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开局要造反,老朱乐麻了 > 第十三章 我的好大儿
换源:


       王弼和韩政对视了一眼,眼神中充满了震惊。

“总兵大人,你的意思是,皇上的身体要…………”

没等韩政说完,蓝玉连忙做了个噤声的手势。

这种话,心照不宣就行,万万不能说出口。

“总兵大人,消息可确实?”

由不得韩政谨慎,这可是事关整个大明。

“这也只是我的推测。”

“刚才我去了太子府中,太子没有多说。”

“但是以我这么多年跟着皇上,对他的了解。”

“皇上不是一个轻易放权之人。”

“要不然是太子做了什么?”

“要不然就是皇上的身体真的出现了问题。”

“太子仁厚,手中又无兵权,所以只有第二种可能。”

虽然蓝玉出身于行伍,是个大老粗。

但是也是粗中有细之人。

要不然也不会提前发现朱棣有谋反之心。

“那还请总兵大人拿个主意。”

“我等接下来该如何做?”

王弼想了一下,沉声说道。

目前来看,第二种情况的可能性最大。

“什么都不要做,一切照旧。”

“但是一定要记住,这段时间,一定要保证应天太平。”

“谁有妄动,格杀勿论!”

韩政和王弼坐在椅子上没有说话。

两人也不是愚笨之人。

蓝玉话已经说的很明显了。

那就是保证太子安全的渡过这段时期,平稳继位!

“属下谨遵总兵大人吩咐!”

两人心里有了底,也就不再打扰,纷纷告辞。

蓝玉送到门口,抬头望向头顶的天空。

原本晴空万里的天空,突然黑云密布,紧接着有电闪雷鸣之声。

等待蓝玉回到房间,外面已经是倾盆大雨!

蓝玉站在房门口,眼睛望着这大雨磅礴,眼神转动,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

太子府。

书房之中,朱标在忙着批阅奏折。

仅是半天的功夫,奏折又已经多了一摞。

关键是,这些奏折上,好多写的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更有些,纯粹是没话找话说,找个存在感。

甚至有些大臣的奏折,朱标都感觉这些人是不是拿奏折当成文章写。

通篇十几页,写了一万多个字,辞藻华丽,对句工整。

更是旁征博引。

耐心看完,发现只有最后五百字才是写的事情。

前面的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看到最后,朱标直接笑了出来。

怪不得朱元璋脾气暴躁,动动就是杖刑。

今天他算是明白了,纯纯就是被气的。

每天看那么多废话,还不得不看,能不生气才怪。

皇帝的时间也是时间啊。

没办法,朱标还得耐着性子看下去。

心里打定主意,一定要尽快想个方法,减轻压力才行。

这样熬几天都受不了,如果是几年,那还真不如死了算了。

“爹,你今天忙了一天了,都没有好好吃饭。”

“我让厨房给你炖了碗燕窝,给你断了过来。”

说话间,朱允炆手中端了个碗,走了进来。

朱标闻言抬起了头,目光看过去。

白白净净,看起来就像一个文弱书生,说话也是温文尔雅,文质彬彬。

“爹,您趁热喝了!”

“本来这些日子,您的身体就不好,可一定要注意保养。”

朱允炆说着,把燕窝放在了书桌空的大方。

顺便随手把桌子整理了一下。

朱标都不由得心中赞叹。

这才是一个标准富贵公子哥的形象。

自己见了这么多人,还真是朱允炆给自己的感觉最好。

最让人舒服。

难怪朱元璋会在自己死后,选择传位给他。

“爹,皇爷爷的身体还好吗?”

“我听人说,皇爷爷生病了。”

“要不要我去请个安?”

朱允炆一边整理书桌,把批阅好的奏折摆放好,一边说道。

朱标闻言,抬头看了朱允炆一眼,然后说道;

“没什么大碍,不过最近都不要去打扰你皇爷爷。”

“我知道了!”

“爹,那我就出去了,不打扰你批奏折了!”

朱允炆恭敬的行了个礼,缓缓退了出去。

看着桌子上还在冒着热气的燕窝,朱标陷入沉思。

皇家中人果然都不简单。

自己的这个好大儿,说是在给自己送燕窝补身体。

恐怕也是存着打探消息的心思。

只是不知道这是他自己的想法,还是背后有人支持。

朱允炆背后没有什么势力,母亲吕氏的父亲,最高也就官至太常寺卿。

朱标没有继续多想,现在他的心思还不在这些小角色上面。

明天朱棣凯旋归来,这才是头等大事。

皇上如果不出面,恐怕会引起非议。

如果老四问起来,自己又该如何回答呢?

真是一天都不能闲下来。

朱标揉了揉太阳穴,闭目休息了一下,又开始继续批阅奏折。

……

“你们都退下吧!”

太子妃吕氏,来到了朱允炆的房间,随手挥退了闲杂人等。

“燕窝送给你爹了么?”

“已经送过去了!”

朱允炆恭敬的站起身,老实的回答道。

“有没有问,我让你问的问题?”

吕氏朝门外看了一眼,没有人在,连忙低声问道。

“我问了,不过父亲说,皇爷爷身体无恙,只不过让我最近不要去打扰皇爷爷。”

吕氏闻言,沉默不语。

随之在板凳上坐了下来。

良久之后,吕氏才低声说道;

“看来我得猜测不错,你皇爷爷的身体恐怕真的出现了大问题。”

“你爹把奏折都带回了太子府中,好几个大箱子。”

“那为什么爹不让我去看皇爷爷?”

朱允炆听到吕氏的分析,立马着急的问道。

“我的儿啊!”

吕氏用手指指了指朱允炆,随即放下。

孩子还小,得慢慢教。

“如果皇上真的龙体有恙,那就是整个大明最大的事情。”

“一个处理不好,说不得就是天翻地覆!”

“日进刑部大牢里还关押着众多的将军,大臣。”

“如果消息走漏出去,后果不堪设想。”

“那些外地的藩王会如何想?”

“那些手中握有军权之人,除了皇上,谁还能说一定可以稳稳地压制住他们?”

“所以现在一切只能求稳,让一切顺顺利利的过渡才行。”

“现在你可明白了?”

吕氏耐心的解释道。

朱允炆点了点头,大概清楚了。

“不过,爹是太子,哪怕皇上身体除了问题,爹都是名正言顺的,为什么要遮遮掩掩行事?”

……

PS:义父们,跪求一切数据。

新书真的不容易,求支持!

鲜花,评价票,月票,有啥扔啥。

只要扔了,小作者必定加更!

实在看得不爽,评论区骂两句也行。

跪求各位义父!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