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刷短视频言出法随,历朝历代惊了 > 第十五章 大唐也学明朝了?
换源:


       皇宫内,刘奭看着那刺眼的“无汉唐之和亲”几字后。

犹豫片刻,最终还是下了决定。

“来人,去将呼韩邪单于叫来。”

“这和亲一事,以朕看,还是算了吧。”

“诸位卿家认为如何?”

终是不想承担后世骂名,刘奭对几名心腹大臣说道。

“陛下所言甚是!”

几位大臣倒不是没有想反对的,但想想也不值当。

万一今日之事被记录了下来的话。

后人一看,原来是他们劝皇帝和亲的……

那时候还不得被人骂死?

不值啊!

……

大唐贞观位面。

李世民这几日的好心情被败了个一干二净。

这几日从天幕得知,自己在未来不仅能打造贞观之治,还能成为天可汗。

更是成为了后世不少人心中的千古一帝后。

李世民的心情原本是极好的。

但如今看到那“无汉唐之和亲”,再好的心情也没有了。

“这后世大明能做到,朕的大唐就做不到吗?”

“来人,召群臣议事!

“祖训朕也不是不能立!”

李世民目光如炬,坚定道。

魏征赶忙谏言:“陛下若想立祖训,太上皇那边可得商量好。”

哪有父亲还在,儿子就立祖训的事?

“朕现在就去见太上皇!”

想到李渊,李世民也是不由的有些头疼。

自从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和李渊的关系就到了冰点。

而自从李世民让李渊退位当太上皇后。

李渊更是都懒得见李世民了。

平日里除了造人、给李世民生一群弟弟妹妹之外,基本就没其他事了。

如今要见李渊,李世民也是感觉很不自在。

但为了留下个好名声,李世民还是下了决定。

但就在此时,远处却是跑来了一名小太监。

“拜见陛下。”

李世民皱眉,道:“你是……太上皇身边的?找朕有何事?”

那名年轻小太监赶忙道:“陛下,太上皇让奴婢给陛下传一句话?”

李世民顿感心累,都这时候了,还要给自己添堵吗?

但总不能直接说不听吧?

“说吧,太上皇说什么?”

说这话的时候,李世民只感觉太阳穴有点疼。

“陛下,太上皇说,既然陛下当了皇帝,就有责任为大唐挣个好名声,这是太上皇拟的祖训。”

小太监一边说着,一边将手中的圣旨递给了李世民。

太上皇也是皇,自然也有写圣旨的权利。

只不过有没有人听就是另一回事了。

李世民皱眉,接过来打开后,只见圣旨内容很简短。

“不和亲,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看到这,李世民只感觉心中窝火。

好家伙。

这是直接照抄人明朝了是吧?

就不能有点自己的创新力?

但李世民也没办法。

如果是政事,李世民倒是可以不管这圣旨。

但立个祖训,如果自己都推三阻四的,怕是名声还得再差点。

不值啊!

“你去给太上皇说,朕知道了。”

“奴婢遵令。”这名小太监往李渊方向而去。

小太监走后,李世民看着手中圣旨,心情很是不爽。

这下好了,祖训一立,好名声成自己这“好父皇”的了,自己倒是什么都没捞到。

另一边。

李渊行宫。

“哼,你敢篡位,朕别的做不到,给你添添堵还是可以的。”

在知道未来李世民的成就后,李渊对李世民的敌意已经少了很多。

但想想李建成、李元吉。

指望李渊和李世民关系还能有多好,是不可能的。

有添堵的机会,李渊也是不可能放过的。

……

北宋赵匡胤位面。

“岁币?”赵匡胤不解。

此时的赵匡胤几乎已经统一了全国,正是志得意满的时候。

突然看到弹幕上那么多看不起宋朝的,自然有些无所适从。

“我大宋如此强盛,怎么还落得个要给别国岁币的下场?”

“还有这两宋之岁币是何意?”

“难不成我大宋也如两汉一般,断过一次?”

“光义,你怎么看?”赵匡胤对自己弟弟问道。

未来的宋太宗赵光义也是没搞明白。

只得摇了摇头。

心中却是在想另一件事。

自己已经打算篡位,如果成功了的话,那这岁币一事,不会指的是自己的后人吧?

还有,这篡位一事必须得加快了!

不然万一赵匡胤从天幕上知道些什么的话,自己岂不是危险了?

今日回去就和心腹商量!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