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短篇小说 > 不吃牛肉?吃枪子吧 > 第十六章 开火!
换源:


       城门口防御工事搭建好。

城里传开了另一件事。

刘家的大儿子有出息,能搞来军火,要保卫普城,和曹瑛死战!

但是,有军火,没人也不行啊。

大家伙都是普通老百姓,凭啥跟你拼命呢?

城门口面馆里的白玲终于说话了。

她那可怜的表哥不是病死的,是被曹少璘打死的!

要不是刘家的少爷拦着,一旦曹少璘进城滥杀无辜,所有人都活不下去!

耸人听闻的发言揭露“真相”——原来刘家的二儿子也不是孬种!是普城的英雄!

一时间群情激奋。

白玲的表哥李铁牛在普城里素有善名。

从各地逃到普城避难的老百姓大多都吃过李铁牛救命的免费馒头,喝过一碗汤面。

这种大好人死了,老天无眼。

刘正行为了给李铁牛报仇,和凶手同归于尽,可歌可泣。

父老乡亲们哪个不动容的,都要被人戳脊梁骨。

杀曹瑛!

给李铁牛、刘正行报仇!

保卫普城!

人心可用!

一把把崭新的汉阳造步枪从刘家大院拉出来,分配给地保团。

地保团,这个半民间半官方的武装团体来源于《地方保卫团条例》。各地每户人家出人,稍加训练,组建安保队伍,维持社会秩序。

但是北洋军阀只管下命令,并不发军饷,也不给武器。

相应的,地保团并不听从北洋军阀指挥,更像是民间自发的维稳力量。

刘傅言不在乎。

只要知道他们比较有胆子,而且立场站在普城这边,那就够了!

发枪!备战!

然后。

曹瑛来了!

足足四天过去,他才发现儿子失踪。

“杀!给我推平普城!我儿子肯定是死在普城了!给我儿子报仇!”

曹瑛双目含泪,下令进攻。

普城和石头城一样,一开始都没有任何正规军驻扎。

所谓“推平”普城,那就是真的对老百姓挥舞屠刀了。

甚至是……屠城!

那些士兵都眼冒精光。

破城而入,正是他们城乱发财、发泄的机会!

步兵、骑兵、摩托部队……

浩浩荡荡地奔赴普城。

所有士兵都不觉得这是一场战争。

普城最多就一个地保团。

但是地保团算个屁啊,手里的武器还是上个时代的大刀和长矛,估计连枪都凑不出来一支!

“嘿嘿嘿,我们运气好,这次做先锋营。到时候第一个入城,抢最漂亮的妞!”

一群大兵满脸笑意,跑在最前面。

“不对啊,老哥,你看前面。那是不是沙包垒的阵地啊?”

“咦?我还以为看错了。那好像机枪阵地啊。”

“放你娘的屁!我们一整个营都没有一把机枪,他们那些泥腿子能有?”

这么一说,其他大兵也放下心。

“对对,我看你们就是想太多。”

“我估计是那些人弄死了少帅,知道犯下大错,把粮食打包后,堆在门口准备求饶。”

“哈哈哈哈,那我们营把这些粮食抢来,也算立功了。”

……

就大兵兴奋谈论破城立功的时候。

普城城门口响起一阵振奋人心的唢呐声。

大兵们面面相觑,从来没有见过这阵仗。

唢呐一响,不是大喜就是大悲。

但是大兵们听过的唢呐曲子大多只有《百鸟朝凤》,从来没有听过这种振奋人心的曲调。

“他们在给我们搞欢迎仪式啊?”

大兵们有些疑虑。

头排的大兵想要放缓步伐,但是后面的友军可催着前进,他们也只能继续向前。

没有得到军令不敢贸然停下。

如果有来自后世的穿越者一定能听出曲调。

冲锋号!

刘傅言有些无奈。

普城里可搞不到军号,只能让民间的唢呐先生搞个唢呐代替。

普城组织起来的临时队伍称不上军队,没有进行过任何军事训练,指挥就成了问题。

所以,刘傅言想到一个简单的办法。

军号传令。

只有两个声音指令,一个连续长音,指令含义撤退。

而另一个则是进攻指令,指令的声音是……冲锋号!

刘傅言嘴角露出冷笑。

在嘹亮的唢呐声中,八挺马克沁-托卡列夫轻机枪从沙包堆砌的阵地里伸出枪管。

随后!

火舌喷吐!

“哒哒哒哒哒!”

密集的子弹掀起死亡狂潮!

“啊!!!”

大路上毫无防备的军阀大兵惊恐惨叫,哭爹喊娘。

血肉躯体哪里挡得住子弹,被轻易洞穿、撕碎。

“快跑啊!快跑……”

行军阵列一触即溃。

他们根本没有预料到普城竟然有枪,甚至有轻机枪!

这些大头兵本以为是一场轻松愉快的旅途,所以行军的整列密密麻麻,完全没有考虑过遇到抵抗的情况。

没想到,这次却一脚踏入鬼门关!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