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悄然地改变着你的生活,改变着你的人生。读初中后,红霞默默地把童年那段灰色的时光彻底地尘封在记忆中,没有向任何人提及过。
红霞上初二时,弟弟上初一,跟她都在城里的一所中学就读,再加上小弟弟上小学,家里开销明显大了。她每次回家都能感受到家里日渐的捉襟见肘,感受到爸爸妈妈为他们上学默默吃的苦。
爸妈没有让她在镇中学读书,而是送她到县城读书,在县城的各项开销是在镇中学的两倍多。虽然爸妈对她的态度还是跟以前差不多,但冥冥之中,红霞能感受到爸妈还是爱她的。
放假回家,红霞总会尽量多地帮爸爸妈妈做一些事情。她告诉自己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好的学校报答父母。甚至心里暗暗发誓,长大后一定要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或许这就是剪不断的血缘关系,无论中间隔着多厚的铜墙铁壁,多远的山山水水,都会在一刹那间交融。
因为自己和弟弟当时不菲的学费、生活费,虽然六岁的弟弟喜欢吃街上卖的白面馒头,爸妈也很少买城里或饭店用的白面,还是用乡下的麦子磨出的面蒸馒头。
红霞在学校每天早上的早餐和晚餐分别是一碗稀饭和一个香喷喷的白面馒头。对于那时正疯长身体的她来说,对于早上六点半起床,晚上九点多才休息的她来说,不要说一个馒头,两个馒头都吃不饱。因为小弟弟爱吃白馒头,于是每到放假回去的那一周,她就每顿只吃大半个馒头,剩下的带回去给小弟弟吃。
每次上午第三四节课时肚子就会咕咕叫,放在桌肚饭盒的小半个馒头不时散发出阵阵碱香味,她多少次把手伸进去,想拿出来在课间吃了,常常只是手伸进去,然后又空空地拿出来。晚上熬夜打手电筒学习,实在饿得撑不住的时候,就打开床头的柜子,从装馒头的饭盒里揪那么小小的一块馒头解解馋。
每次回家最幸福的事情,就是看着小弟弟甜滋滋地啃着蒸热的白馒头。她从不愿意告诉爸爸妈妈这是她省下来的,她总说是吃不完,她觉得这也是为家里做贡献的一种方式。在她心中,不怎么喜欢她的爸爸妈妈能给她上学就已经很不错了,她不敢奢望吃得好、穿得好。妈妈给买什么就穿什么,哪个月给的钱不够用了,就节省着用。
中午很多人都会花几角钱加个菜,她一次都没舍得买过。每次妈妈拿生活费给红霞,会给她看一个账本,说家里不剩太多钱了。
红霞会说:“姆妈,我知道了,不会乱用的。”
她小心翼翼地呵护着与爸爸妈妈之间的情感,不想让他们觉得自己不好。
初中三年,她的学习和生活从未让爸妈操过什么心。初一时每两周学校放一次大假,虽然到了镇上的车站下车后离家还有六七里路,要走近一个小时,但她每次都是自己跑回去,从未让爸妈接过。首先她觉得她没有那个资格,不像弟弟那么受宠。其次她觉得这也是对父母的一种报答,她不想他们因为她而多受累。
夏天还好,太阳落山迟,天黑不久就到家了。其它季节就不行了,走到半路天就黑了。有时放学迟了点,坐车到镇上,常常天已经黑了。离家步行还有六七里路,路上没有路灯,有的是夜晚黑压压的农田,路两旁的河流和沙沙作响的芦苇和树木。
最恐怖的是路两旁田野里隔不多远就会出现的几个坟墓,夏天坟墓里还会发出声音,当然是动物的声音。冬天,西北风掠过坟头发出阵阵呜呜的声音,偶尔还会从中窜出几只野兔。村庄离大路都比较远,稀疏的几点灯光根本抵挡不住黑夜的阴森恐怖。而且一个村庄和另一个村庄之间常常隔一里多路,最可怕的还有偶尔迎面走来的人的身影。
那时路上常会有抢劫事件发生,每每遇到此情景,红霞便悄悄躲闪到路旁草丛里。等人走过,才再悄悄出来,然后捂住书包,不让书包发出声音,头也不回地飞奔向前。外婆曾经告诉她,走夜路千万不要回头,只管往前看就行了,不然肩头的两盏灯会熄灭的,只要肩头的灯不灭,妖魔鬼怪就不敢靠近。
快到村头时,会经过爷爷的坟地,只有那一刻,红霞心里的恐惧才会消散几分,放慢脚步,让一路奔跑的自己,歇上三两分钟,她觉得爷爷若有魂灵,一定就在她的身边庇佑着她,和头顶的那一轮月亮一起陪着她对抗这黑暗的、幽深的夜晚。
有一次,红霞已经走到村头,看到村庄里的灯火了。正准备从大路拐向通往村庄的小路,突然发现远处路边好像有一个人,而且是蹲在路边的一个体型很大的人。那个人好像也发现了红霞,蹲在那一动不动。
不会是遇上抢劫的吧,天啦,怎么办?红霞赶紧停下脚步,两条腿像风中枯弱的干树枝,哆里哆嗦地站不稳了。一阵寒风吹过,那个人动了一下,红霞也不禁打了一个寒颤。他这是要行动了吗?怎么办?
不能坐以待毙,红霞瞄了一下四周,从旁边的矮树上,折了根树枝,然后死死地盯着那个可怕的身影。半天过去了,那个人还是一动不动。难道他要打持久战,红霞的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儿,握着树枝的手心不住地冒冷汗。
红霞下车时已经快七点了,现在应该快八点了,不好,村里最多到九点,大家就差不多都关灯休息了。等到那时再喊救命,是不会有人听见的,那就死定啦!天渐渐黑透了,像墨水倾倒在空气里一样,黑得让人窒息。不能再等下去了,得拼死一搏,冲过去,然后大喊救命。
红霞拉紧书包带,握紧树枝,迈步弯腰,深呼吸一口气,冲!近了近了。咦!人影怎么没动!不管了,不能停。近了,他还是没动,难道是个喝醉酒的,坐地上动不了啦!只有几步远了,红霞浑身的肌肉都是紧绷的,手心全是汗,心都快蹦出来了。到了,红霞发疯似地朝那个人使劲挥动树枝。咦?人居然倒了。扭头一看!嗨,是一个被谁捆好放在路边的草垛子。
快蹦出来的心终于落地了,可转念一想,还得赶快跑,万一有真的人,怎么办?红霞扔掉树枝,撒开腿狂奔而去。离家的灯火近一米,就感觉底气增一点。直到觉得呼救声村里都能听到,红霞才放慢脚步,她的棉袄几乎都被汗水浸湿了,终于又一次安全到家。
在那几十次的晚路中,遇到过与醉汉擦肩而过,遇到过野狗、野兔,遇到过鬼火……其中的恐惧,她一次也没有跟爸妈讲,她不想让他们担心,不然他们肯定要骑车来接自己。红霞想让忙碌了一天的他们多休息一下,当然爸妈也从来没有问过。
那时的她,很感谢上苍,在那个路上常有劫匪的年代,在那常常闹鬼的年代,单独走过几十次夜路的她,居然毫发无损地活着。或许这就是命运给予她最大的恩赐,或许是爷爷的魂灵曾在那一个个黑暗的夜晚,护佑着自己。
偶尔若因为等车回来太迟,走到半路的时候,天就黑了,红霞便会去舍友菊红家住一晚,第二天再坐车回去。菊红家是镇上的,爸爸修摩托车,妈妈身体不好,在家照顾菊红姐弟三个。
菊红家里显得比红霞家寒酸很多,只有一栋三房瓦屋和一间厨房。厨房有点矮小,煮饭时,屋子里全被烟雾笼罩着。吃晚饭的时候,一家人围坐着小方桌。屋子是简朴的,饭菜是简单的,气氛却是欢乐的。一家人边吃边聊,从家长里短到国家大事,他们的话题一定要在菊红妈的反复催促下,才能结束。
菊红爸当过兵,人长得精神,幽默得很。菊红脸上有很多小麻雀斑,菊红爸说菊红有外国人的血统,长得洋气;菊红成绩不好,他说,菊红是他的小棉袄,将来若考不上好的学校,就在镇上找个工作,正好可以经常陪着他;菊红个子矮,他告诉菊红:浓缩的都是精华……
每次听菊红爸爸说话,红霞都要在心里面“哈哈哈”多少回,有时忍不住,赶紧把嘴里的饭咽下去,然后和他们一起肆无忌惮地哈哈笑一阵。菊红说一家人都很崇拜她爸,她说爸爸给不了他们富裕的生活,却给了他们富足的内心。
红霞每次看着菊红没大没小地跟她爸爸嬉闹时,心里和脸上便会不自觉地漾起笑。红霞觉得那情景是天底下最美的画面,也是她心底里最最期盼的画面。现在红霞虽然回到父母身边了,可总是有一层朦朦胧胧的雾一样的东西横亘在她与父母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