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仙侠小说 > 一笑江湖 > 第八章 白虎入张氏,世子悟道
换源:


       白虎站立在张氏宗庙上空,仰天长啸。发出九声震耳欲聋的吼声,然后似乎低头望了众人一眼,便化作一缕金白相间的白芒,向着下方落去。一闪而逝,落入张子若的身体。

本来跪在地上的张子若,身体一下子不受控制的慢慢悬空,整个身体四肢张开,肚子朝天,身体四周散发出金色的光芒环绕。武成王见状害怕张子若出现什么意外,对着北幽七子说道:“准备出手,将四周锁住,以免出现什么意外。”众人纷纷点头,然后八人站定四方,只等着武成王一声令下。

就在武成王准备动手的时候,忽然听见,外面隐隐约约有人一直在喊王爷,便停下了手里的动作,不一会就看见姚斯道跑了过来,倚在张氏宗庙门口气喘吁吁的说道:“王爷切勿轻举妄动!”

武成王不解问道:“为何?难道与天上异相有关?”姚斯道喘了几口气后,说:“此中自有原委,能否让在下进来细说?”武成王伸手虚引,说:“先生请进。”

姚斯道走到张子若身边后,围着转了一圈,仔细察看了一番,然后便站在一侧,也不说话,就伸手捋胡子。武成王见状,忙上前问道:“先生何故不言?我这女儿到底是何缘故啊?”

姚斯道笑着说:“王爷莫急,郡主不仅无大碍,而且还有天大的福缘,等次结束,在下再为王爷解惑。”

武成王闻言亦不再多言,静静站在原地等待。不多时只见张子若额头出现一个白金相交的纹路逐渐快要显现完成,一头白缩小的虎自张子若体内窜出,围绕着张子若开始奔跑,然后一跃而起进入子若额头上的印记之中,印记也在额头慢慢凝结完成。凝结完成后,天空的乌云也逐渐散去,张子若也慢慢向着地面落去。

武成王连忙上前接住张子若,抱在怀中,轻声呼喊:“子若子若,醒醒!”过了一会儿,张子若睁开朦胧的双眼眼睛,伸手揉了揉眼睛,一看是武成王,连忙开心的叫道:“爹爹,你有没有看见一只猫咪呀?我刚刚一下子睡着了,好像醒了就看见一只白色猫猫,我追着追着就没看到了。”

武成王忍俊不禁道:“哈哈哈哈,你这小机灵鬼,那有什么小猫咪,那是一只白虎”。

张子若闻言撇撇嘴,说:“爹爹你骗我,老虎那么大,我看见的小猫咪那么小。”武成王摸摸小子若的头,笑着说:“好好好,咱们子若说是猫猫就是猫猫。”

姚斯道走上前来,对着武成王说道:“在下施展一番相门秘术,请郡主配合一下,验证一番才能得到答案。”武成王点点头,对着抱在怀里的子若说道:“子若啊,这个伯伯等会儿要施展一个很厉害的东西帮你找猫猫,我们子若乖乖坐在地上坐一下好不好啊?”

听见可以找到那个小猫,便答应下来,奶声奶气的说了一声“好”,就走到前面空旷处,乖乖坐下等着姚斯道施法。姚斯道对着武成王问:“还是像当年查看世子一番全给看看?”

武成王略微思索一番,便说:“既然准备查探,那就好好都看看吧。”姚斯道闻言也不多说,便开始施法。

一片片玄奥的符文自姚斯道手中凭空出现,然后落下张子若的四周地上落下。而后双手结印,嘴中念到:“起!”霎时间一片阵法出现开始运转。

手上结印一定,便闭目开始以精神之力查看,先是看了一番资质,整个身体经脉中充斥着了庚金气,庚金之气顺着经脉自行游动,行大周天运转。然后手印变化,开始查看郡主的子若的气运,只见气运已经被一头硕大的白虎所替代了,一方推演才知道,原来的气运蛟龙被白虎一口吞掉,然后气运就变成了白虎。

然后手印一变,开始查探子若的命格,只见一只硕大的白虎站立在一座山脉上,仔细一看那座山脉似乎是极西之地的昆仑山脉,白虎站在山巅,仰天长啸。因为上次查探张子扬受到了严重的反噬,想着都是张家的子嗣,心有余悸,并未拉近距离仔细观看,就退了出去。

观看完成之后,手印一收,嘴中轻轻喝了医生:“止。”然后悬空的阵纹便缓缓落地,隐入地面,姚斯道手印一收,脸色一下子变得苍白,然后向后一个趔趄,张义清伸手在姚斯道身后扶住,如何渡了一口真气过去。

武成王连忙上前问道:“先生可还好?”姚斯道摆摆手,说:“在下无恙,辛亏义清在身后扶住我,给我渡了一口真气。”

只见地上的张子若爬了起来,向着武成王跑来,边跑边喊道:“爹爹,猫猫了?”武成王笑着说:“猫猫跑丢了,找不到了。”张子若听到之后,立即停下脚步,撇了撇嘴,嘴里念道:“爹爹骗人,还说能找到的,我去找母妃。”如何便转了个身,向着王妃跑去,众人见此不禁莞尔。

姚斯道站在一旁缓了片刻,对着武成王行了一礼,说道:“启禀王爷,今日此异象,吾回想相门古籍记载,应该是天命觉醒。庚金白虎自西而来,灌体而入。郡主入族谱时天上出现的白虎是庚金白虎,乃是白虎一脉中的王者。白虎位西,主杀伐。吾观其骨龄才三年左右,不知王爷有没有感觉到,郡主的力气要比普通人大很多,被王爷等人救下后,气运便逐渐旺盛如蛟龙,不过郡主的蛟只是一条小蛟,今日入张氏一脉,自此张氏气运与郡主相连,本身气运蛟龙最不济亦能变大,我今日一观,气运蛟龙被一头白虎吞噬,变成了白虎。其经脉亦被庚金气冲刷洗礼,自行运转大周天,因此资质极佳。命格乃是一头站在昆仑山上的庚金白虎,所观极其宏大,在下不敢近观。气运、命格、资质都属当世绝顶,因是白虎,杀力极重,十分适合领军冲阵作战。”

众人闻言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大概只听懂了最后一句。武成王满头黑线的骂道:“老子的宝贝千金,冲个屁的阵。”殊不知张氏以后,出现了一名极为强大的猛人,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祭祖完成后,张子若的名字也正式入了族谱。然后众人各自告别族长之后,便散去了,反正等到晚上王府还有宴席。

张子若天命白虎之后,便跟世子张子扬颇为亲近,一口一个哥哥的跟在张子扬的身后,武成王跟王妃亦是相视一笑。

很快夜幕降临,酉时便有着宾客往着王府而来,整个王府张灯结彩,王府的大管家早已站在门口迎接众人,众人纷纷携带礼物而来。“车骑将军张义清送郡主天山雪狐一对...蓟州知府送郡主翡翠玉雕一对...幽州韩氏族长韩风送郡主夜明珠一颗...”

整个幽州有头有脸的人物今日全部来到武成王府,参加宴席。今日这宴席主要目的就是相当于认一下人,告知众人,以后张子若是武成王府的人,众人陆续到场。

武成王跟王妃开始抱着张子若去桌子上认人,首先来到张氏一组所有人所在地,挨着指了一些张子若的爷爷辈,叔叔辈,以及同辈的人。然后来到北幽七子所在的桌子,首先指着张义清,说:“子若,这位是你清叔,来叫清叔叔。”然后张子若乖乖的叫了一声:“清叔叔。”张义清闻言,伸手,摸了摸张子若的头,笑着答道:“唉,子若真乖。来来来,清叔给子若你一个大红包。以后有人欺负我们子若就给清叔讲。”说罢从怀中掏出一个刺绣精美的红色布包递给张子若。

张子若见状回头看看武成王,见武成王笑着说道:“拿着吧,记得谢谢你清叔。”然后张子若双手接过红包,笑着说:“谢谢清叔叔。”随后依次叫了剩下的六位叔叔,等到最后交完几位叔叔,怀里抱了一堆红包,小子若的眼睛都快笑成缝了。

等到所有人落座,武成王站了起来,高声说道:“今日感谢各位大驾光临,今日本王千金入我张氏一脉,提前给各位打个招呼,若是那家的纨绔子弟欺负了本王的千金,可别说本王不认人了。”说罢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在场众人连忙站起身来,高声喊道:“吾等恭贺王爷喜得千金。”武成王摆了摆手,说道:“诸位请用。”然后便坐了下来,开始吃饭。众人向着武成王所在的位置行了一礼,便坐了下来开始饮用。

戌时的时候,众人就陆陆续续的走完了,武成王以及王妃等人,坐了两刻钟就离开了宴会厅,见着宴会厅的客人走完之后,下人们开始了收拾打扫宴会厅。

宴席之后过了几天,朝廷敕封张子若为金阳郡主。世子张子阳整日闲在武成王府,先是带着妹妹张子若玩了几天,然后便一头钻到王府的万书阁内。所谓万书阁,便是张氏先祖一手创办,流传了几百年下来,收录各种儒道、佛道、武道和道家典籍,其中不乏各种孤本。

世子进入万书阁后,便发现有一奇怪的老者坐于万书阁一层,此老者十分之奇异。身上穿这一件儒生的儒服,儒服外套一件袈裟,头上带着道家庄子巾,发须皆白。

世子虽然心中觉得很奇怪,但是并未多问,走到老者前面,躬身行了一礼,说道:“晚辈拜见前辈。”说完见老者并有什么答复,便慢慢退后几步,然后沿着阶梯向着楼上走去。

当初张氏祖先建立万书阁的时候,在一面墙上写了一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整个万书阁的书也就随意放着,并未进行什么分类,你拿到什么书便说明与什么有缘。

世子一路向上,期间并未拿起什么书,走到第五层的时候,拿起架上一本书,准备翻了起来,一看封面《真诰》两大字赫然映入眼帘。随手翻开一页,眼神落到一段“大罗天阙,紫微星宫。尊居北极之高,位正中天之上。法号金轮炽盛,道称玉斗玄尊。旋玑玉衡齐七政,总天经地纬。日月星宿约四时,行黄道紫垣。万象宗师,诸天统御。大悲大愿,大圣大慈。万星教主,无极元皇。中天紫微,北极大帝。”仔细看完,双眼微眯,似有玄妙却无法准确理解。

看罢便合上《道诰》,将之放回原位,而后向着左边走了几步,便又伸手抽出一本书,拿到手里一看封面大书三字《道德经》。然后便坐在地上看了起来,世子本来就拥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之通看一遍,便记下了所有的字。

看完之后合上《道德经》,然后似有所悟,便盘膝坐下。“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不停的在脑袋中回荡,盘膝坐了一会,甩了甩脑袋,站起身来,继续向着上面走。

又上了一层,向着放书的地方走去,在路上抓出一本书,一看封面《南华真经》,翻开书,“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乌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张子扬的心神仿佛一下子进入了一片未知世界,一条巨大的鱼自北海一跃而起,化而为鹏,鲲鹏振翅,直击九万里长空,看的世子张子扬心神剧震,见此壮阔情景,张子扬一下子无法自拔深深陷入其中,仿佛自己变成了其中的鲲鹏,在这世界自由自在的遨游。

只见张子扬的身体四周散发出玄妙的道韵,不时有一鲲一鹏在身体外环绕,鲲向着鹏转换,鹏向着鲲鹏转换。那名老者似有所感,睁开眼睛,一跃而起,来到张子扬身旁。向着张子扬望去,心中不免惊奇,心中想到:“此子好强的道家资质。”

过了一会儿,见着张子扬四周道韵逐渐向着体内隐去,双眼似要张开,老者一个闪身,向着下面落去。

张子扬睁开双眼后,向着四周望去,冥冥之中似乎有人在看着自己,自己醒来之后却并未发现什么,当即不在纠结,然后便有向前走了几步,拿起一本书。

书面上大书《冲虚至德真经》翻开书籍,只见上书:“天瑞第一——子列子居郑圃,四十年人无识者。国君卿大夫示之,犹众庶也。国不足,将嫁于卫。弟子曰:“先生往无反期,弟子敢有所谒;先生将何以教?先生不闻壶丘子林之言乎?”子列子笑曰:“壶子何言哉?虽然,夫子尝语伯昏瞀人,吾侧闻之,试以告女。其言曰:有生不生,有化不化。不生者能生生,不化者能化化。生者不能不生,化者不能不化,故常生常化。常生常化者,无时不生,无时不化。阴阳尔,四时尔,不生者疑独,不化者往复。往复其际不可终,疑独其道不可穷。《黄帝书》曰: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故竹物者不生,化物者不化。自生自化,自形自色,自智自力,自消自息。谓之生化、形色、智力、消息者,非也……”

张子扬如同入定一般,拿着这本《冲虚至德真经》站立不动,不知何时,整本真经已经阅览完毕,合上真经文的那一刻。整个人盘膝而坐,双眼闭上。双手结出一门玄妙的印,而真经悬浮于身前。

身体四周有着玄妙道韵味散发,那名老者早已躲在一侧收敛气息,悄悄偷看。

只见张子扬的道韵开始演化,首先是变成一缕混沌紫气,紫气分为黑白阴阳二气,阴阳二气化成两条鱼儿一般,成太极图,太极图缓缓旋转,化作一枚阴阳种,阴阳种慢慢落于大地,然后种子开始生根发芽,慢慢的长成一棵树苗,树有叶三千,而世子张子若的身形坐于树下,树在世子张子扬的背后散发朦胧光辉,所有的光辉垂落于世子身上。

老者见状,脸色一黑,骂骂咧咧的小声说道:“妈的老天赏饭吃就是不一样。”过了一会儿大树消失不见,道韵化作前面世子看的三本真经显现而出,化作三个无比巨大的阶梯出现在世子身前。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