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县长接到余乡长报上来的命案后,大发雷霆,责问余乡长:“余庆海,你这个龙门乡乡长是怎么当的!夏侯平这个龙门乡二保的保长又是怎么当的!你们龙门乡管辖的女人山光发生命案!尤其是女人山古驿道,清同治年间发生的杀人越货大案都还没有破获,这次又发生特大奸杀案,两条人命,两条人命啊!”
卢县长冲着余乡长发了一通火后,马上就通报了县警察局徐警官,要他们警察局的人迅速赶往女人山破案。
徐警官带着手下的人立即从县城出发,当天傍晚就赶到了龙门乡乡公所。
第二天,徐警官带着县警察局的人,张连长带着宪兵,余乡长和魏豹带着保安队的人,他们一同赶到女人山,走古驿道案发地点,往返岩冲寨和垴上寨,从小翠和萍儿的尸体上取证,竭力对小翠和萍儿这桩奸杀案展开侦破。
青山寨保辖区地域内发生了特大奸杀命案,夏侯平和属下的几个甲长都难辞其咎,他们也都随同上面的人上下忙碌。
因为同时被奸杀的是两条人命,小翠和萍儿的命案一时在女人山引起轰动,成为各村寨人们茶余饭后的焦点话题。
女人山人在谈论这桩奸杀的时候,老辈人不免又要说起清同治年间发生在女人山古驿道的杀人越货大案。说当时的古驿道杀人越货大案比现在的这桩奸杀案要惊悚、离奇。据说当时古驿道上被杀害的除了富商夫妇,还有车把式和保镖。如果当时不是土匪所为,那杀人越货者不是长着三头六臂,就是一个武艺高强的人。当时,这桩特大的杀人越货案惊动了县衙,县衙立即派遣捕快赶来女人山破案。由于案件扑朔迷离,还有衙门的不力,这桩杀人越货大案久久不能破获,最终成为悬案。
之前的大案末破,这次古驿道又发生了大案,足以说明女人山是一个强人出没的凶险之地,女人山的人们不免惶恐起来,说雷飞天经常在女人山发动的匪患都没能让自己丧生,说不定哪一天自己会惨死在这个出没在女人山的强人之手。
所以,女人山的人们在谈论小翠和萍儿被人奸杀的同时,更希望县警察局、宪兵连、镇保安队能快点破案,捉住凶手,还女人山一方太平天地。
迷糊公见夏侯平陪着上面的人不停地奔走,调查、取证,他也跟着他们跑来跑去,歌调子唱的更加频繁了:
说东事,
讲西事,
女人山里出怪事。
东家遭火烧,
西家庭院生,
是不是蹊跷事?
舌子难说清。
看着夏侯平陪着上面的人不停地奔走,调查取证,颜如玉主仆以及夏子龙三人都非常的沉着,不动声色,从从容容地面对这一切。
尤其是夏子龙,他才十五岁,夏侯平自是没有怀疑到儿子的头上,上面的人更是不会把夏子龙跟这桩奸杀命案联系在一起。
警察局、宪兵连、保安队的人在女人山调查了几日,找不到半点蛛丝马迹,只好安慰一番被害者的家属,收兵了。
从此,女人山古驿道的奸杀命案也不了了之了。
德居府少了小翠和萍儿,狗旦和尹立夏也无心在德居府呆下去了,不久,他们相继离开了德居府。
狗旦回了老家锦河,尹立夏连青山寨都不想呆,走他爹水牯莽子生前的路,去沅江河上拉纤了。
德居府少了二个做坡地活的下人,并没有影响到德居府日常事务的运作。可大太太和三太太没有贴身丫鬟,却让夏候平甚是着急。
小翠和萍儿遭遇不测后,王玉婉和丁娜莎的生活起居就全由她们自己料理了。
王玉婉还好,她一时没有了贴身丫鬟,儿子夏子龙已长成大小伙子了,能够料理自己的生活起居了,平常她没有多少事儿要料理。
尤其是丁娜莎,她的女儿夏芷兰才一岁多点,她和小芷兰的衣食起居没有丫鬟料理是不行的。萍儿遭遇不测后,全凭王玉婉过来帮她料理,不然,一会儿要给小芷兰煮糖米糊;一会儿要给小芷兰换洗屎尿布,这些事儿也够她累的了。
现在府里少了小翠和萍儿,夏候平考虑到大房和三房不能长时间没有贴身丫鬟,便急忙召来管家,吩咐他想办法找二个妹伢子进府来服侍大房和三房。
潘彪照样跟李秀英商量,李秀英也实在想不出还有哪个远房亲戚有适当年龄的妹伢可以进四房室来当丫鬟。
见李秀英确实没有哪个远房亲戚有妹伢可以进德居府来当佣人,潘彪又只得去找寨子里的六婆婆。
只要是四房室托付要办的事儿,六婆婆当然是十分的愿意去办的。但六婆婆跑遍了女人山的一些村寨,也没有找到两个适宜年龄的妹伢进德居府来做丫鬟。这也难怪,六婆婆所熟悉的村寨,那些有妹伢的人家,到了可以婚嫁年龄的妹伢,都被她搭桥说媒嫁出去了,养在闺中的都是一些只有十一、二岁还满脸稚气不会做事儿的妹娃娃。
这天晚上,潘彪去六婆婆家,问她物色到了丫鬟没有。六婆婆略感到有些为难地对潘彪说了实情,说进德居府当丫鬟的适龄妹伢不好物色。但六婆婆仍旧信誓旦旦地安慰潘彪不要着急,以她六婆婆四处说媒的人缘关系,她保证过不了几天会为四房室的大太太和三太太物色到丫鬟的。
小翠和萍儿遭遇不测后,夏候平不能及时为大房和三房找到贴身丫鬟,这可让二房颜如玉在背地里心里乐开了花。
“哈哈。王玉婉,丁娜莎,让你们也尝尝没有丫鬟伺候的滋味啊!哈哈!”
颜如玉在庆幸大房和三房没有贴身丫鬟伺候的同时,她的心里又充满着紧迫感,她很希望能在夏侯平给大房和三房没有物色到丫鬟之前,利用少爷对丁娜莎或者王玉婉下手,以实现她吞掉四房室财产的目的。
于是,颜如玉和丫鬟玉香决定催催夏子龙。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