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敦马上问道:“师傅,这是你做的?”他一听,马上笑了笑,说道:“我一个小小的铁匠铺,哪里敢花大本钱做这种东西?这是寿春一个亲戚送给我的。
“他说,他去浙江海边买鱼,碰到了一个外国人,那个外国人带了这东西与他住一家店里,因为家里有事需要马上回国,来不及处理这玩意儿,就折价卖给了他。
“亲戚看我是个打铁的,估计送给我将来有用。就让给我了。至今,我还不知道这是个什么东西呢?”
王敦一听,师傅说话实在,就告诉他:“师傅,这个,就是我说的火统。如果往里面放人黑色火药,点燃火药之后,它就成了火统,能够杀伤敌人呢!”
“啊?它就是火统?”师傅一听,大吃一惊,看来,他真的不知道这玩意儿的用途。“是啊!”王敦又说:“里面的火药爆炸后,还会把放在其中的砂子、铁屑打出去,把敌人炸死!”
“哦……这玩意儿这么大,一般人可买不起吧!”师傅不愧是师傅,一下子想到了买卖上。
“是啊!如果是私人打仗,谁养得起这玩意儿?除非是国家军队购买。现在,大宋周围强敌环伺,随时随地都可能打仗,有了这玩意儿,才能打胜仗。
“师傅,你能不能试着把这玩意儿做出来?”王敦问了,心里禁不住嘀咕:我是国家的什么人?至今还没有一官半职,凭什么让人家下大本钱做这玩意儿?
一旦人家把东西做出来了,自己又不能购买,人家赔了钱,找自己算账怎么办?可是,自己的话说出去了,又不能随随便便收回来。
王敦只能是盼望老天保佑,让自己高中进士,能够在宫廷谋个一官半职,把这个铁匠铺制造的火统收购了,为保卫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来吧!
又想一想,这样的想法简直就是做白日梦?
别说能不能中进士还是未知数,就算是有幸中了,等待分配工作还要几年、十几年、甚至于一辈子的时间,现在,自己夸下这样的海口,与吃错药有什么区别?
可是,尽管他觉得自己想的事情有些狂妄,但是,又觉得自己现在真的很需要这个铁造的火统。也许是不久未来需要它,也许是自己改变命运需要它,反正,他心里强烈的感到:需要!
这时候,铁匠铺师傅似乎是从他的话里听出了什么,就说:“如果朝廷需要,小民理当奉命而行。请你给我讨一张官方文书好不好?这个东西,要做出来可不是一个两个钱。”
“你预算一下,一个火统需要多少银两?”王敦想,干这玩意儿,不算账不行。师傅听他问这件事,马上上去把地上的火统踢了踢,说道:“不算人工,就是这些原材料,也得五百两……”
“五百两……”王敦暂且记下了这个数字,当然,他知道师傅这么说只是概算,将来真的要大批量制造这东西,怎么能不计算人工费用呢?
“客官,不知道你是不是朝廷官员?也不知道你是做什么的?不过,现在的皇帝,除了自己风花雪月地享受,可以说基本上不干正事。
“过去,我给宫廷做了一个铁狮子,他们的工钱半年也没有讨回来。如果他们再这么做,小民的铁匠铺就得关门了!”
王敦连忙说道:“以后如果是打仗需要的物品,兵部绝对不敢赖账的。”王敦心里话,如果朝廷真的这样,自己宁可不做这件事,说什么也不能坑害这一家铁匠铺啊!
往回走时,王敦把杜梨骂了一顿:“你怎么能说我是进士呢?万一考不中怎么办?就算是中了,当不上官员怎么办?如果是这样,我将来怎么去这一家铁匠铺谈事情?”
杜梨就嘻嘻笑着说道:“别人考不中,你还能考不中?我们几个人早为你算过命了,人家算命先生都说,你这一次能够做一个魁元榜首之人呢!”
“算命先生就是胡说八道骗钱的。他们的话你们也信?”王敦觉得这些没有文化的人做事真的不靠谱。说完,发现自己随着他们竟然会又来到了那个临近勾栏的茶馆。
就问杜梨:“怎么又来这里了?”杜梨说:“那个人不是说表演杂技需要火筒吗?我想去看一看怎么回事?”说着,就带他们去了杂技表演棚子里。
来到表演棚子里,观众不少,台上的几个小丑正在舞台中央张滑稽动作,逗得人们哈哈大笑。忽然,“砰”一声响,几个小丑吓得惊慌失措跑下台去,舞台上顿时云雾缭绕。
就在人们瞪大眼睛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时,几个想丑变成了美丽放少女,袅袅娜娜从烟雾弥漫中走出来,载歌载舞,充满了曼妙之美。
一看烟雾造出来这种效果,王敦禁不住感慨:宋朝的军事虽然令人不敢恭维,但是,文化事业确实是登峰造极,现在,杂技艺术已经发展到运用烟雾缭绕的蒙太奇手法取悦观众了。
看看刚才的舞台效果,除了缺少现代化的灯光配合,其惊悚程度差不多赶上现代社会的舞台效果了。
看来,宋朝的统治者把心思都用在了书法、美术、舞蹈、音乐、表演这些没有用的事情上,而北方的金朝统治者却时时刻刻厉兵秣马,准备侵入宋朝这一片肥沃的土地。
就像是同样掌握了火药技术,北方金朝的完颜阿骨打把火药用到了战争中,而宋徽宗则把火药用到了舞台烟火效果中。
王敦刚刚感慨到这里,没想到宋礼对杂技表演不感兴趣,就嚷着要回去。杜梨厌恶地看了他一眼,只好张罗往外走。路过那个勾栏,就看到白秀英站在门口向王敦打招呼。
看到她,想起那天晚上的事情,觉得尴尬,想快一点离开,哪里知道,白秀英却说有事情告诉他,杜梨就坚持停下来要他过去听一听是什么事?
王敦走上前,白秀英竟然会问:“你是不是山东来的王敦?”王敦一听她喊叫自己的名字,禁不住一惊:“你怎么知道?”她说:“阅卷官说的,一个叫王敦的考了前十名。”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