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玄幻小说 > 高维文明修正:一统倭国 > 第十九章 打通官商人脉
换源:


       林海生立于庭院中,夜风轻拂,月色如霜。他仰望漫天星辰,眼中闪动着无尽的思绪。这几日,他又对梁国与婆利国未来的通商大计抱有热切期望。...他想着更加可持久的让家乡和婆利受益。

婆利国的繁荣,梁国的富庶,这两片土地皆有无限可能。林海生暗暗想着:“如今婆利已在商贸上大步迈进,但农耕、养殖尚未成体系;而梁国虽有成熟的农事,却在制香工艺经验不足。若能将两国互补长短,岂不造福万民?”

他奋笔疾书,熬了两日,完成了一份贸易交流计划书,托付给来访的婆利商船队船长海伦,语重心长地说道:“回到婆利后,将此事禀报大法老,就说我愿尽绵薄之力,架起梁婆两国的桥梁。这次,我要带去梁国的种植和养殖技术,也要将婆利的制香工艺带回东土,互利互惠,共创未来。”

船长听罢,肃然起敬,恭声应道:“林大人,您这番雄心壮志,足以写入史册。我定不负所托!”

林海生深知,通商大计若想成功,绝非一人之力可为。此事既需婆利大法老的鼎力支持,也需梁国官府上下的通力协作。于是,他带着提案,径直前往南州刺史府,拜会刺史。

刺史大人见到林海生,热情迎接:“林兄弟,您可是梁国与婆利通商的第一人,此次造访,莫非有何大计?”

“太守大人谬赞了。”林海生微微一笑,将手中的计划呈上,“此次前来,正是为两国经济发展谋求长远之策。我欲从梁国选派技术高超的农耕和养殖能手前往婆利,同时将婆利制香工艺引回梁国。如此一来,定可两国互利,百姓受惠。”

刺史翻阅着计划书,越看越是欣喜,抬头道:“林兄弟果然少年天才,此事若成,梁婆两地必定双赢!但如此浩大的工程,需要的不只是能人巧匠,恐怕还得各方人力支援。”

刺史夫人从内室走出,手中端着一杯香茗,笑道:“大人,这正是我要说的!林兄弟如此胸怀大志,我倒有两个不成器的子侄,正好让他们随您去婆利见见世面,长长才干。”

旁边的刺史听罢,也接过话头:“我那侄子与侄女虽未曾远行,但对学艺颇感兴趣。若能随林兄弟同行,想必受益匪浅。”

林海生闻言,心中暗笑,口中却谦逊道:“大人和夫人如此看重此事,小子自当尽力教导这些后生。请放心,他们随我同往,定不会辱没梁国颜面。”

解决了官府的支持,林海生又将目光投向了自己的家乡。他亲自走访村里每户人家,与村民促膝长谈,最终从中选拔出一批德才兼备的青年,作为技术交流的使者。

“丰子!”林海生拍了拍章丰子的肩膀,目光灼灼,“你小时候便爱琢磨种植法子,这次派你去婆利,将咱梁国的好东西传过去,也把婆利那边的见识学回来,如何?”

章丰子憨憨一笑,挠了挠头:“海生哥,我怕我本事小,误了大事。”

“别谦虚了!”林海生大笑,“咱村里谁不服你种地有一套?别怕,就当长见识了!”

丰子红了脸,点头道:“既然海生哥瞧得起我我,那我就去!”

此外,林海生还邀请了几位经验丰富的老人。“刘叔,您是村里养殖的天花板,这次得带着年轻人把婆利的养殖搞起来。”

老刘叔端着旱烟杆,思索片刻后沉声说道:“好!海生,既然是为你跑这趟腿,我老刘拼着这把老骨头也愿意试上一试。”

不久后,婆利商船带回了巴隆大法老的亲笔信。信中,大法老对林海生的计划大加赞赏,直言:“林兄弟之才智,实为婆利之幸。梁婆两地联手,必将缔造出全新的盛世!”

这一认可不仅让林海生心头一热,也进一步巩固了他在两国间的声望。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