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开局要造反,老朱乐麻了 > 第三十二章 大张旗鼓上奏
换源:


       不过詹徽也不是蠢人,大脑飞快转动。

联想起前日朝堂上议论之事,马上就明白了太子想要做什么。

“回太子,此事明面上是百姓庄稼歉收,可是当地仓库,素有存货,断不至于欠下如此多的税款。”

“臣以为此事必有内情,当派专人,详查之!”

既然弄清楚了太子的用意,詹徽马上就配合的说道。

朱标点点头,这个詹徽,还是很聪明的。

“那你明白接下来应该要如何做了?”

朱标随意的说道。

“此事已经惹得当地天怒人怨,更是有典史击登闻鼓上奏。”

“微臣将会上奏折,请求彻查此事!”

朱标满意的笑了,上前扶起了詹徽。

“詹大人,你为国操劳,辛苦了!”

被太子扶起的詹徽,深受感动。

看样子,太子还是接纳了自己。

以后做事,还是得多想几层才行,要不然不至于会向今日如此被动。

眼睛偷瞄了一直站立不语的毛骧一眼。

詹徽心中大为震动。

鼎鼎大名的锦衣卫指挥使,众臣还是认得的。

不是因为他有多少功绩,还是因为他们几乎无孔不入,朝廷上有不少的大臣都是栽在了他的手里。

看样子,今日之事,也少不了锦衣卫参与其中。

只是詹徽不明白。

锦衣卫一向只听从皇上一个人的命令,其他无人能够令其听命。

以前即使是太子也不行。

不过看今日的情况,太子恐怕已经将锦衣卫收入麾下了。

詹徽不得不对太子的评价又高上了几分。

看来,朝廷上的局面很快就会稳定。

至于皇上,目前的他不敢去想,也不想去想。

这都是皇家的家务事,自然会有人出面。

他可不想触这个眉头。

詹徽没有多做停留,既然弄明白了。

立马回去写奏折,请求严肃处理。

朱标早就想好了如何批复。

此次事件,刚好可以成为一个典型。

自从上次散朝以后,户部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理由,清查地方上的仓库。

龙阳税赋拖欠严重,这就是最好的理由。

他准备派遣户部连同凉国公蓝玉,督查院监察御史一人。

一起去往龙阳,彻底查清楚此事。

顺便把当地的仓库账目,整理清楚。

从此地开始打开缺口。

不过这些还得等着詹徽上完折子以后。

朱标想到此处,忽然憋减减了身旁的毛骧。

“到时候暗中锦衣卫也派人一起,记录下所有情况,到时候向我汇报!”

毛骧领命,他自然之道太子所说的是何事。

这本身也是锦衣卫的职责所在。

“太子殿下,今日得到消息,有国公们齐聚于宋国公府上!”

朱标端起茶杯,随意的问道;

“去的都有哪些人?”

毛骧从怀中拿出一张纸条,上面详细的记载了这些人的爵位和名字。

魏国公徐辉祖,开国公常升,曹国公李景隆,申国公邓镇,还有颖国公傅友德!加上身为主人的宋国公冯胜。

除了凉国公蓝玉和身在天牢中的韩国公李善长两人。

基本上汇聚了目前大明仅有的国公们。

朱标知道这些人所为何事。

昨日他已经让宫门太监给各个国公府送上了请柬,相邀一聚。

不过以防万一,朱标还是吩咐毛骧注意着此事。

所料不错,这些人都聚在了一起。

“太子殿下,这些国公们此次聚会比较谨慎,属下没有查探出,他们究竟谈了什么?”

毛骧跪下请罪道。

“锦衣卫监事就行,不要暴露了身份。”

朱标不在意的摆了摆手。

这几个,有得是子承父荫,有的是年龄老迈,翻不起什么大浪的。

只不过没想到,蓝玉居然没有在邀请之列。

看样子,蓝玉的人缘确实不怎么样啊。

李善长是因为进了天牢,可是蓝玉好好的。

蓝玉如果知道太子如此想法,肯定会狡辩几句。

还不是因为提前通知那些侯爷,导致这些武将们,对他多有提防。

毕竟如今的朝廷,皇上情况不明。

蓝玉又和太子走的太近,大家都害怕一个不注意,就被卷入旋涡之中。

关系到至尊之位,可是一个不小心,就要粉身碎骨的。

……

宋国公府上。

一间偏厅之中,六人围桌而坐。

正是大明的六位国公。

桌子上摆放的也不是诸位喜欢的烈酒,而是一杯略带苦涩的茶水。

“诸位放心,此间偏厅不会走漏消息,诸位可以畅所欲言。”

宋国公冯胜,首先开口说道。

这次的聚会也是他暗中召集。

没办法,本来国公之中,大家向来会比较同从李善长的建议。

不过现在他还在天牢之中,自身难保。

如今在座的六位国公之中,只有自己是开国国公,资历最老。

徐达,常遇春,李文忠,邓愈等都已去世,如今爵位都被儿子继承。

颖国公傅友德同蓝玉一样,算是后起之秀。

所以,此次只能由他来主持。

“冯叔,我们既然你都是小辈,此次太子设宴,我们也不清楚其中原因。”

“你直接拿个主意便是!”

开国公常升和冯胜比较熟悉,两家颇有渊源,来往也是比较密切。

“话不能如此说,如今你们都是国公,地位和我相当,而且此次非我一人之事,还是需要大家共同拿个主意,一起进退才是!”

冯胜捋着胡子,笑着说道。

他可不会真的带头冲锋,枪打出头鸟,他还是知道的。

这些个小家伙,一个比一个聪明。

“不就是去吃一顿宴吗?何至于此?”

“我不相信,太子还会把我们这些国公怎么着了!”

曹国公李景隆满不在乎的说道,太子他也熟悉,是个仁厚之人。

他可不认为此次宴会会有什么目的。

“李景隆,别以为自己是个国公就自以为是了,难道你忘了,韩国公如今还在刑部的天牢之中?”

“皇家其实你能揣测的?”

说话之人乃是邓镇,他向来看不惯李景隆骄傲自大的样子。

众人闻言都是沉默,连李景隆都是如此。

毕竟李善长进天牢,还不知道接下来又会牵扯到什么人出来。

…………

PS:小作者跪求义父们的数据。

鲜花,评价票,月票!都投一点给小作者吧!

小作者是个新人,还没有看过打赏是什么样的。

有没有哪位义父能满足一下?

小作者必定会爆更感谢的!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