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张氏的话,正好说到了白寡妇的心坎上。
她早就看傻柱不顺眼了,而且这小子已经开始工作,虽然是个学徒,但也能养活自己,凭什么还让何大清养。
早点分家得了,就让傻柱住那一间小屋,自生自灭,至于何大清当然要努力赚钱养自己一家。
不过这种事情,是不能宣之于口的,所以她当即面色一变。
“贾张氏,你别血口喷人,我什么时候说过要把傻柱赶出家门了?”
听着两个女人的吵闹,易中海不禁皱眉,贾东旭手足无措,何大清则是脸色发黑。
在自己家里吵架,这不是不给他这个一家之主面子么。
“行了!”
何大清一声暴喝,终止了这场争论。
“老贾是我的好兄弟,他儿子结婚,我帮一次忙怎么了?不用废话,这件事就这样决定了。”
何大清拍板,白寡妇嘴唇嗫嚅着,气得脸色涨红,最后一跺脚跑进里间,不再出来。
看到这一幕,何大清叹了口气,歉意道。
“抱歉,老嫂子,她不懂事,东旭是我从小看着长大的,这一次喜宴我一定帮忙。”
“那就好,那就好,老何,咱们都是多年的交情了,有你帮忙,我放心。”
易中海此时也开口说了几句场面话,随即和贾家母子离开了何家。
到了贾家,易中海离开前,交代贾东旭莫要着急,他明天还会去厂里为其请假,不过最好还是尽快把结婚的事情搞定,不要耽误了工作。
...
前院,顾家。
顾小易正在和林乐清享受今晚的大餐,今天的伙食不错,白灼大虾!
今天他在菜市场找到了一桶新鲜大虾,所以嘴馋全部买了下来,专门和林乐清一起吃。
这个年代鲜美肥嫩的大虾,搭配一小碟醋,吃得两人大呼过瘾。
偶尔张开耳朵,听一听院内众住户的动静,在敏锐的五感之下,一切都无所遁形。
“嗯,贾东旭要和秦淮茹结婚了,真是,浪费啊!”
顾小易一边啃着虾,一边感慨道。
秦淮茹嫁给贾东旭,可以说是一个悲剧,这个家伙死的早,害秦淮茹成了寡妇,最后还被贾张氏逼着讨好傻柱这小子。
不过他来了,一切都会改变。
能不能破坏这场婚礼呢?
顾小易想了想,摇摇头。
对他而言,秦淮茹嫁给贾东旭是受罪,但是对秦淮茹来说,却是未必。
这个年代,城里的生活再差,也比乡下好,至少窝头能吃饱。
想来对于此时的秦淮茹来说,嫁到城里绝对是一件大好事。
“麻烦,到时候再说吧!”
秦淮茹嫁到四合院,他难以改变,总不能让他去把秦淮茹娶了。
以后再说吧!
吃完一顿大虾,顾小易感到浑身充满了力气,看到忙着收拾桌子的林乐清那曼妙的身影,他嘴角挂起一丝笑意,起身到了厨房,揽住了她的腰。
“别收拾了,我们还有正事。”
林乐清身躯一颤,垂下头来。
“嗯!”
......
又是一夜忙碌,大早上顾小易练了几遍三路长拳,和林乐清吃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两人就去上班了。
骑着自行车,载着林乐清到了陈雪茹的绸缎铺,就看到这个风姿绰约的老板娘穿着一身黑色旗袍,正倚靠着店门嗑瓜子,风情万种的模样,看得过往的行人目不转睛。
顾小易也看愣了一下,随即带着林乐清推车上前,笑着调侃道。
“陈老板,你今天站在门口,倒像是个接客的!”
听到这话,陈雪茹绣眉一挑,当即骂道。
“臭小子,狗嘴里吐不出象牙,你才像个接客的!”
如今,妓女这个行业已经被全国取缔,所以陈雪茹倒也不是十分生气。
不过不知为何,她看到顾小易那张脸,就心中升起一股邪火。
此时,林乐清笑着上前,解释道。
“雪茹姐,你别生气,小易是在夸你漂亮呢!”
“有这么夸人的么!”
陈雪茹眼睛一瞪,冷哼一声,转身就进了店铺。
顾小易并不在意,只是揉了揉林乐清的小脸蛋,笑道。
“你去工作吧,等我下午来接你!”
“好!”
......
顾小易骑着自行车来到钢铁厂第一食堂,受到了帮厨们的热情问候。
“顾主厨好!”
“顾主厨早!”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小小的厨房,也充满了权力的斗争。
两个主厨,都有资格收徒弟,也就是学徒,一众帮厨们,以前都在讨好何大清,但是现在,他们有了新的选择。
顾小易笑着和他们打着招呼,就看到何大清垂头坐在那里抽着烟,不由得心中一动。
他的新任务,压制何大清,夺得钢铁厂第一食堂地位,到现在都没有完成。
怎么才算是完成任务呢?
让何大清低头认输不成?
摇摇头,他回到自己的岗位,开始干活。
厨师比的,不就是做菜么,现在短短几天,他做的饭菜就在钢铁厂中小有名气,相信完成任务的时间不会太久。
中午过去,顾小易踩着自行车,悠哉游哉地离开了钢铁厂。
昨天他兑换的那条小黄鱼,钱还没有用完,他正好变换一下容貌,再去买一点物资。
现在还没有搞计划经济,物资是敞开了卖的,只要有钱,啥都能买,他自然要趁机积攒一些物资。
主要还是对八年后的饥荒有心理阴影,多存点物资总没错。
那是天灾,即使他是一个穿越客,也肯定没办法改变。
就这样,在集市中游荡了半天,买了一大堆面粉、猪肉、蔬菜、食用油等。
然后,他就在一家店铺看到了两个熟人。
贾东旭,还有贾张氏!
他们母子俩正在买一辆缝纫机,还在和店家砍价。
这年头,缝纫机是真正的大件,很贵,一般老百姓根本就买不起。
贾张氏买缝纫机,自然是当做自己儿子的新婚礼物,顺便在秦淮茹亲戚们面前装个逼,显示一下他们城里人的优越感。
不过贾家的家底还挺厚实的,老贾死了这么多年,还有钱买缝纫机。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