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三国:季汉谋主,救刘备杀穿乱世 > 第23章 三国第一毒士,出山!(求收藏,求鲜花)
换源:


       “军师,此去荆州,有何收获?”

上蔡县中,刘备武将谋士团齐聚一堂,来听司空南出使荆州的结果。

毕竟,这可是关系在座所有人前途的大事。

司空南看着眼前众人期待的表情,眼珠一转。

满脸的遗憾之色。

“在下有负主公所托啊。”

不会吧?在场众人心中“噔”的一下。

司空南自从任职以来,一直都是胸有成竹的表情,他所做的事,从不失误。

这简单的投效,竟然被哄回来了吗?

“主公还是先看信吧。”

司空南没有解释,将刘表书信递给刘备。

刘备看了众人一眼。

心中叹气,却不是叹司空南没能成事。

而是叹队伍难带。

在场众人难掩失望之色,甚至必吕布偷袭徐州时更惶恐。

其中原因,刘备自然知晓。

战胜吕布后,听军师计策,通告所有徐州兵士,愿意随自己走的留下来重新整编,若不愿意,则可以立刻返乡。

结果一万两千的徐州军,仅剩下了两千人马。加上丹阳兵,汝南军还有自己本来的部曲。

此时刘备手中,有一万四千人。

实力不算弱了……比起自己起家时来说。

但即便是这万余人马,自己也要养不起了。

军师虽然弄到了不少土豆种子,但是想种出来收获,至少要四个月。

放在这坐吃山空的汝南,简直是要人命啊。

随带的军粮只够支持三个月,在军中人尽皆知。

不能得到刘表的支持,自己这万余人马,眼看着就要瓦解冰消了。

心中犯愁,但刘备脸上没有漏出分毫。

这是他多年练就的本领,无论何种情况,都要镇定自若。

自己表露出担忧,手下只会十倍、百倍地惶恐。

刘备面不改色的看着书信,看到结尾,却是掩饰不住惊奇了。

不,刘备在想,要怎样把这份惊奇,转化为战斗力。

而屋中的众人可是吓坏了,莫非不止没能结交,还反惹得刘景升不快?

一时间,屋内众人议论纷纷,屋内人心惶惶。

甚至有的人想要给刘景升写一封密信,偷偷跑掉了。

关羽跪坐如钟,颇不耐烦这些碌碌小人意志薄弱的样子。

张飞箕坐于地,直想大吼一声。

赵云、孙乾、糜竺等虽然担心,但并不焦躁。

忽地,刘备大笑出声。

“军师真会开玩笑,你哪里是有负所托,分明是完成的太过了啊。”

说完将书信递给了徐州士族的代表,糜竺。

糜竺心领神会,这书信多半并非好事,是刘备要自己配合他演一场戏,聚拢军心吧。

看是看到这封信,糜竺也颇感惊奇。

“刘表支援我等五千石粮草?”

刘备笑道:“正是!”

糜竺朝司空南拱了拱手。

“呼~军师,你可真会开玩笑啊。”

司空南笑而不语,扫视了一眼屋内众人。

一时间,方才焦躁不安的人,具都心中一凉。

原来是军师在试探我等!这……要如何是好?

审讯张辽的场景历历在目,得罪了主公,大不了逐出军中。

得罪了军师,可是要身败名裂的。

司空南轻晃晃地摇了摇便面,口气颇重地吐出了一句话。

“我等投效主公,自当风雨同舟。今日之事便算了,若还有背后动摇军心者,斩!”

此言一出,在座众人更是如坐针毡。

“军师所说不错!备无军才,自起兵以来,饱尝胜败之果。若一遇困难便惊慌失措,早早地便埋骨河北之地了!”

“今日之事不再追究,尔等尽可放心。”

“谨遵主公号令!”

众人山呼接令,心中的石头也跟随着呼喊落了地。

关羽、张飞诸将看到此等情况也放下心来、

刘备微笑点头,很是满意。

这波与军师配合简直完美。

只有司空南颇为不爽,深深地为自己逝去的翩翩少年形象默哀。

不甘心地拾起了酷吏的心态。

然后准备吓唬人吓到爽。

前几日回到汝南,和老刘回报了徐州结盟,以及自己与吕玲绮的事。

刘备自然一眼看出陈宫的离间计。

什么?怕司空南跳槽到吕布那边?

看看吕布那边的情况,除了陈宫一心和曹操斗到底的。

哪个谋士会去投吕布啊?

刘备完全不以为意,反而调笑司空南“注意身体”。

司空南心领神会,也颇有些感动。

这就是刘备,自信而清醒。绝不会被一些障眼法迷的疑神疑鬼。

但是其他人就不一定了。

徐州军整编时,仍有不少投机者留在刘备处,想要烧个冷灶,搏把大的。

这些人看似是战斗力,实则是祸患,必须严厉敲打。

刘备重新拿回书信。

郑重地宣告众人。

“刘景升要我等发兵南阳郡。并承诺,将新野以北作为防区,划归我等处置!诸位,都明白了吧?”

天呐?南阳郡?

自光武帝复国,定都洛阳以来。

宛洛之地便是繁华的代名词,宛城可是洛阳之外的天下第一县啊!

“刘景升出手竟然如此阔绰?”

糜竺以财富闻名于世,比所有人都清楚,这块膏腴之地的富庶,一时不敢相信。

军师真是如同古之苏秦、张仪在世一般。

只身前往,凭三寸不烂之舌,竟然说服刘景升拿出这么大一块肥肉!

刘备笑着答道:

“刘景升手书,岂能有假?”

当然是假的!

司空南心知肚明,所谓荆州北部防区,是自己玩的一个文字游戏。

刘表眼里的荆州北部,自然是治所襄阳以北的几个县而已。

当时忽悠刘表,让他以为攻取天下都有戏,又引诱蔡瑁阻挡计划。

为防夜长梦多,刘表强行快速批注了这个计划。

又被自己带了节奏,才有了这认知错位的命令。

甚至刘表还打了补丁,让文聘来“配合作战”。

不过,这一切都不重。重要的是,与刘表的开战的引子,已经有了。

这封竹简,将是开战荆州的导火索。

这个有些“钓鱼执法”意味的计策,刘备绝不会同意。

所以自己也不能告诉他。

但是在场众人可不这么想。

将军们热血沸腾,想要大干一场。

文官们心驰神往,觉得前途光明。

大家各取所需,都有美好的未来。

刘备见屋内众人斗志昂扬,心中振奋。

起身郑重道:“此战关乎生死,我等此后是龙战于野,还是一战殒没,从此退出这乱世舞台。”

“皆在此一举!我相信人人将恪尽职守!”

四座皆起,齐声高呼:“战!战!战!”

……

南阳首府宛城。

议事厅中,张济看着手中的檄文,简直怒不可遏。

“大耳贼!以为战败了吕布,便敢来染指我的南阳?”

“在关中时,吕布被我等杀得只剩数百人,仓皇出逃河内郡,投奔了袁绍。”

“现在寄人篱下,还敢来我面前乱跳?”

张济大怒之下,屋内的将领个个义愤填膺,请缨要为张济击破刘备。

张济看似恼怒,心中却非常镇静,他很满意众人的反应。

他从弘农移师宛城,是占了曹操的光。

原本占据此地的袁术在匡亭之战,被曹操大败,自己趁乱占领了南阳,并向南渗透刘表的地盘。

数年没有打过大仗。敌人又是刚刚战败过吕布的刘备军。

自己有必要试探一下众人的态度,看中人战意高昂,张济直呼人心可用,对此战信心满满。

下座一年轻武将也附和道:“正好乘此战立威于天下!”

张济马上收束怒气。对张绣夸赞道:

“好!不愧是我的亲侄儿。此次命你为前锋,往育阳防御刘备!”

可在这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穿过众人耳朵。

“将军三思啊!刘备此战后无退路,必尽全力,不可轻敌啊。”

张济很讨厌在众人情绪高昂时,有人泼冷水。

可是这个人的意见,他不得不重视。

看着眼前完全内敛,乍看没有任何特殊之处的中年人。

张济拱手而言。

“哦?有何妨碍之处?你说吧,贾诩!”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