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短篇小说 > 四合院:敌特克星,掌控全局 > 第3章:轧钢厂报道
换源:


       从前门火车站出来,陈跃民往对面的汽车站走。

准备去红星轧钢厂报道。

边走,边打量四周的景色。

刚才火车进站的时候,还是漫天大雪,这会儿已经小了。

但还是簌簌的下着。

目光所及之处,全部都染上了一层白色。

远处的钟楼,鼓楼,红墙,黄瓦,枯树,全都挂着雪。

看上去素雅至极。

落在屋顶的乌鸦哇哇的叫着。

这会儿正是早晨上班的时间,行人匆匆,全都裹得特严实。

走路的,骑自行车的,还有发动机轰鸣的公交车,叮叮当当的电车,全都挤在一起。

马路上的落雪被压成了黑色,

车子过去,水渍乱溅,行人躲闪,上学的孩子们嘻嘻哈哈的用雪团互相乱打着。

还有一些勤快的窝脖,拉板车的板爷,已经风雪无阻的忙了一阵了。

陈跃民呼吸着清冷的空气,看电视剧似的看了一阵,才往汽车站走。

到了之后,在站牌上找到去红星轧钢厂的二路汽车,

拿着行李,挤到了车上。

车厢里黑压压的全都是人,颠簸了一路后,

晃悠悠的公交车在一处气派的大门前停了下来。

“轧钢厂到了,快点下。”

“后面的别挤。”

“新上车的,买票啊!”

女售货员不耐烦的喊道。

陈跃民跟着几个穿蓝布工装的工人下了车。

这会儿,正是上班的点。

铃铃铃的上工铃声,在喇叭里响着。

一波又一波的工人,走路的,骑自行车的,坐公交的,从各个路口汇了过来。

厂门口。

几个穿蓝布工装的工人正在说说笑笑的扫雪。

传达室门口的大喇叭,正在播放着激昂的歌曲。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

大铁门两侧的围墙刷的雪白。

上面用红色油漆写着振奋人心的标语。

“工人阶级最伟大,劳动人民最光荣!”

“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备战!”

大门口,两个穿着黑色制服的保卫科干事,正在检查着进厂工人的证件。

其实,一个来上班的工人,因为在门口没下自行车,而要往里面骑。

还被保卫科的干事给揪住,站在了一边。

陈跃民抬头看着大铁门上的圆形拱顶。

正中间是一颗巨大的红星。

然后,下面写着,红星轧钢厂五个大字。

“啧,这看着比电视剧里还气派啊,”

“不愧是万人大厂。”

上工铃声响了两分钟,熙熙攘攘的厂门口,便只剩陈跃民一个人了。

两个保卫科的干事,看陈跃民一直站在门前打量,走了过来。

“嘿,干什么的?”

为首的一个年轻保卫科干事,狐疑的打量着陈跃民。

眼神有些鄙夷和嫌弃。

陈跃民憨笑着从口袋摸出一盒大前门,抽出两根。

“您好,我是来咱们轧钢厂报道的。”

看到香烟,两个保卫科干事脸色软了下来。

“哦,叫什么名字?有介绍信么?”

陈跃民从包裹里拿出准备好的材料递了过去。

保卫科干事抽着烟,眯着眼检查。

“陈跃民,东北来的啊,够远嘿!”

陈跃民点点头。

“是是是,坐了一晚上火车,刚下车就赶了过来。”

保卫科干事把介绍信还给陈跃民,走到传达室打了个电话。

“行了,你跟他去厂长办公室吧、”

保卫科干事指派了一个年轻小伙,带着陈跃民进去。

两人一前一后,保卫科干事不咸不淡的介绍着厂里的情况。

厂区是标准的苏式建筑,灰扑扑的筒子楼,方正的生产车间,

低调,简约,整洁,

大门口进去就是主干道,一直通到南门。

修的又宽又直,两边栽着高大的行道树,都是北方常见的树木,

杨树,槐树,柳树之类的。

这会正是严冬,树叶都掉光了,树干上挂着雪,风一吹,哗啦啦的直落。

主干道两侧是延伸出去的小路。

小路则通向厂房,食堂,礼堂,办公楼,仓库,车间。

听保卫科干事介绍,厂里除了平时通行的东大门。

还有专门给火车出入的南门,运输车队出入的北门,以及不常用的西门。

厂区生产区域,加上住宅,生活区域,面积很大。

跟个小镇似的。

有自己附属的医院,学校,百货商店,澡堂,公园等等。

走了一会儿,两人在一栋灰色的办公楼前停住。

“这就是厂办的大楼了,厂长在五楼左侧第一间。”

“你自个上去吧。”

保卫干事说完就走了。

陈跃民点头感谢,站在楼前打量了下,往进去走。

这是一栋五层高的大楼,入口处有门廊,上头有颗鲜艳的红星。

门廊的柱子上,贴着绿色的马赛克砖。

沿着阶梯而上,门廊进了,就是大厅。

大厅的地面铺着水磨石,一尘不染,闪着光。

中间是往上的步梯,两侧是各楼层的走廊。

走廊的墙壁,一半刷着白漆,底下刷着绿漆,白绿相接的地方,还描了金线。

整洁,严肃,气派。

很快,陈跃民便找到了五楼厂长办公室。

门开着。

里头窗户边放着一张大办公桌,一个穿着灰色中山装,短发,国字脸的中年人,

手里握着一根钢笔,正低头写着。

房间里依稀有说话的声音,门口火炉上的水壶,正嘶嘶的喷着白气。

陈跃民轻轻的在门上敲了三下。

里头中年人抬头,正是情满四合院里的杨厂长。

“进来,进来!~”

他招招手。

陈跃民点头走了进去。

里面靠墙的门边,有一张长椅,椅子上坐着四五个年轻人。

正在打量着他。

“陈跃民是吧?”

杨厂长合上钢笔,微笑道。

陈跃民点点头。

“是我。”

杨厂长手一指长椅,

“好,你先坐那儿吧,一个个来,都是来报道的。”

陈跃民笑了笑,走过去坐到了椅子尾。

椅子坐的几个人,一看就是城里人。

脸皮白净,穿的也体面精神,最关键的是,眉眼间有老百京的那种傲气。

尤其陈跃民刚进来时,看到他是乡下打扮的时候,

几个人不约而同露出的鄙夷神色,让陈跃民更加证实了自己的想法。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