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溶洞内一片寂静。林尘站在洞口,目光炯炯有神地扫视着即将出发的敢死队。这支由十几名精锐组成的小队将在他的带领下执行一项危险至极的任务——主动出击,袭扰元军大营。
“兄弟们,”林尘低声说道,“我知道这次行动凶险万分。但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有机会扭转战局。你们每一个人都是自愿加入这支敢死队的。现在,如果有人改变主意,我绝不勉强。”
一阵沉默后,一名年轻士兵站了出来。林尘以为他要退出,没想到那人却单膝跪地,郑重地说:“将军,我等愿随您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其他士兵纷纷附和:“是啊,将军。您的指挥才能我们有目共睹。有您带领,我们死而无憾!”
林尘内心触动,但表面上仍保持镇定。他向众人点头致意:“很好。既然如此,那就让我们并肩作战,为这片土地拼出一线生机!”
简单的动员结束后,林尘带领这支敢死队悄然离开溶洞,融入了漆黑的丛林之中。月光被茂密的枝叶遮蔽,只有零星的光斑洒落在地上。林尘走在最前面,凭借系统赋予的特殊能力,他能清晰地“看到”周围的地形和敌军部署。
与此同时,元军大营外的一处隐蔽高地上,朱元璋正独自一人坐在那里,回想着白天目睹的那场伏击战。尽管他不愿承认,但那位神秘指挥官的能力确实令他印象深刻。
“能在如此劣势下组织起有效的反击,此人绝非等闲之辈,”朱元璋喃喃自语,“若是能为我所用,何愁大业不成?”
就在朱元璋沉思之际,远处突然传来一阵喊杀声,打断了他的思绪。他猛地站起身,往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借助月光,他隐约看到元军骑兵营地一片混乱。
朱元璋连忙取出随身携带的望远镜,仔细观察战况。透过镜筒,他看到一支人数不过二十的小队正在元军营地内四处纵横。这支小队行动敏捷,配合默契,每一次进攻都精准地击中要害。
“好一群悍勇之士!”朱元璋不禁赞叹,“竟敢以如此弱小的兵力发起进攻,这份胆量和谋略,当真令人佩服。”
随着战斗的持续,朱元璋渐渐看出了端倪。这支小队并非是在进行实质性的进攻,而是在有目的地制造混乱。他们四处点火,砍断缰绳放走战马,甚至还往元军士兵的帐篷里投掷了一些不明物体,引起阵阵惊慌。
一连串的混乱接踵而至。元军士兵们乱作一团,有的忙着救火,有的追赶逃窜的战马,更多的人则在黑暗中四处奔走,寻找敌人的踪影。整个大营的秩序被彻底打乱,原本井然有序的防线出现了巨大的漏洞。
朱元璋看得目瞪口呆。他无法想象,不到二十人的小队竟能在短时间内造成如此大的混乱。更让他惊讶的是,这支小队似乎对元军的部署了如指掌,每一次出击都精准地命中要害。
“这位指挥官,不,应该说是这位将军,”朱元璋喃喃自语,“他的战术安排,他的指挥能力,当真是鬼神莫测。若是我能有这样一员大将,何愁天下不平?”
然而,就在朱元璋为之赞叹的同时,他也感到一阵深深的遗憾。按照郭子仪给他的任务要求,他此刻不能有任何实质性的干预。否则,他真想立刻派兵支援这支英勇的小队。
“罢了,罢了,”朱元璋叹了口气,“或许这就是天意吧。我虽不能相助,但至少能在此见证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
夜色渐渐变淡,东方的天际露出了一丝鱼肚白。林尘知道,是时候撤退了。他一声令下,敢死队的成员们如幽灵般迅速消失在晨曦中。当元军终于组织起有效的反击时,林尘和他的人马早已不知去向。
朱元璋目送着那支神出鬼没的小队离去,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这场战役的走向已经被彻底改变了。那位神秘的将军不仅打乱了元军的部署,更重要的是,他点燃了起义军心中的希望之火。
“也许,”朱元璋若有所思地说,“我终于找到了那个能够改变这片大地命运的人。”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