完成任务!”声音里透着决然。
“二连,你们从侧翼迂回,寻机突袭。记住,要悄无声息,出其不意,给敌人致命一击!”
二连长眼神犀利,坚定点头:“明白!”
“三连作为预备队,随时待命,哪里有需要,就往哪里冲!”
林逸继续安排着,三连长敬礼领命,士气高涨。
随着一声凄厉的冲锋号划破长空,战斗正式打响。
日军端着锃亮的三八大盖,在迫击炮的掩护下,如潮水般向根据地涌来。
他们仗着武器先进,火力凶猛,一开始便气势汹汹,妄图以绝对优势迅速拿下根据地。
但红军战士们岂是吃素的!凭借着对地形的熟稔,他们在预先构筑的防线后严阵以待。
那防线,是用土石、树干匆忙堆砌而成,虽简陋,却承载着战士们的钢铁意志。
日军的炮弹呼啸着落下,炸起漫天尘土,可战士们隐在掩体后,不为所动。
待敌人靠近,指挥官一声怒吼:“打!狠狠地打!”
刹那间,枪声、手榴弹爆炸声交织成一曲激昂的战歌。
阵地上,硝烟弥漫,呛人的气味弥漫在空气中。
战士们不顾生死,扣动扳机,每一颗子弹都带着对侵略者的仇恨,精准地射向敌人。
日军一排排倒下,可后面的仍在疯狂冲锋。
就在正面战场陷入胶着之时,负责侧翼突袭的二连,正沿着蜿蜒的山路,悄无声息地向敌人侧后方摸去。
他们身形敏捷,仿若山林间的猎豹,在荆棘与怪石间穿梭。汗水湿透了衣衫,却无人停下脚步。
终于,抵达预定位置。随着连长一声令下:“冲啊!”
战士们如猛虎下山,端着刺刀,呐喊着冲向毫无防备的日军。
这突如其来的攻击,如同一把利刃,直直插入日军心脏。
日军阵脚大乱,原本整齐的队列瞬间被冲得七零八落。
正面阻击的一连战士们,见机立刻发起反击。他们跃出掩体,端着枪,喊着口号,朝着敌人冲去。
一时间,日军被打得晕头转向,腹背受敌,不知该如何应对。
战场上,硝烟弥漫得愈发浓重,喊杀声、枪炮声震得人耳鼓生疼。
林逸站在高处的指挥台上,亲自指挥战斗,他的双眼仿若能穿透硝烟,紧盯着战场的每一处动态,不断下达着准确指令:“一连,集中火力,压制敌人右翼!”
“二连,注意掩护,扩大战果!”
“三连,准备支援,随时填补缺口!”
时间在激烈的战斗中悄然流逝,经过长达几个小时的鏖战,日军的进攻势头逐渐被遏制,士气也愈发低落。
终于,他们支撑不住,开始全线溃败。
“同志们,追击!不能让敌人跑了!”
林逸见状,一声令下,战士们如离弦之箭,奋勇追击。
他们追着敌人的尾巴,不放过任何一个落单的鬼子,一路将敌人赶出了根据地范围。
这一战,红军大获全胜,战场上,敌人的尸体横七竖八地躺着,丢弃的武器装备散落一地。
清点战果时,发现消灭了大量日军,还缴获了数不清的枪支、弹药以及物资。
战后,根据地一片欢腾,百姓们涌上街头,欢呼雀跃,用最质朴的方式表达着对红军的感激与敬意。
孩子们在人群中嬉笑奔跑,老人们眼中含泪,为红军的胜利而欣慰。
战士们相互拥抱,疲惫的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
但林逸并未被胜利冲昏头脑,他深知,这只是漫长抗战路上的一次小胜,未来还有更艰苦、更残酷的战斗在等着他们。
日军绝不会善罢甘休,必然会卷土重来。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