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历史上昏君做的那些荒唐事 > 昏君汉桓帝
换源:


       侍中寇荣性格耿直、自恃清高,不愿与人交往,更不巴结宦官。寇荣堂兄的儿子娶了汉桓帝的妹妹益阳长公主为妻,而汉桓帝又纳寇荣的孙女为嫔妃,所以宦官们对寇荣更加嫉妒。

延熹七年【公元164年】12月,宦官们联合起来诬陷寇荣有罪,汉桓帝刘志听信了宦官的谗言,罢免了寇荣的官职,寇荣带领全家人回到了家乡。宦官们还不放过寇荣,命令寇荣家乡的地方长官对寇荣进行打压迫害。寇荣害怕不能免罪,前往京都洛阳,准备到宫门上书,为自己辩解。走到中途,幽州刺史张敬是宦官的爪牙,又以寇荣擅自离开边郡住所为由对寇荣进行弹劾,汉桓帝刘志下达诏令,抓捕寇荣。寇荣逃亡了好几年,遇到实行大赦,寇荣也不在赦免之内。寇荣在逃亡中,写了一个密封奏章,托自己的朋友交给太尉,请太尉将自己的密封奏章呈交皇上。奏章的内容说自己本来无罪,只因得罪了宦官受到陷害,希望陛下明察,让三公、九卿公正评判自己的罪过。汉桓帝刘志看完奏章,更加愤怒,下达诏令,诛杀了寇荣。文武百官及天下百姓都认为寇荣冤枉。

中常侍侯览的弟弟侯参本来是个地痞无赖,借哥哥侯览的光当上了益州刺史。这小子在任期间残暴贪婪,贪污赃款累计多达1亿钱。延熹八年【公元165年】正月,太尉杨秉对侯参进行弹劾。

有些读者朋友可能纳闷,杨秉不是被汉桓帝治罪,送到左校营做苦役了吗?怎么又成了太尉?杨秉做苦役多半年后,京都洛阳一带出现了久旱不雨,汉桓帝大赦天下,杨秉被赦免回家。此时恰好发生了日食,泰山郡太守皇甫规等人联名上书为杨秉申辨冤屈,说他忠诚正直,遭人陷害,不应该长期压制不用。汉桓帝刘志于是征召杨秉,任命他为太常。延熹5年【公元162年】汉桓帝任命杨秉为太尉。

朝廷接到太尉杨秉弹劾侯参的奏章,用囚车押着侯参回京,侯参深知自己贪污数额巨大,罪恶深重,到了京城必死无疑,于是在半路上自杀。京兆尹袁逢在长安的客馆里查获侯参的车辆多达三百多辆,装载的金银不计其数,立即向太尉杨秉进行汇报。太尉杨秉又写密封奏章呈交汉桓帝、弹劾侯览。奏章说:“我查考朝廷原有的典章制度,宦官本来只限于在皇宫内听候差遣,负责早晚看守门户,而今却大多备受过分的宠信,掌管朝政大权。凡是依附宦官的人,宦官就推荐让他们做官;凡是冒犯宦官的人,宦官便随便找个理由对他们进行陷害。宦官的住宅和王府一样,他们拥有的财富可与帝王相比,饮食极尽佳肴珍膳,他们的奴仆、妻妾都穿着精致洁白的细绢。中常侍侯览的弟弟侯参,是个贪赃残暴的首恶,自取灾祸和灭亡。侯览深知罪恶深重,一定会感到恐惧不安,我愚昧地认为,这样的人不能呆在陛下身边,应将他免职遣送回故乡”。汉桓帝刘志迫不得已将侯览免职,但一年多后,又让他官复原职。侯览上台后,更加放肆、贪婪和残暴,他前后抢夺百姓的良田一百一十八顷,拥有住宅三百余所,其中模仿皇宫营建的大规模住宅十六所,都有楼阁、池塘和苑园。

司隶校尉韩看到侯览被弹劾免职,也趁机写奏章弹劾中常侍左倌的罪恶,以及左倌的哥哥左称向州郡官府搜刮财物、作奸犯科、侵犯官吏、欺压百姓的罪过。左倌、左称弟兄俩认为自己罪恶深重、必死无疑,于是都服毒自杀了。汉桓帝刘志听到左氏兄弟俩自杀的消息后,悲痛万分、泪流满面,对宦官们说:“左倌太想不开了,他既使罪恶再大,我怎能忍心杀害他”!

司隶校尉韩又呈递奏章弹劾中常侍具瑗的哥哥、沛国国相具恭贪脏枉法。汉桓帝刘志下达诏令,将具恭召回京都洛阳,送到廷尉治罪。具瑗主动到廷尉所属的监狱认罪,并交出东武侯印绶。汉桓帝迫不得已下诏将具瑗贬封为都乡侯,让具瑗继续掌权。

羊元群是宛陵县的大族,在担任北海郡太守期间贪脏枉法、名声极坏,郡府中的厕所里都装有精巧的设备,左氏兄弟俩服毒自杀后不久,羊元群遭人弹劾被免职回家。河南尹李膺为官清正、嫉恶如仇,本年同月,李鹰向朝廷上书,请求重新审查羊元群的罪恶。羊元群深知自己罪恶累累,急忙向宦官们行贿,李鹰竟然被宦官们指控为诬告,遭受“反坐”之罪。

单超的弟弟单迁担任山阳郡太守,因犯法被囚禁在监狱里。本年同月,廷尉冯緄对单迁审讯时,单迁体质瘦弱经受不住拷打而死亡,宦官们听说后联合起来共同起草匿名信,诬告冯緄官报私仇、刑讯逼供致人死亡、犯下大罪。

中常侍苏康、管霸依仗权势低价强买百姓的良田,州、郡官府不敢责问。本年同月,大司农刘向当地官府发送公文,依照律法,将苏康、管霸低价强买百姓的良田全部没收。苏康、管霸听说自己的良田全被没收,俩人都哭着跑到汉桓帝面前,告大司农刘的状。汉桓帝刘志大为震怒,下达诏令,将李鹰、冯緄和刘,押送到左校营做苦役。

李鹰等三人做苦役不久,太尉杨秉病逝,汉桓帝任命太中大夫陈蕃为太尉。

太尉陈蕃是位贤臣,他多次向汉桓帝陈述李鹰、冯緄和刘所遭受的冤枉,请求加以谅解,让他们三位官复原职。太尉陈蕃再三请求,言辞恳切,甚至泪流,但无论陈蕃怎样请求,汉桓帝始终不肯答应。

司隶校尉应奉对李鹰等三人遭受的冤枉深感同情,给汉桓帝上书说:“忠臣良将是国家的脊梁。我认为李鹰、冯緄和刘诛杀和弹劾奸臣,完全符合国家法令。陛下既不听取他们的陈述,也不派御史调查了解事情的真相,却轻信宦官的诬告,结果使忠臣良将跟大奸、大恶同罪。自从春季直到冬季,仍然不能蒙受宽恕。远近的人们看到或听说后,无不为之叹息。处理政事的关键在于,要记住大臣的功劳,忘掉他们的过失。所以汉武帝从囚犯中选拔韩安国;汉宣帝从逃亡的罪犯中征召张敞委以重任。冯緄从前讨伐荆州蛮人的叛乱立下大功;刘曾多次主持司法,有不畏强暴和不欺侮柔弱的气节;李鹰的声威震动幽州和并州,在北部边疆留下仁爱。如今,三面边疆都有战事,而朝廷的军队又都没有班师回朝,请求陛下宽赦李鹰、冯緄和刘,以防备发生意料不到的变化”。汉桓帝刘志看完奏章,觉得天下确实不安宁,正是用人之际,李鹰等三人还有用,迫不得已才下达诏令,赦免了李鹰、冯緄和刘的罪行。

过了几个月,汉桓帝任命李鹰为司隶校尉。当时小黄门张让的弟弟张朔担任野王县的县令。他贪污残暴,没有德政,因做贼心虚惧怕李鹰,私自逃回京都洛阳,躲藏在他哥哥张让的府中。李鹰得到消息后,率领手下吏卒闯进张让的府中,将张朔抓捕,押到洛阳监狱。李鹰随后对他进行审讯,张朔是个软骨头,还没等用刑,就把自己多年来贪赃枉法之事都如实招认、签字画押。李鹰听完供词,对张朔立即处决。宦官张让听到弟弟被处死的消息后,十分悲痛,哭着跑到汉桓帝面前为弟弟诉冤。汉桓帝立即召见李鹰,责问他为什么不先请求批准就加以诛杀。李鹰回答说:“张朔已招供签字画押,根据律法应当处死。以前孔子担任鲁国的大司寇,上任七天便把罪大恶极的少正卿处决,而今我上任已经十天了,害怕因拖延时间而犯罪。我深知自己罪责严重,死在眼前,特地向陛下请求,让我在职位上停留五天,一定拿获元凶归案,然后再受烹刑,这才是我的心愿”!汉桓帝听了李鹰的一番话、深受感动,回过头对张让说:“这都是你弟弟的罪过,司隶校尉有什么过失”?张让听罢吓得叩头请罪。汉桓帝又对李鹰说:“李爱卿出宫去吧”!李鹰于是退出。从此以后,所有的黄门、中常侍都谨慎恭敬,不敢大声呼吸,甚至连休假日也不敢出宫。汉桓帝觉得很奇怪,问宦官们究竟是怎么回事。这些人一起跪倒叩头哭泣着说:“我们害怕司隶校尉李鹰”。当时,朝廷的政治一天比一天混乱,法度崩塌破坏,然而,只有李鹰能镇住这帮宦官,维护朝纲,执法裁决,因此声望一天比一天高,所有的读书人都对李鹰更加敬仰,能够与他交上朋友或者被他接见的人,都称之为“登龙门”。

汉桓帝为什么这次没有偏向宦官而对李鹰没有治罪呢?原因有三:第一,眼下北部边疆有战事,李鹰威震边疆此时有用;第二,张朔的供词足以证明张朔罪大恶极,死有余辜;第三,张让的地位远不如五侯和侯览。正因为这三个原因,才没有对李鹰治罪。如果以上三个原因缺少一个,李鹰恐怕又要丢掉官职去左校营劳动改造了。

宛县有一位富商名叫张泛,他和皇宫的某一位妃子沾点亲戚,便利用这个妃子结交了有权势的宦官。张泛有一门手艺,会雕刻各种物品,且雕刻的十分精致。他经常把雕刻的精美物品送给宦官,因此宦官们都很喜爱他。张泛依仗宦官的势力横行霸道,他的族人和宾客也胡作非为,当地的百姓对张泛及他的族人、宾客都恨之入骨。

延熹九年【公元166年】七月,南阳郡太守成性格刚正、不畏权贵,依法将张泛等人逮捕。不久遇上朝廷颁布大赦令,太守成不顾赦令,将张泛诛杀,并根据当地百姓的举报,将跟随张泛一起横行霸道、胡作非为的族人及宾客一同逮捕并处死,事后才奏报朝廷。

小黄门晋阳人赵津,贪污残暴、骄横放肆,成为全县的一大祸害。本年同月,太原郡太守刘派人将赵津逮捕,也是在朝廷颁布赦令以后,将赵津诛杀。

中常侍侯览指使张泛的妻子向朝廷上书告状,宦官们利用这个机会诬告南阳郡守成和太原郡太守刘。汉桓帝刘志听信宦官的谗言,勃然大怒,下达诏令,将成、刘二人征召回京都洛阳,囚禁在廷尉管辖的监狱里。宦官们指使一些官员上书弹劾成、刘二人罪大恶极,应当押往闹市斩首示众。

山阳郡太守翟超任命张俭担任东部都邮。中常侍侯览在家乡房东县残害百姓。侯览的母亲病故时,他回到家乡兴建高大的坟墓。本年同月,张俭向朝廷上书弹劾侯览的罪行,然而侯览将张俭的奏章扣留,使奏章无法呈送到皇帝面前。张俭一怒之下摧毁了侯览家里的住宅及他母亲的坟墓,没收了他的财产,再详细奏报侯览的罪恶。奏章仍然不能上达。

中常侍徐璜的侄儿徐宣,担任下邳县的县令,更加残暴酷虐。他曾经要求娶前汝南郡太守李的女儿为妻,遭到了拒绝,便恼羞成怒率领手下人冲进李家,将李的女儿抢回自己的家中。徐宣命手下人把李的女儿捆绑在木桩上,让手下人以做游戏的方式射箭取乐,活活地将李的女儿射死。下邳县隶属东海封国管辖。本年八月,东海封国的国相黄浮听说此事后,派人逮捕了徐宣及家人进行审讯。黄浮手下的官吏担心领导得罪徐潢招来祸灾极力劝阻,黄俘说:“徐宣是国家的蟊贼,依仗自己叔父徐璜的势力坏事做绝,今天杀掉他,明天我坐罪抵命,死也瞑目”。说完立即将徐宣绑赴闹市斩首示众。观看的百姓欢呼跳跃、拍手称快。

宦官们颠倒黑白地向汉桓帝控诉,汉桓帝听信谗言勃然大怒,下达诏令,征召翟超、黄浮回到京都洛阳。两个人都被治罪,送到左校营做苦役。

太尉陈蕃和司空刘茂联名上书劝说汉桓帝,请求赦免成、刘、翟超和黄浮,汉桓帝刘志很不高兴。有几个官员受宦官的指使对太尉陈蕃和司空刘茂进行弹劾,司空刘茂胆小怕事不敢再多言,太尉陈蕃不惧邪恶,单独上书说:“现在,外面的盗贼,只不过是人体四肢的毛病;而内政不能治理,才是心腹的祸患。我寝食不安,真正忧虑的是,陛下身边的亲信越来越受到宠信,忠言却越来越少,内患一天比一天严重,外忧一天比一天加剧。以前,梁冀的爪牙遍布全国,上天启发陛下做出英明决断,将他们一网打尽。天下百姓的意愿,希望能过上太平日子。往事鉴戒不远,覆车就在昨天,可是陛下左右亲信,重新互相勾结。小黄门赵津、大奸商张泛等人骄横放肆、贪污暴虐,谄媚陛下左右,分别被前太原郡太守刘、南阳郡太守成检举杀戮。虽然说赦令颁布后不应该诛杀,但应当原谅他俩的本意,只在除去奸恶。陛下怎么会产生愤怒?然而邪恶小人的办法层出不穷,将陛下迷惑,一定要进行处罚,这就已经过分了,怎能又要从重处理,将他们诛杀呢?还有,前山阳郡太守翟超、东海封国国相黄浮秉公执法,不畏惧权贵,痛恨邪恶,犹如仇敌。翟超没收侯览的财产,黄浮依法诛杀徐宣,都遭到坐罪惩罚,不能蒙受赦免和宽恕。侯览恣肆横行,抢夺他人财产没被治罪已是幸事。徐宣所犯的罪过,死有余辜。过去,洛阳县令董宣屈辱公主,然而光武帝加以重赏。而今陛下左右一群官宦小臣,因为看到他们的党羽受到伤害,想方设法、妄加诬陷,使成、刘、翟超、黄浮四人遭受这样的刑罚。这些宦官听到我的这些言辞,定会再向陛下哭泣申诉。我盼望陛下应该切断和堵塞宦官参与朝政的本源,任用尚书台和朝廷大臣,精心挑选清廉高洁的人士,斥退和废黜奸佞小人”。汉桓帝刘志看完陈蕃的奏章不但不采纳,反而将奏章的内容告诉了宦官。宦官们更加痛恨陈蕃,只因陈蕃是朝廷著名大臣,暂时还不敢对他进行陷害。

符节令蔡衍、议郎刘瑜也上书营救成、刘二人,因为言辞说得激烈严厉,都被治罪罢免了官职。宦官们指使司法部门官员对成、刘二人严刑拷打,成、刘二人含冤死在监狱中。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