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短篇小说 > 德云: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 第11章 京韵大鼓
换源:


       “是啊,人的贪欲是无限的,但我能做的就是尽量满足,可是不能光为了他一个人就怎么怎么着吧?算了不提了!”

老郭打断了这个话题,他不是为了何伟退社的事情找苏云逸来的,只是跟“儿子”抱怨一下。

“我今天找你来不是聊这个的,其实德运社并不是没有了他们就不行了,我从来就没有指着你们吃饭。

要是真指着你们,德运社早在几年前就倒闭了。

很早我就说过,德运社不能少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我,一个就是你们于大爷,只要我们还活着,德运社就不会倒!

不过德运社真正要做的,是把相声传承下去,怎么传承下去,要让其他人看到,相声还能挣着钱。

所以,接下来,德运社依然还要捧徒弟上位,刚才在北展后台你也说过,你说我捧谁?”

苏云逸懵了这种事情问他干嘛?他说到底也只是德运社的演员而已,哪怕是问栾云萍也比问他好吧?

回过神来,苏云逸意识到,老郭这是点他呢,老郭是想推他上位。

他不在乎吗?

其实还是挺在乎的,之前十年他不争不抢是因为系统任务,并不是他多么高风亮节,现在机会摆在他面前。

抓住吗?

当然!

“爹,您觉得我怎么样?”

老郭一拍大腿,等的就是你这话:“好!就你了!”

诶?

不对吧!

苏云逸暗想,我是不是被师父给下套了?

连忙说道:“爹,我觉得小岳可以撑起德运社的大旗,我还是继续说书吧!”

“小岳我自有安排,不用你说,封箱的时候,你和我还有你于大爷演《扒马褂》吧!”

老郭直接堵上他的嘴,不给他任何反悔的机会。

……

然后大晚上的,老郭开始考苏云逸相声知识,其实就是点拨,这种一对一的教导在相声教学里面很重要。

老郭和于骞相声里面也说过,曲艺上大课没有用,几百个人一堂课,一个角儿都出不来,要的就是这种一对一的教学。

可惜老郭红了之后到处商演,除了云字科的徒弟,还有早期鹤字科的徒弟,其他人很少能得到师父这样的教导。

但是老郭但凡要捧谁,都会把他叫到家里,一是先摸摸底,看看能耐,二就是为了点拨一下,让他变得更好。

哪怕苏云逸获得了系统给予的十五年相声基本功,还有完美控场,但比起可以称之为“相声宗师”的老郭还是差远了。

但是老郭却是越问越心惊,他已经是被大家称之为“天才”的人了,可是他扪心自问自己二十出头的时候,怕是也赶不上苏云逸现在的水平。

可是哪怕苏云逸相声功底这么强了,可是他的评书功底也丝毫不比相声弱,老郭之所以一直让苏云逸说书,也是因为觉得他评书天赋强,没想到他相声天赋也强。

老郭觉得苏云逸可能真的就是天赐给他的接班人人选,跟他年轻时候一样都是全才型选手。

但是两个人聊到京韵大鼓的时候,老郭就有点尴尬了,老郭嗓子得天独厚唱什么曲艺都不错,但是因为嗓音太冲,所以唱京韵大鼓的时候就缺少了一点韵味。

主要是家里有个白派京韵大鼓的正牌传人,老郭在专业的面前更是拿不出手了。

说的就是师娘王慧,王慧是白派京韵大鼓传人,长得也漂亮,十几岁就能举办专场,比老郭可是强多了,当年老郭事业也不行,长得也不行,真的算是山鸡配凤凰了。

既然提到了京韵大鼓,那老郭就想让老婆也过来提点一二。

师娘王慧虽然多年不登台了,但是对于京韵大鼓的热爱,就如同老郭对相声的热爱一样,知道“儿子”想要学京韵大鼓,当然也是非常高兴。

其实老郭的徒弟里面,学过京韵大鼓的不少,毕竟师娘王慧是干这个的,甚至里面还包括岳云棚,当然他确实是学不会。

苏云逸小的时候也唱过,唱的也不错,但是因为演相声演的少了,基本上也不怎么展现自己唱京韵大鼓的功底了。

为了苏云逸,王慧还把自己的鼓拿出来了,把苏云逸吓了一跳,连忙说不用这么正式,王慧坚持要借他使使,苏云逸只能勉强一试了。

苏云逸右手拿着鼓毽子,左手拿着鼓板儿,还有点紧张,但是一站在鼓前面气势立马就不一样了。

王慧和老郭点了点头,这气质哪怕此刻他就是穿着平常的私服,但是围观三人都没有觉得他的服装半点突兀。

虽然没有弦师伴奏,但是苏云逸还是开始敲鼓打板,先是鼓毽子敲击,打出几声有节奏的咚声后,手里的鼓板儿声才传来。

小胖子郭奇临一脸崇拜的看着自家老哥,太帅了,然后看了看自己的小肚腩,下定决心一定要减肥。

“丑末~寅初~日转扶~桑~~”

王慧听见第一句眼睛一亮,转头看向老郭,你徒弟比你唱的有韵味。

老郭只能尴尬的摸了摸自己的鼻子,让他唱刘派的金戈铁马还行,这《丑末寅初》确实是需要韵味。

两个人也只是眼神交流,一点没打断苏云逸的表演。

“我猛抬头~见天上星,

星共斗~斗和辰,它是渺渺茫茫~恍恍忽忽~密密匝匝~~

直冲霄汉呐~减去了辉~煌~~”

坐在沙发上面的王慧,手在膝盖上跟着苏云逸的唱敲打着自己的膝盖,小胖子郭奇临则摇头晃脑的听着。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