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红楼:多子多福,开局截胡秦可卿 > 第17章:贾珍的算计,出兵,剿匪!
换源:


       “什么情况?”

贾瑾匆匆告别秦业,与刘虎一边往外走一边问道。

怎么莫名其妙的,要整的这么紧急。

要知道,巡捕营虽隶属京营,一应编制也与军营一般无二。

但这么多年演变下来,巡捕营早已跟五城兵马司没什么两样了。

期初,京中的治安是只靠五城兵马司来负责的。

后来小偷强盗越来越多,五城兵马司力有不逮。

京中甚至出现了阁臣家被盗贼光顾之事。

打那之后,锦衣卫也分出来一大批人,协助五城兵马司负责京中防卫。

毕竟锦衣卫本身就有捕盗的职责。

不过在这之前,锦衣卫负责的都是类似“宋江”“方腊”之类的盗贼。

然而锦衣卫毕竟是天子亲军,让一帮特务去抓贼,时间长了皇帝也不舍得。

所以便成立了巡捕营。

期初,巡捕营只是一个临时机构,从各个京营中借调60骑兵40步兵,协理治安。

到了元康十年,元康帝见增设了巡捕营后效果明显,巡捕营便从借调变成了常设。

巡捕营也正式有了自己的编制,不再是借调来的外派员工。

有了正式编制,就可以喝兵血。

如今不过几十年,巡捕营已经从最初的1100人,扩展到了现在的10000人!

当然,只是有10000个领军饷的编制。

实际上,巡捕营有战斗力的,也就不到4000人。

而且,巡捕营因为只负责京城的治安管理,不像其他京营那样需要时时操练,准备上战场。

所以,巡捕营也没有自己的营地,只在南城有一处训练场充当临时营地。

顺便给一些不方便回家的将士充当临时宿舍。

不管是军官还是士兵,绝大部分时间都是住在自己家中。

说是京营中的一员,倒不如说是另一个五城兵马司。

眼下这么急着让贾瑾去训练场,晚了还要兵法处置。

实在是让人匪夷所思

但又挑不出错来。

“爷,来人没说,只说让您穿好甲带上武器,一个时辰之内回营。”

“还要穿甲...甲带了吗?”

“带来了,在外面呢。”

丫的,贾瑾这套甲,是他爹贾效传给他的!

虽说过上几年就会拿出来擦拭修缮一下。

但这么多年了,还一次都没穿过呢!

毕竟在城中巡防而已,穿甲做什么?

巡捕营的将士若是都穿上甲,那皇帝就该睡不着了!

怎么,想造反啊?

刘虎把甲从马上拿下来,给贾瑾穿上试了试。

嗯,虽然甲里层的皮已经有些裂了,但还能穿上,不至于散架!

...

贾瑾一路快马来到南城校场的营帐内,直管贾瑾的都司孙泰正跟一个大腹便便的人有说有笑的闲聊。

贾瑾翻身下马,行了个军礼。

“末将贾瑾,见过孙都司!”

“嗯,贾瑾呐,你来得正好!”

孙泰拍了拍贾瑾的肩膀,一脸关切道:

“你头上的伤,没事儿了吧?”

“禀孙都司,已无大碍。”

“嗯,那便好。”

孙泰说着,眼睛瞄向一旁屋门半掩的偏厅,笑道:

“是这样,你虽然要养伤,但你的职责却是一日都不能停啊!”

“所以呢,赵参将知道此事后,就把你调去分管宛平了。”

“毕竟京郊事少,你多养几日伤也不会误了公事。”

“不巧三天前,就在宛平县城外,聚集在鹫峰上的那伙贼人下山劫道。”

“竟胆大包天的把呈记布坊从江南运来的十车贡缎给截了去!”

“那十车贡缎可是皇家贡品!”

“这不,陛下大怒,昨日便下旨,命巡捕营尽快追回贡缎。”

“此事如今正是你的职责,如今已拖了一日,不好再拖下去了。”

“你今天就带上人马,去把鹫峰上那伙贼人给灭了吧!”

呵呵~

孙泰这番话说得极为轻巧。

好像不是在说出兵剿匪,而是在讨论今天中午去哪个酒楼吃酒!

贾瑾一个把总,麾下只有400人,其中还有一半被喝了兵血。

也就是说,让贾瑾带着200人,就要他把盘踞在鹫峰近七年的贼窝给端了!

这要是换个人,即便是不敢撂挑子不干,也会在此时大吐一番苦水。

然后想办法看看怎么才能把这事儿给糊弄过去。

两百人去冲人家贼窝,显然不现实啊...

但现在的贾瑾,却早就不是以前的他了!

如今的贾瑾,巴不得能找个机会好好试试自己的武力!

于是,贾瑾拱手领命,便出门往训练场上点兵去了。

待贾瑾出去之后,偏厅里走出来一个人。

正是宁府的大爷贾珍!

“哈哈,孙兄好威风!”

“今夜琼浆楼,我请孙兄东道!”

...

PS:求各位大佬投投鲜花和评价票,感激不尽!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