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玄幻小说 > 工业大摸底,游戏公司竟搞核聚变 > 第六章 居然是过度产品,还有更高端的碳纤维材料?!
换源:


       “走吧。”

余斯晴收拾好资料,便转身离去。

“让我来开车吧。”

周海涛连忙接过余斯晴手上的资料,恭敬地说道。

“嗯。”

余斯晴点点头。

于是。

周海涛驾驶着他那辆价值超过百万的大奔商务车,将余斯晴送到一个休闲会所。

虽说是休闲会所,但不是谁都能进入。

周海涛没想到,余斯晴要在这个休闲会所里约见客人。

那说明这个客人很不简单。

难怪余斯晴那么郑重,需要亲自去一趟威光钓具厂,担心资料有误,耽误了大事。

得到门卫的允许,余斯晴带着周海涛,来到杜芳芳指定的一间会客室。

不得不说,这个地方的环境真好。

周海涛也大开眼界。

要不是跟了方岩,他这辈子都不可能进入到这个地方。

不是有钱,就可以进来的。

“杜院士,杨所长,让你们久等了。”

余斯晴看到杜芳芳和杨建树早就来到,有点意外。

“没事。”

杜芳芳连忙站起来,颇为客气的样子。

于是。

四人才坐了下来。

接下来。

经过简单的客套后,双方便开始了一场商谈。

周海涛先将碳纤维的订单拿下来。

“你们厂的T30碳纤维,年产量有一万吨?!”

杨建树看了一眼周海涛递过来的资料,有点不敢置信。

要知道,国内碳纤维总产量才十一万吨左右。

一个小小的威光钓具厂,居然可以年产一万吨T30碳纤维,实在太匪夷所思。

至少,杨建树是第一次听说过这个钓具厂。

只能说,杨建树不是钓鱼佬,不然这两年,一定知道威光钓具厂。

“那是最低产量。”

周海涛解释说道:“我们一共有四条生产线。”顿了一顿,“因为资金和材料的问题,暂时只能先开了一条生产线。”

“什么?”

杨建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道:“四条生产线?那就是年产四万吨?”

“是这样的。”

周海涛点点头,道:“要是开足马力,年产五万吨应该不成问题。”

“这!”

杨建树震惊了。

真就是深藏不露。

只是他不明白,怎么有人一下子就建造四条生产线那么多。

钱,难道是大风刮来的?

单纯制作钓竿,完全用不了那么多碳纤维材料。

不过很快。

杨建树懂了。

真没想到,这家小小的钓具厂,竟然是鹰酱军方的碳纤维供应商。

“这下亏大了!”

杨建树的心在滴血。

这两年,他都在做了什么!

不出意外,他们从鹰酱手上买到的T30碳纤维材料,就是威光钓具厂生产的。

出口转内销?

真是够讽刺的!

“你们现在研制出最新的碳纤维材料,年产多少?”

杨建树发现资料上没有写清楚T50碳纤维的信息,便认真地问了一句。

“最新的?”

周海涛闻言,先是一怔,才回过神来,道:“方先生说了,那只是过渡产品,不打算量产的。”

科研需要经验。

“方先生?”

杨建树很快就反应过来,方先生自然就是方岩,道:“过渡产品?”

“对,过渡产品。”

周海涛点点头,道:“我们正在研制相当于T1200的碳纤维材料。”顿了一顿,“其实成品已经有了,不过还在内部测试阶段。”

“什么?!”

杨建树刚要喝一口水,差点就喷吐了出来。

樱花国宣布对龙国禁售高端碳纤维的前一天,东丽公司宣布已经开发出T1200超高强度碳纤维。

这种碳纤维的拉伸强度8.0GPa、拉伸模量315GPa、断裂伸长率2.5%。

这是一款全球拉伸强度最高的碳纤维。

如果周海涛说正在研发,杨建树都没有那么震惊。

周海涛竟然说已经有成品,而且正在测试阶段,这让杨建树震撼不已。

“现在的钓竿都那么卷吗?”

杨建树忍不住问了一句。

“对于钓鱼佬来说,是这样的。”

周海涛很老实地说道。

“真不是给鹰酱军方准备的?”

杨建树好奇地问道。

“不是。”

周海涛解释说道:“这也是方先生的意思。”顿了一顿,“他说,总有一天能用得上。”

“方先生果然是奇人啊。”

杨建树忍不住感叹了一声。

他更想见一下方岩。

“方先生确实是奇人。”

周海涛很赞同杨建树这个说法。

“你们还缺资金吗?”

杨建树冷静下来,认真地问道。

“资金不缺,但是缺地。”

周海涛认真地说道。

“缺地好办。”

杨建树豪气冲天的样子。

要是真缺资金,杨建树一时三刻之间,真可能搞不掂。

但是。

缺地,那就简单了。

“我们想要一块科研用地。”

周海涛说道。

“这个没问题。”

杨建树在军中还是说得上话的。

稍微操作一下,弄到一块科研用地,不是什么难事。

这是T1200碳纤维材料啊!

谁敢反对!

“你们手上的两万吨T30碳纤维材料,我全要了,就按照市场价。”

杨建树话锋一转。

“行。”

周海涛自然不会反对,毕竟按照市场价,这已经远超他的预料。

事实上。

杨建树还有一层考量。

研发,是需要大量资金的。

就当做扶植一下威光钓具厂。

白菜价,没必要。

“对了,有没有T1200碳纤维材料的资料?”

杨建树很清楚,想要说服那些老家伙,还得有实质的资料。

“有。”

说着,周海涛看了一眼余斯晴,见到她没有反对,才看向杨建树,道:“我要回去整理一下,晚上发给你。”

“没问题。”

杨建树自然不会有什么意见。

有关碳纤维材料的事情,基本就这样定下来。

相比于获取到大量的资金,那块科研用地才是最关键的。

当然。

想要换取一块足够大的科研用地,单凭一个T1200碳纤维,是显然不够的。

接下来。

便是商谈有关核电池的事情。

周海涛先行离去。

杨建树对于核电池很感兴趣,也就留下来。

当看完余斯晴递过来的资料之后,杨建树彻底惊呆了。

真就有那么成熟的核电池。

他可以确定,方岩提供的核电池非常先进,就连鹰酱最先进的新一代核电池,都要望尘莫及。

如果说,最近马老板的核电池革命是画一个饼,那么方岩已经将这个饼做出来,而且做得很大很大。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