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在李长青家中。
各家各户都提着礼物来了。
场面比结婚还热闹。
屋里坐不下,只好在院里加了几桌。
院里很少有这种时候。
易中海这一辈,结婚的时候还没住进四合院。
即便是在这院结婚,他们那年代也请不起这么多人。
顶多是关系好的摆两桌。
这顿饭菜,更加让邻居们打心眼里认为李长青是个贵公子。
出手就是豪气。
也是托他的福,全院人热热闹闹在一块吃了顿丰盛大餐。
有身份的,比如易中海、刘海中、何大清、阎埠贵、许伍德,都跟李长青坐一桌。
剩下的按关系自己找位置。
妇女是妇女,小孩是小孩。
除了小孩桌上没酒,其余酒桌上都有。
不光有白酒,还有葡萄酒。
把院里所有男女老少都喝美了。
李长青喝了大半瓶白酒,两眼有些朦胧。
见状,易中海提出今晚欢聚的时光至此结束。
众人这才恋恋不舍的离开。
临走时,几个大妈小心翼翼的征求李长青意见,见他点头,便开始不客气的把桌上没吃完的剩菜打包带回家。
他们一走,李长青立刻换了一副神色。
两眼炯炯有神,全无一点醉意。
这点酒喝不醉他,主要是觉得今晚目的已经达到,不想再跟他们浪费时间。
还好易中海懂事,看他醉了,主动提出离开。
他的入住计划,第一步算是平稳落地了。
接下来就是按部就班的引蛇出洞。
他必须露出一点破绽,让老A明白他是个好接触的人。
这个破绽就是高调,出风头。
让老A看一看,他敢这么做事,意味着他在四九城地位非凡,是有能力接触高层,完成艰巨任务的角色。
因为敌特心里都清楚,一个敢于高调的人,说明他在本地已经混到了一定的地位。
用不着畏手畏脚。
还好,他比较有钱,高调做人完全没问题。
他不是现在有钱,他一直都很有钱。
穿越过来那年,他只有13岁,身在鹰酱洪门致公堂,一个小喽啰。
靠着系统的辅助,只用了一年就得到堂主赏识,荣升双花红棍。
洪门致公堂是海外华侨的第一帮派,能做到红棍位置,已经是出人头地。
16岁那年,堂主司徒堂把他收为义子。
俨然成了洪门二当家。
也是那年,南湾敌特部门找上了他,想要渗透他成为间谍。
他将计就计,成了双面间谍。
因为此前他已经加入了红党。
为了让他发挥更大作用,司徒堂和国内领导一致决定,让他回国。
16岁回国,犹如脱缰野马,杀得鬼子血流成河。
被鬼子全国通缉,冠以‘头号悍匪’的名头。
17岁,内战开始,他周旋于两边,完成了多项任务。
还带着致公堂一帮兄弟,成立了保镖队,负责大领导的安全工作。
内部叫他们敢死队,专门给大领导挡子弹。
但是他做的这些事,南湾那边有的知道,有的不知道。
比如他是‘头号悍匪’,南湾当然知道。
但是大领导身边的敢死队队长,南湾就不知道是他。
一个月之内,把老A为首的敌特圈子彻底赶出四九城,他还是有信心的。
因为新国家的诞生是万众一心、举世瞩目的,华夏5亿热血儿郎都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任何试图阻挡的人都将会被历史车轮碾为齑粉。
后院。
易中海夫妇来到了聋老太家。
白天聋老太暗示了一下,易中海就一直记在了心里。
这几年他总结出一个经验,凡事听聋老太的准没错。
聋老太别看是个小老太太,但是计谋很好。
“老太太,我给你带了一条鱼,热乎的。”
“好好,放下吧,我爱吃鱼。”聋老太一点也不客气。
“老太太,有些事还要你指点指点,你白天暗示我给李长青说媒,可我想来想去认识的都是小门小户,上哪给他找大户人家的姑娘。”
“那你打听李长青是什么人家了吗?”
“没打听,用不着打听,他是坐小汽车来的,戴的进口手表,穿的进口皮鞋,整个四九城这样的年轻人能有几个?”
“那他还真不是一般人。”
“说的就是。”
“咱院缺个这样的人,结个善缘吧。这些年兵荒马乱的,谁知道未来还会不会乱,只有那些有权有势的人能保咱院太平。”
“老太太说的是。可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事有点难,家里条件不好,长得漂亮的我们厂倒是有几个,但是你说人家能看上吗?”
“你试试呗,万一看上了呢。我听刘家媳妇说,这个新邻居的行李很少,这就是说他随时可能会走,要想把他留在咱院,首先就要给他说个媳妇。”
易中海点点头,说:“我明天跟老陈说说,他闺女十八了,刚进厂上班,整个车间的小伙子都馋她。”
聋老太说:“这漂亮姑娘就得嫁个有本事的男人,不然这辈子日子不好过。我倒是有个茬口,不知道能不能成。”
易中海脸上一喜:“我就知道老太太手里有人,你快告诉我。”
聋老太笑道:“这个人你也认识,就是二号院刚搬来的那户人家。”
易中海一拍脑门:“我怎么把她给忘了!”
他瞬间想起来,上个月胡同口二号院来了一户新人家,家里姑娘叫白玲,联苏留学回来的。
凡是见过的,人人都说漂亮。
而且工作极其体面,是市公安局的干警。
堪称新时代女性的典范。
这种条件的姑娘,一般的男人肯定是看不上的,所以胡同里的媒人轻易不敢打白玲的主意。
易中海也从来没想过这辈子能跟白玲产生交集,毕竟是两个世界的人,他们这个大院,数来数去没有一个能配得上白玲的。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95号院来了个贵公子。
结这样一份善缘,就像聋老太说的,对大院只会有好处,没有坏处。
这俩年轻人要是成了,对大院来说就是双喜临门,一个来历神秘的贵公子,一个留学归来的女警察,足以保护大院平安度过乱世。
他打算明天就去二号院。
南锣鼓巷喜欢给人说媒的太多了,他怕被人捷足先登。
于是次日一早,易中海就带着媳妇李慧芳出门了。
夫妻俩洗了头发,换了新衣服。
以最隆重的态度上门说媒。
初次登门,易中海还特意在供销社买了一斤核桃。
李慧芳挽着篮子,里面包着一斤鸡蛋。
两人从来没有这么煞有介事的拜访过谁。
一时间都有些紧张。
他们都是小老百姓,面对那些高门大户总是显得有些卑微。
显而易见,这年头能把姑娘送到国外留学的,哪个都不是普通人。
“咚咚咚……”
易中海轻轻叩门。
两人都没发现旁边的门铃。
以至于敲了半天,都没人来开门。
“会不会家里没人?”李慧芳顺着门缝往里瞄。
话音刚落,院里就有人喊道:“来了来了。”
吱扭一声。
一扇门被拉开。
映入眼帘的是个白皙苗条的年轻姑娘,穿一身蓝色呢子大衣,有点贵气逼人。
这种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现在还属于进口高端货。
易中海一眼就认出来,面前的小姑娘就是白玲。
“你们找谁?”白玲双手交叉,矜持的问道。
“我叫易中海,是咱们胡同95号院的邻居,你父亲在家吗?”易中海笑道。
“我妈在家,她身体不太舒服,有事您可以直说。”白玲淡淡的说道。
“也没什么特别的事,就是想给你说一桩亲事。”
易中海只好直说了,因为白玲的意思很明显,母亲身体不舒服不方便见人。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