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都市小说 > 军工:让你创新,你疯狂搞山寨? > 第十二章 检测实验
换源:


       两个人小心翼翼抬起保险箱,

放进了一辆小货车里。

既然预测里面有可能放着核燃料电池,

王总和杨工你看看我,我瞅瞅你。

都不敢当这个司机。

最后,硬是叫了个代驾过来,才把车开了出去。

一个小时后。

王总和杨工在店里坐立不安,焦急的等待着结果。

杨工问道:

“王总,这卖家是谁啊?讲道理,能做出核燃料电池的工厂,全国怕是没几个。”

王总摇摇头,他特意点开了修铭的盆友圈,

把手机递给了杨工:

“卖家就是这个小伙子,我翻了半天,感觉对方就是个普通大学生,没什么奇怪的地方。”

杨工接过手机,仔细翻看了一下修铭的盆友圈。

都是一些校园生活的照片,

有不少是实验室的,还有一些是图书馆的。

照片时间经常是在晚上,甚至是凌晨。

哪怕周末或者是节假日,都有不少科研相关的文字。

杨工暗自感叹,这个小伙子还真不一般,对于科学研究的热情非常强烈。

想当年自己也相当喜欢科学相关的书籍,

只可惜出生在山沟沟里,家里是铁打的贫困户。

初中毕业后只能去读个技校,混着混着就毕业了。

虽然在学校里也经常帮老师做实验,成绩也不错。

但毕竟中专里的学习氛围比起顶级大学来说,差距非常之大。

想要静下心来好好做研究,当个科学家,在中专里就是傻缺的代名词

杨工点了根烟抽起来,心想:

“要是当年家里把猪卖了,供我去读个更好的高中。”

“我一定能考上个好大学,要是努努力,再把研究生读了...”

“说不定,我能在某个大学,当个普普通通的教授吧....”

可惜,

他的梦想就跟这烟一样,只是一个虚无缥缈的烟雾。

叮叮叮——

滴滴滴滴——

急促的手机铃响起。

王总一听到铃声,立马按下接听键:

“喂?刘教授,您收到东西了吗?”

电话另一头,刘教授看着保险柜里的手机:

“嗯,东西收到了。就只有一台手机吗?”

王总悬着的心松了一口气:

“对对对,就只有那一台iPhone5。教授,你可得小心点啊,里面可能装着一块核燃料电池!”

核燃料电池?

刘教授一听就笑了。

核燃料电池工艺复杂,全世界也没有几个工厂能制造,怎么可能会安在一台小小的苹果手机上。

况且,

核燃料电池可都有厚重的铅制外壳做包装,

哪塞得进手机里。

“王总您多虑了,我可是电池领域的专家。您放心,等会我就安排研究生来做检测。”

王总和杨工听到这句话,悬着的心都放下了。

“行行,谢谢刘教授,那就麻烦您了。”

实验室内。

刘教授把手机放在工作台上,招呼着自己手底下的研究生过来:

“小李,帮我测一下这手机的电池,看看有多大容量。”

刘教授没怎么把这手机当回事,

他根本不相信王总说的什么超常待机,

真有能待机超过三个月的智能手机,那全世界的通讯行业岂不是炸翻了天?

而且别说什么通讯行业。

能有这么长的待机时间,那说明在电池技术上有了巨大的突破!

这涉及到材料学,电化学等等很多学科,

只有这么多学科同时突破了,才有可能造出超常待机的手机电池。

以先阶段来说,商业上还在以锂电池为主。

而很多超级大厂,都在不遗余力的投资研究新式电池,想要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杀出一条路。

只可惜,新型电池依旧遥遥无期

研究生小李答应了一声,急匆匆跑过来:

“刘教授,这不就是台iPhone5吗?还用得着测什么电池容量,官网上不明标着的嘛?”

刘教授给他使了个眼色:

“这是有个大老板亲自让咱们检测的手机,你管那么多干什么。好好写个检测报告出来,到时候我给你分一笔检测费。”

一听居然有钱拿,

小李非常开心,连声说道:

“好好好,行嘞。教授您放心吧,两个小时出结果。”

随后。

小李开心的坐到试验台前,启动了大大小小好几台检测仪器。

他把山寨的iPhone5轻轻打开,取下了里面的电池。

“这不就是普通的锂离子电池嘛,有什么好检测的...?”心里默默吐槽。

找到输出针脚的位置,插上两根电极。

检测正式开始了。

小李盯着前面仪器的屏幕,观察着那根电流-电压曲线。

曲线十分平滑,几乎没有震动。

十分钟后,仪器给出了初步结果:

“十分钟时间输出100毫安时电量,损耗0.03%?!”

小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随手算了一下。

如果仪器没有出错的话,那这块小小的电池容量竟然高达惊人的100AH!

是普通手机的几百倍!

“不会吧?是不是仪器坏了...?”

小李趴在桌子上,仔细检查了测量仪器,又重新开关机,再测了一遍电流-电压。

结果跟上一次一模一样!

“教授....教授....您快过来一下!”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