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红楼:最强家族,开局纳了秦可卿 > 第十章:景和帝问罪,将功赎罪
换源:


       “这个家伙!”

“罢了,先回府吧。”

贾珍闻言,忍不住摇了摇头。

对于顺天府尹打自己小报告的事并未计较。

因为贾珍也知道自己让两百人带着棍棒的确招摇过市了,所以这事就算是顺天府尹不给皇帝汇报此事,那也有的是人向皇帝汇报。

更何况顺天府尹那也是职责所在,只要对方不阻止自己抄赖家,那一切都好说。

至于贾珍现在回家那自然是等着皇帝传召自己了。

赖家做的这些事,顺天府尹已经告诉皇帝了。

那不用想皇帝会有很大几率把自己叫进宫里的。

但是皇帝问罪,他少不了要出出血了。

不过,他本来还想着直接去秦业府上呢。

现在看来,也只能等着从宫里回来再说了。

就这样,贾珍回到宁国府之后就安排着看押那些个要被发卖出去的精锐仆从们联系牙行把这些下人全都发卖出去。

做好了安排,贾珍就吩咐丫鬟取出自己的朝服更换。

就在贾珍更换朝服时,传达口谕的太监总管带着两个便已经来到了宁国府。

远远的这太监总管就看到一群被打的鼻青脸肿蓬头垢面的下人便被精锐仆从给押出了宁国府大门。

看到这情况,太监总管愣了一下,旋即策马带人上前拦住了一个精锐仆从询问。

因为顺天府尹只是上奏了赖家的事,而宁国府里面的事,是关起门来办的。

所以别说皇帝跟他不知晓了,就连外界现在还不知道呢。

而那精锐仆从见太监总管的穿着打扮,听着其声音便心里就有数将情况告知了太监总管。

他把事告知太监总管,那也是因为贾珍早已经知晓这事是瞒不住的,毕竟这么多人,这么大的事,再加上宁国府又是豪门大族,关注宁国府的人也多。

如此,在贾珍看来根本就没有必要隐瞒,至于丢人现眼。

贾珍还是那句话,宁国府的脸早就被原主丢尽了。

他也不在乎什么脸面了,毕竟你本就已经没有脸可丢了,再去维护这所谓的脸面又有何用?

光想着维护脸面,还不够让人心力憔悴呢。

更何况,以他贾珍的本事,名声再不好也不影响他未来的路。

所以这就更加没有必要说是去在乎脸面之类的了。

听完了精锐仆从的讲述,太监总管却是暗暗咂舌。

心想这宁国府是真够乱的。

不过,太监总管也顾不得想其他,赶紧带人进了宁国府,去找贾珍去了。

毕竟皇帝现在还等着呢。

而守门的精锐仆从见是天使来了,除了派遣了一个人去提前汇报,一个人引路并未对其进行任何阻拦。

这些精锐仆从虽是对贾珍死忠,但规矩还是懂得。

他们可不是傻到明知规矩如此,让天使在门外等着,然后给贾珍惹这个麻烦去。

当然了,如果说贾珍一声令下带着他们去造反去,他们也是不会迟疑的。

但眼下的事他们分得清。

很快,刚换好朝服的贾珍就得了信然后在得了太监总管传达景和帝的口谕后,便跟着太监总管去宫里了。

皇宫,御书房

“臣,贾珍拜见陛下!”

进入御书房后,贾珍没有迟疑赶忙对着景和帝行礼作揖。

“哼!”

“贾珍,你可知罪!”

景和帝冷哼了一声,丢下手中奏折语气冷淡的直接朝着贾珍问罪了起来。

“臣知罪!还望陛下给臣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

贾珍自然是知晓皇帝说的罪是什么了,所以不做犹豫直接认罪,并请求皇帝给他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

对于皇帝,贾珍可不会傻傻的去跟对贾母一样。

对贾母嚣张,那是因为贾母有错在先,贾母被自己拿捏住了命脉。

而对皇帝无脑嚣张,甚至是不懂规矩,那真是自己蠢蠢找死了。

“将功赎罪,你想要如何将功赎罪!”

皇帝语气依旧冰冷,对着贾珍开口质问道。

“回禀陛下,臣会把赖家强占的百姓土地一一归还,并附赠上一份补偿。

此外,贩卖印子钱的,臣也会找到其人并偿还其付出的利息。

而包揽诉讼造成的刑事案件,臣也会严加拷问赖家,问出巨细并移交刑部。

而赖家一家子因为是臣族里的家生子奴才,所以臣想着自作主张将其全部处死,还这些年被赖家迫害的百姓们一个交代。

同时,臣也保证以后对府上奴才严加管教断然不能让其再出此等事件。

如果出一个臣杀一个,断然是不能让他们在打着我宁国府的名号去胡作非为了。”

贾珍把早已经想好的说辞告知了景和帝。

而这也是贾珍为何说自己要出血了。

不过哪怕是景和帝不找他问罪,这个钱贾珍也是会出的。

而且被赖家强占的田地贾珍也会如数的都给一一归还了。

他贾珍虽说爱钱,但那也是取之有道的,这样的钱财贾珍是不想要的。

“算你良心还没有被狗给吃完了。”

“不过,事已经发了,你即便是补偿,那也是远远不够的。”

景和帝听完贾珍的话,心头怒火这才削减了一些,但景和帝依旧不满意。

毕竟这事已经出了,虽然现在你主动把事挑明了,并妥善处理了,但这最多只能算是你态度良好且把事化解了一部分,

而不能说是你没罪了。

如果人人像你一般,最后只要主动投案并做出了补偿就没事了,那天下岂不是就乱套了?

“呃,臣听闻国库空虚,如今河东又闹了灾荒。

朝廷还有一部分赈灾粮款没凑出来。”

贾珍自然是清楚的,所以为了赎罪,贾珍就提出了河东灾荒与国库空虚一事。

“怎么?你想要把欠朝廷的银子归还了?”

景和帝冷笑对贾珍讥讽道。

这事也正是现在她正在发愁的。

不过,满朝文武却无一个能够为她解忧的。

这满朝文武,一个个酒囊饭袋,除了增加赋税,就是增加赋税。

可如今大梁的赋税已经是开国至今有史以来最高的了。

她虽贵为皇帝,但也知道如此繁重的赋税那也是会压的百姓喘不过来气的。

甚至她都想着要减免赋税,可是减免了赋税国家就没有办法运转了。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