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开局要造反,老朱乐麻了 > 第二十五章 群臣激动
换源:


       杨靖不得不确认清楚。

此事事关重大。

可不是太子随性的说一句就能实施的。

朱标笑眯眯的看着杨靖。

“杨尚书,你就回答我,这个方法可行不可行!”

杨靖低头,静静的思考了一会。

这可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必须考虑清楚。

那些武将们没有听懂,还不明白其中所蕴含的意思。

可是大部分文官都听懂了。

毕竟这其中说起来并不是很复杂。

江南富庶,谁都知道。

北方贫苦,但也是有不少得到油水。

可是这些油水,从来没有人捅破过。

现在还好,皇上严惩贪污,可是依然屡禁不止。

主要原因,就是朝廷的俸禄太低。

其次就是地方要比朝廷富庶。

这些情况皇上也知道,不过新朝建立。

朝廷与民更始,不想多加税赋。

因为这些税赋,始终还是要百姓们来承担。

所以对于这些,一直都是默认的态度。

就好比,京城放出去的官,大家都会选择去江南,没人想要去北方,就是这个道理。

众人都在思考这个问题的可行性。

朱标也不着急,就这么静静地等着。

因为政策想要顺利的额实行,必须得得到大部分官员的认同。

要不然阳奉阴违,就是在浪费功夫。

蓝玉看着文臣们的样子,明白了此事的重要性。

制止武将们继续喧哗,也是安静的等待。

此时的他好像已经明白。

刚才的一切,都是太子故意如此。

想到这里,蓝玉不由得更加佩服起太子。

良久之后,杨靖才抬起头,神色严肃,缓缓说道:

“启禀太子,刚才臣仔细想了一下。”

“此法确实可以实施!”

“如今朝廷国库,大多来自税收和军户!”

“养一方朝廷,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地方仓库,多有盈余。”

“而这些钱,流入动向,朝廷一直不甚清楚!”

“但是其中所藏巨多。”

“如果统一收归户部,统一管理,那国库将会充盈几倍。”

“大明的财政也会有统一管理之法。”

“要不然,地方上的账目,始终模糊不堪!”

这是杨靖思考后的结果。

当然,这也只是他一人的想法。

此事还需要仔细斟酌,多方考虑。

“其余大臣们,你们有何看法?”

朱标把问题抛了出去。

他要争取到更多人的同意和支持。

吏部尚书詹徽闻言,立马躬身行礼道;

“臣刚才也是仔细思虑,此法可行。”

“当今我大明朝建立至今,一直没有一条明确的财政规划。”

“各地方的经济,向来是模糊不清。”

“经济一向是历朝历代不容忽视的大事。”

刚才听到太子提出这个问题的第一时间,詹徽就想清楚了。

之前都是台子镇故布疑阵,现在才是露出了真正的目的。

不过这个方法,确实是有利的。

所以詹徽第一个站出来支持。

现在事情已经很明朗了。

詹徽决定要第一时间得到太子的重视。

朱标点点头,事情再向预料中的方向发展。

“臣也认为此法可行!”

“不过还有一个问题!”

“就是如果一旦地方仓库,收回朝廷,同一掌管。”

“那各地的花费,报销,俸禄之类,又该当如何?”

说话的是刑部尚书赵勉。

他曾经在户部工作过,对于户部的事情也比较了解。

所以,第一时间,他就想到了这个问题。

地方仓库为什么朝廷一直没有收回。

就是因为他负责当地的开支用度。

当初皇上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才放任的。

詹徽心中恼怒,自己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个问题呢。

都怪自己刚才太急于表现自己。

朱标深深的看了赵勉一眼。

此人考虑周到,想事全面,倒是个可用之才。

刑部大牢的事情,一直也是办的漂漂亮亮。

至今还没有人提起此事。

这样的人才,正是目前自己急需的。

考虑了一下,朱标站起身子,走到台阶前,缓缓说道;

“其实此事也很好办。”

“如果地方仓库收归朝廷统一管理。”

“那些地方上的支出,将统一由户部审批。”

“地方所用一切用度,都需提前上报户部,进行审批!”

“户部审批结束,然后从户部拨出。”

众人闻言,低头思考。

如果是这样的话,户部的工作量会增大很多。。

但同时,权利也随之增大。

瞬间就成了一个香饽饽。

你想想,你要做点什么事,是不是先得有钱才行。

那你就要去户部打批条。

如果关系好还好说。

如果关系不好,故意卡着你,那岂不是很麻烦。

毕竟没有钱,什么都做不了。

不过如今大臣们都身处朝廷之中,向来都是如此办事。

现在最难得就是地方上的官员。

如果朝廷一旦派人查账,恐怕是一塌糊涂。

“太子,此举过于繁琐,地方上和户部的工作量都会加大。”

“会不会引起下面人的反弹?”

思索了良久,赵勉还是站了出来,出声说道。

这个也是事实。

“此举有利于朝廷长期稳定。”

“短时间内,肯定下方会有官员不愿意如此。”

说到这里,朱标望着下面的文武百官,眼中锋芒毕露;

“为了长久发展,阵痛是必须的。”

“无论是谁,都不能将个人意志,凌驾于朝廷利器之上。”

“有意见的,可以亲自来和我谈!”

“让我来试试,父皇砍了多年贪官的刀,还锋不锋利!”

站立于台阶之上,此刻的朱标皇者气势展露无遗。

恍惚中,大臣们看到了曾经皇上的影子。

那个只有他说一,别人不敢说二的帝王。

群臣们只觉得突然间,脖子有些寒风吹过。

不禁缩了下脖子。

朱标很满意,效果达到了。

他不介意到时候真的杀几个人来立威。

当官的,他爹杀得太多了。

看样子,以后自己也得磨磨刀才行了。

有些人,你不把刀架在脖子上,他们是不会认同的。

“臣赞同此事!”

“臣附议!”

“臣也附议!”

文武百官思考过后,都觉得此法可行。

要是真的实施,说不定那个养廉银,真的有希望!

PS:各位义父,小作者跪求数据。

实在是太安静了,数据不见动啊。

跪求鲜花,评价票,月票。

有打赏的话,直接爆更!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