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周翔羽陆续送走几人后,他便趁着等牛大力回来期间看起了报纸。
不然等会他要去百代唱片公司签合同,准备歌曲谱子,快的话还可以进行部分录音工作。
不过,听李起说,他们今天已经答应了明星电影公司的人前来录音,届时,周翔羽可能是先由现场乐队演奏完成伴奏录音,等明天再正式进行人声录音。
另外,他还要提前到大世界准备今晚的演出,否则每次都在乐器店借着试乐器的名头去提前排练,他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但他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在大世界吃饭,这样他就不必自己掏钱了。
念及于此,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对自己那么抠门,当他看到手上的《金刚钻》里出现自己的新闻时,索性懒得想了。
说实话,周先生的音乐才华真可谓超凡脱俗,并且善于创作高水平的大雅之乐,就连演唱水平也为国内一流水平,更不是现今的歌女和女明星能所能比较。
直到昨晚,我看到了一个极具才华,拥有非凡演奏能力的年轻人——周翔羽。
昨晚的演出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那首《传奇》,整个作品没有一个爱字,却将爱贯穿全部歌中,从近到远,从远到心,爱的浓烈,却不盲从,爱的深沉,却含蓄内敛。
整首歌,层次分明,深情款款,再加上周先生空灵飘渺的嗓音,立即让人感觉爱的美好,爱的真诚。
以上为《金刚钻》对于周翔羽的新闻评论,评论人是其主编赵长庚。
该报纸周翔羽也订阅了,每月只需7角钱,给了他一个优惠价。
周翔羽看了之后便摇摇头,首先想到的不是该报对自己的评论而感到不满。而是想到那些与他人相比较的言论,他有些苦笑不得,觉得又要得罪不少歌女明星了。
周翔羽觉得这位主编主要是通过歌词来辨别歌曲优秀与否的,这说明他吐字清晰,文字干练且优美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不过,这位主编在该报任职达十年之久,对音乐方面还是有一定的鉴赏能力的,不然只会点评时事新闻,那就不会是大报主编了。
接下来,他又拿起了《申报》,上面也刊登了关于他昨晚的新闻,还有一照光彩照人的舞台照,其硕大的标题让人忍不住一睹为快。
《论才华和学识对于演艺人员的重要性》
良好的文化水平有助于歌手更好地理解和表达音乐的内涵,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品位。
音乐能够跨越文化障碍,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联系在一起,这需要音乐人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去理解和融合不同文化。
同时,若歌手想在业内获得更高的认可度、艺术地位和公众认知,以及提升作品的档次、流传性和历史定位,提升文化修养、艺术修养是必不可少的。
而歌手文化和艺术修养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歌手的受欢迎程度和商业价值。
在当今充斥着西方的爵士流行音乐环境中,在此之前,全上海,乃至全中国都找不出这样的歌手或从事音乐行业人员,难得可贵!
以上是《申报》对于周翔羽的新闻节选内容,改报用了极大的篇幅去报道昨晚大世界发生的事件,以及对周翔羽予以最高肯定。
尤其是那副6寸大照片,更是与相关的新闻和点评一起,占据了几乎整个版面,可谓头条中的头条。
接下来,他又看到了《大世界》报,这是黄楚久免费送给他看的,上面对于他的报道以及昨晚的精彩演出,亦是给出了细致且全面报道。
该报表示:由于周翔羽先生的入驻演出,使得昨日门票销量大增,再现过年期间客流量达2.8万人次的盛况。
但由于下午5点至七点之间突然涌入近6000余名观众,这使得大世界的工作人员在段时间内压力大增。
此外,该报还列出了今晚周翔羽要表演的曲目及信息。分别是:
歌曲:《传奇》笛子加演唱
曲子:《尼娜》(Nina)笛子独奏
曲子:《神话》笛子独奏
曲子:《故乡的原风景》陶陨独奏
曲子:《河西走廊之梦》嘟嘟笛独奏
曲子:《我心永恒》反串女声吟唱、爱尔兰哨笛
除了节目单,也报道了多家唱片及电影公司高管前来观看,演出结束后无不反响热烈,
甚至还爆料称“多家公司的高管许诺超高片酬以抢夺周翔羽签约,片酬经多轮报价,最高达八千!但,最终数目未提及。
该报还表示,虽然周翔羽已经签约了百代唱片公司,但今后还会不时回来登台表演,他不会离开大世界这个舞台。具体演出时间视情况而定,也会在《大世界》报提前公布。
此外还给读者透露一个信息,李逍遥(周翔羽的笔名)先生将会在文艺刊撰稿,恭请各位广大读者耐心等待。
最后,大世界游乐场也祝他在今后取得更好的发展,也随时欢迎他回“娘家”看看。
以上为《大世界》报的主要内容,周翔羽看完之后竟然有种说不出来的滋味。不过,他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如果一直在那里登台表演,短期内确实会大幅度增加游乐场的营业额。但从长远来看,这将会对其他众多赖以为生的艺人造成致命打击。
因为,他们一般都是有团队的,少则数人,多则十几人,每天的收入都要与之分配,且表演节目相对固定。
不像周翔羽那样多才多艺,每天晚上的演出曲目都能做到不尽相同且精彩绝伦,对于这些艺人而言,说是降维打击也不为过。
如果观众们都等着某个艺人在某个时间段的演出,那么他们的表演将会没人看,结果不言而喻。
当然,这个决定也是昨晚和黄楚久商量好的,包括邀请撰稿也是黄楚久决定的。
周翔羽喝了口茶,随即阅读起了《晶报》,比起他人,他更关心张丹斧这个便宜老师到底给他的评价。
《他自海而来,又将回归大海》
说实话,我作为翔羽口中的“老师”实际是不合格的,我既没有教过他识字读书,也没有教过他半点做人做事的规矩。
可他却以当日预支其稿费,为其寻找住所这些小事为由敬我为师,也确实做到了尊师重道,书稿从未断过。
我对此颇感几分惭愧。
对于他登台表演,我原本持反对意见。倒不是怕影响交书稿(我这还有近10万字书稿,读者勿忧!),而是这多少有辱斯文。
而现在,我看到了他前往音乐道路上所展现另一面。没有风花雪月的奢靡浮华,也没有男欢女爱的痴缠不休。
只有对灿烂辉煌的中国历史充满敬畏和骄傲,对于民族的苦难与未来,他感同身受并充满希翼。
那首不完整的《河西走廊之梦》便是如此。
我在此前无意提及“走西口”这一人口迁徙历史事件,这是从十六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持续了三百多年,是中国近代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人口迁徙事件之一。
他听到后便表示,在如今文盲率普遍偏高的中国,通过文字这种形式来讲述这些历史,不利于中国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播和传承。
他说,如果有一种方式,能让上至学者学生,下至老弱妇孺皆知,皆能听懂,能读懂,再结合河西走廊的沧桑历史以及西北人民这段求生迁徙史。
那么,它对于传播和传承中国历史文化,将会起到一个非常不错的推动作用。
后来,我便听到了那首《河西走廊之梦》。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