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历史上以少胜多的例子,比比皆是,何需我例举”
“我想说的是:”
“袁术虽然声望不错,四世三公,但是袁术称帝之后,荒淫无度,声色犬马”
“他只顾享受,而不考虑民心,已经失去了民意”
“而我们法治鲜明,民心所向。”
“这是第一点。”
曹昂接着继续说到,
“第二点,汉室虽然现在危如累卵,但是如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有很多人还是向汉的,现在袁术已经称帝,就等于是反汉,从道义上,袁术是不会得到支持的”
“相反我们则尊汉,手上有汉天子这张王牌,以汉天子的名义去讨伐他,这样在道义上,我们是以有道伐无道,我们会得到其他人都支持”
才说完两点,曹昂明显感觉到曹操到目光投向了自己,里面充满了赞许和鼓励。
“第三点,从文臣武将方面来说,袁术虽然说手下众多,但是却他注重虚名,而他提拔的人才往往都是当地的豪门望族,有很多人都是徒有虚名,而无其实,虽然有少数的人是不错的,大多数是庸才”
“而父亲任人唯贤,不考虑出身,父亲手下的文臣武将和袁术的比起来不是一个档次,如此看来,我们的胜算同样是大很多。”
曹操接着继续说第四点,
“第四点,从士兵方面来说。”
“我们的士兵虽然只有几万之众。”
“但是大部分都是经过了战争的洗礼。”
“之前破黄巾军,后面讨伐董卓,我们的军队都是第1个冲锋陷阵的。”
“都是历经百战,有丰富的战斗经验”
“而相反。”
“袁术本来就是一个富家公子,纨绔子弟”
“在讨伐董卓的时候,也只是作为后勤,提供粮草”
“他们的军队没有多少作战经验。”
“如此看来,以丰富经验的精兵对待缺乏战斗经验的新兵,胜算同样是很大的。”
“通过这四点。”
“我敢肯定”
“我们讨伐袁术”
“胜算大于败算。”
“因此,我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讨伐袁术”
“且只要我们曹家讨伐即可,不需要其他诸侯插手。”
曹操听完喜笑颜开,拍案叫好。
之前自己以为曹昂提出单独讨伐袁术,只是出于冲动或者意气用事,出生牛犊不畏虎而已。
没想到曹昂会考虑这么多方面,而且会进行这么细致的比较。
在比较之后还能得出这样的结论。
确实是难能可贵。
真没有枉费自己的一番心意。
曹操把曹昂带在身边
就是为了历练他。
因为汉室的传统。
自己以后的位置。
也是立长不立幼。
而曹昂是长子。
之后是要接替自己的班。
听完曹昂的这一番话,其他人也不作声了。
最后曹昂面向曹操,
“父亲,我只需2万人马,就可以破袁术”
轰,
满堂又安静了下来。
袁术这么大的地方,拥有这么大的军队。
你居然只带2万军去。
那岂不是往火坑里跳吗?
曹昂看了一眼众人,感觉他们眼里大多是怀疑,
和不相信。
曹昂还仔细的发现张秀和自己的亲密值居然已经达到了90,这是很高的一个亲密值了,看得出来,张绣是已经把自己当做亲人了。
而贾诩和自己的亲密值却依旧没有半点变化。
张绣和贾诩对比而言。
张绣还是简单的多
贾诩堪称毒士,
任何时候他考虑的中心都是自己。
也是很难影响的。
因为这个原因,他感觉有必要在找一个智力不在贾诩之下。但是对自己忠诚远在贾诩之上的人。
而且,张绣的武力值吧,只有90出头,对付一般都武将那是绰绰有余。
但是和纪灵这样的大将对阵,说不定就只有平分秋色了。
所以从这点来看。
在武将方面也需要一个核心人物。
正当曹昂在自我揣度的时候,曹操发话了。
“昂儿如此胆略,我甚是宽慰。”
“但是2万,会不会太少?”
“毕竟袁术有十多二十万兵马”
曹昂坚定地道,
“父亲,2万兵马不少,我之前和你分析过”
“但是我想向父亲要两个人。”
“哦,两个人。”
“那是哪两个人呢?”
曹昂看了看曹操的左右。
曹操的左右都是曹操的一些心腹
都是一些很看重的一些将领或者谋臣。
当曹昂的视线看往他们的时候。
他们大部分人都低下了头。
肯定是在祈祷,千万不要被曹昂选上了。
虽然曹昂有前面的言论,但是面对多自己好几倍的兵力,大部分人的想法还是一致的。
自己跟着曹昂去,
大概率是去送死。
虽然也有机会胜利,
是那样的机会确实有点渺茫。
曹昂看了两圈。
这时候指了指曹操的左边和右边。
左边指了一下,右边也指了一下。
被指向的那个方位的人面面相觑。
我应该不是我吧。
这时候曹昂直接点名了。
“父亲,我要的这两个人是”
“典韦。”
“郭嘉。”
听完这两个名字,
曹操的脸色都变了。
你这哪里是要父亲的两个人啊?
你这可是要父亲的命啊。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