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短篇小说 > 四合院:人在文保局白玲贴身监视 > 第3章:光绪民仿景泰蓝花觚,老天利出品
换源:


       见曹泽安半天不回答,郑震泽不由得有些失望。

哪怕早知道曹泽安没有传承曹氏摸金校尉。

他心里其实还有抱有一丝幻想的。

现在看来,曹泽安应该是真的什么都不懂。

“没事,小安你随便说。”

“那我就献丑了,如果说错了,郑爷爷可不许笑话我。”

“嗯,你尽管说,说错了也没有关系。”

郑震泽并不抱希望,哪怕曹泽安认不出来这玩意是觚都没事。

“郑爷爷,这是一方景泰蓝花觚,对吧?”

曹泽安根据系统提示开口。

郑震泽顿时眼睛一亮:“不愧是那头犟驴的孙子,现在的年轻人可很少有知道觚的。”

曹泽安心里有些汗颜,面上却是不动声色,淡定道:

“郑爷爷说笑了,觚我当然知道啊。”

“是商周时期的老祖宗们喝酒的酒具。”

“同时,也是商周时期最重要的礼器之一。”

郑震泽点点头,看曹泽安的眼神都柔和了几分。

“小安,那你能说说这方景泰蓝花觚是哪个朝代的吗?”

郑震泽对曹泽安的表现,已经十分满意。

他本以为曹泽安连觚都认不出来。

至于曹泽安能不能认出这方景泰蓝花觚的朝代并不重要。

要知道,将这方景泰蓝花觚交给他的老教授都打眼了。

曹泽安整理了一下提示给的信息:

“景泰蓝是我国最著名的特种金属型重器之一。”

“其制作工艺极其复杂,需要经过锤胎、掐丝、填料、烧结、磨光、鎏金等等多项极其复杂的工艺。”

“究其历史,要从罗马皇帝亚历山大说起,当年忽必烈西征的时候,景泰蓝从阿拉伯传入中原。”

“在明朝宣德景泰年间开始盛行,所以才有了景泰蓝这个叫法,又叫珐蓝。”

“清朝康乾三代,景泰蓝达到了顶峰。”

“由于锻造的时候,工匠需要在打造好的铜质的胎型上,将柔软扁铜丝按照要求掐成各种花纹焊上去。”

“然后再把设计好的五彩珐琅点填在花纹内,最后才入炉烧制,出炉之后再由专业的工匠打磨,最后镀金而成。”

“所以又叫铜胎掐丝珐琅。”

郑震泽不断点头,对曹泽安越来越满意。

他本以为曹泽安只是认识觚,没想到了解得这么详细。

他心里不由得生出一丝期待。

曹泽安说不定能判断出这方景泰蓝花觚的朝代。

“这方景泰蓝花觚,应该是光绪年间民仿。”

郑院长眼里闪过一丝惊讶。

曹泽安竟然不上手,就真的准确判断出了这景泰蓝花觚的年代。

要知道,不止是将这花觚交给他的老教授打眼,以为这花觚是明朝的景泰蓝。

就连他本人,在没有上手之前,都没能认出是光绪民仿。

“小安啊,你都没有上手,你就这么确认?”

曹泽安闻言顿时有些尴尬。

他只是将系统提示的信息说了出来,却忽略了一点。

想要一眼辨别古董真假,即便是那些顶级大师都很难做到。

一般都是要上手后,才能辨别真假。

“其实我也不确认,可郑爷爷你让我随便说,我就把心里的想法讲了出来。”

“哈哈哈!你小子比你那犟驴爷爷有意思,你爷爷对于自己的本事,那可是恨不得让所有人都知道。”

曹泽安脸一红:“郑爷爷我真的是瞎说的。”

“那你要不要上手看看?”

“好!”

曹泽安一口答应下来。

哪怕是光绪民仿,那也是古董。

这还是他第一次真正触摸古董呢!

曹泽安正要伸手去拿花觚,脑海里再次响起提示音。

【请宿主抄起手里的花觚,横在胸前……】

曹泽安不解这是要干嘛,还是按照系统提示照做。

抄起横抱在胸前后,又按照系统提示屈指在花觚上轻轻一弹。

只听得手里的花觚,发出一声沉闷的回响。

曹泽安不明白系统为什么要他这么做。

一旁的郑震泽则是瞪大了眼睛。

惊讶得连胡子都翘了起来,颤声道:

“横抱曲弹!”

这可是非常牛掰的古董鉴别手法。

即便是他,现在也还还没有完全掌握。

曹泽安还说自己没有接受任何传承?

他还从没有见过谁二十岁就能用出横抱曲弹的!

然而这还没有完!

曹泽安继续按照系统的提示,单手握住花觚,手腕轻轻一翻。

花觚十分神奇的在曹泽安手腕上自己转了一圈,随后轻轻落在桌上。

郑震泽看着稳稳立在桌上的花觚,被震得屏住了呼吸。

这手法,他都不会啊!

即便是曹起雄那头犟驴,好像也没有这等本事吧?

捡到宝了啊!!!

谁说曹泽安来国家文保局是混吃等死的?

这分明就是请来了一尊真神啊!

“郑爷爷,我确定了,这花觚的确是光绪民仿。”

郑震泽这才回过神来,欣慰的抚了抚胡子,摸了摸桌上的花觚说道:

“小安,你说得没错。”

“这花觚的确是光绪民仿。”

“光绪年间,无耻的八国联军入侵我神州大地。”

“至此神州海门大开,精美的景泰蓝一时间风行欧美。

“神州因此开始大量生产制作景泰蓝,不只是官家作坊日夜不歇,许多民间作坊也因此兴起。”

“当时一家名为老天利的民间作坊,生产出来的景泰蓝堪称一绝,比起官家作坊都不差。”

“当时还送去欧美那边的展览,并且在当时芝加哥举办的世界贸易博览会,以及在巴拿马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一举拿下两个第一。”

“这花觚在锤胎、掐丝、填料、烧结、磨光、鎏金等等工艺上都堪称一绝,应该是就是出自这家老天利作坊。”

曹泽安点点头道:

“难怪郑爷爷能当上局长,当真是见多识广,我只能看出是光绪民仿,却不知道具体出自哪个作坊。”

通过系统的提示。

曹泽安知道,这花觚就是出自光绪民间的老天利作坊,负责仿作的人叫李天城。

当时仿造这件花觚的时候,一共生产了九十件。

用的珐琅原料,和明朝时一模一样。

由于明朝时期的景泰蓝铜胎杂质多,所以胎体有砂眼。

而到了乾隆时期,工艺提升后,杂质不断减少,最后胎体几乎完美无缺。

由于明朝时期的景泰蓝比乾隆时期的更值钱。

李天城为了多卖那些洋鬼子的钱,特意仿造明朝做工,将胎体的砂眼做得和明朝一模一样。

除了填充釉彩用的松石绿,因为绝迹只好替换外,其余的工艺和明朝一模一样。

这些曹泽安是通过系统提示才清楚。

和曹泽安的投机取巧不同,郑震泽可是靠着他的真才实学。

这就是国家文保局第一任局长的含金量!

当之无愧的国家泰斗。

“小安,能说说你是怎么辨别出这是光绪民仿的吗?”

郑震泽看向曹泽安的眼神越发期待。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