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短篇小说 > 四合院:六十年代,从公务员崛起 > 第三十七章 试点运行
换源:


       “小杨说得没错,我们在街道办事处工作,就得秉持这样的观念行事。”

主任大妈讲完这句话,现场再度爆发出如雷的掌声。

然后大家共同把新的锦旗挂了起来,这样一来,街道办事处就有了五面锦旗了。

其中两面属于主任大妈的,一面是副主任老陈因捉拿敌特获得的。

剩下的一面,则是属于妇女主任林姐的。

如今再加上小杨这一面,总数就成了五面。

“小杨,我觉得你的这面锦旗应该挂在正中间。”

林姐带着笑容调侃道,但实际上她是认真的。

这面锦旗意义非凡,不仅仅因为赠送者是谁。

更重要的是,它十分贴合街道办事处的理念,然而杨卫国却无奈地笑了笑。

“林姐,您别过誉了,我真的担当不起这份荣誉。”

在他看来,自己所做的只是职责所在,并不想被捧得过高。

尽管洪爷一家人理解体贴,并未在他的名字上署名,但杨卫国内心仍感到有些异样。

“我倒觉得林主任说得有道理。”

主任大妈果断定论,并微笑着安抚杨卫国。

“小杨,不必在意,大娘了解你的顾虑。

放心吧!老人家特意说过,这是赠给咱们街道办事处的。”

杨卫国还年轻,很多事情不宜期望过高,这一点,主任大妈心中清楚得很。

因此,她始终将此事视为集体荣誉的表现。

尽管事情的真相大家都心照不宣,但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帮杨卫国避免了一些潜在的风险。

“放心吧!不会有事的,就算真的出了状况,也有大娘我们这些人帮你顶着呢。”

听到这里,杨卫国只能无奈接受。

最终由他亲手将那面锦旗挂到了中央位置,主任大妈又提议大家向他学习。

这让杨卫国感到有些不好意思。

好在这件事很快就被放下,主任召集大家召开会议。

会议上首先回顾了上周存在的问题,总体来说情况还算不错。

虽然忙碌,但是大家的工作井然有序,实实在在地为民众提供了帮助。

对此主任予以了肯定,并希望在未来的时间里,大家能更加努力。

等到主任说完,杨卫国发现时间差不多了,便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他刚一开口,主任便陷入了思考,紧接着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小杨,这是个很棒的想法!”

她拍手称赞,连声表扬。

以一个院子作为试点单位,既可以推进扫盲工作,又能同时提升人们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准。

执行起来难度不大,即使过程中出现问题,也能及时叫停。

毕竟只是试点,不成也没关系。

但如果一旦成功,其他区域就可以快速跟进,渐渐地,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真是个好点子!”

“小杨,我认为行得通。”

“我也支持杨卫国!”

林姐、老陈等人纷纷积极响应。

他们之前制定的策略普遍较大、覆盖面广,容易产生漏洞,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

现在杨卫国采取这种方式,挨家挨户,一个个院子慢慢地推进。

将来,还能组织一些竞赛活动。

虽说进度的确慢了一些,不过一旦运作起来,成效必定是显著的。

“小杨,这样,你弄一份详细的计划书。

先把初步的工作团队组建起来,我们先试着运行一段时间。

如果效果好,我们就全面推广你的方案。”

大妈主任迅速做了决定,杨卫国也笑着点头表示赞同。

所需的资料文件他已经提前准备好,会议结束后便递给了大妈主任。

尽管其中有些方法比较新颖,但仍在可接纳的范围之内。

“嗯……要是试点真能取得成效,咱们街道,年底肯定能顺利完成这次的指导任务。

兴许到了年中,就能在整个区里推广开来。”

大妈主任放下文件,所有的情况她都心中有数。

无需赘言,关键还得看杨卫国的实际操作。

虽然如此,作为负责人,她也不能不对杨卫国提出几点警示。

“小杨,虽然是试行阶段,但这毕竟涉及整个大院。

邻里乡亲之间的各种关系,你要妥善处理好。”

大妈主任手握文件,这些叮嘱换成别人或许都不愿开口。

但她看杨卫国年纪尚轻,有时容易犯错,所以特意提醒几句。

话语间虽带有教导意味,但也确实包含了长辈的经验之谈。

“谢谢主任,我明白了。”

杨卫国由衷地感谢,在这个岗位上工作,确实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他。

这是件好事,他心里高兴得很。

见他能领会自己的意思,大妈主任微微一笑,并未再多说什么。

杨卫国告辞离开,回到外面的办公室继续处理未完的工作。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