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短篇小说 > 四合院:致命真话,我国防级铆工 > 第四十四章 这次周厂长必须要好好谢谢小叶了
换源:


       叶向东也确实没想到余师傅脑子转的这么快,

他还以为怎么都会质问他一下呢,

看来自己是把这些大师傅想简单了啊。

对于余师傅的问题,他心中自然是估算过的,

此时回答起来也是很快,

“分工搭配,合作生产,理想情况下,

一小时预计能产出二十件合格成品。”

余师傅眉头一挑,这个效率简直太高了,

如果按之前每个铆工师傅单独生产固件的效率来计算,

由于每个人生产效率不高,那么一小时按一个固件计算,

在场一共十二名铆工,一小时十二个,

在保证固件质量的情况下,一天高强度工作十二个小时,

一天就是一百四十四个,

而焦化厂现在一共停摆的设备高达四百七十七个,

那至少要三天多高强度工作,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连续三天做高精密度的铆工作业,

前面两天估计还能硬撑,到了第三天就很难保证质量了,

而且现在停摆的设备只是临时量,之后还会增加,

要保证焦化厂后续不会陷入设备危机,恢复生产,

叶向东研究出来的规模化量产固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余师傅凝眉思索了一下,随后便跑去找来了李师傅,

这件事儿如果真的可行,

那么李师傅这个攻克难题小组的组长就必须清楚情况,

固件的质量及生产机制他也必须了解,

而且,叶向东这个想法思路固然是核心,

但从稳定以及更好的细节处理上,

也许还有更多可挖掘提升之处。

李师傅匆匆而来,他冲着叶向东点了点头,

却并没有多说,只是第一时间,

重新将叶向东做好的固件亲手又检测了一遍,

并不是说他不相信叶向东,就算不相信,

那怎么也该相信余师傅,实际上,

他作为工作攻坚小组的组长,肩上的担子很重,

为人处世也是兢兢业业,认真负责,

而只有经过自己亲手检测过这个可量化固件,

他才能真正放心。

检测之后,李师傅也发现了挂进质量一般,

但他听过余师傅的解释,并没有多说什么,

随后他看着叶向东说道:“小叶同志,

你做的很好,你的思路和想法值得表扬,现在,

我需要知道具体的细节,步骤,要点,手法,

我跟余师傅需要认真考量你这次的改良固件的详细实施过程,

及时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进一步改良的方案,

小叶同志,如果确认没问题,这次焦化厂的事情你当居首功。”

叶向东点了点头,他先是取出纸笔,认真刻画了改良模块的图纸,

其实有很多的要点技巧和思路从图纸上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来,

但基于冒进失误要不得的核心思想,两位大师傅对着图纸一一询问,

而大师傅们的问题,叶向东在回答过程中还有着新的想法,

他边回答边说着新思路,三人手中纸笔写写画画,

详细议论着细节之处,一时间一老一中一青讨论的热烈。

而周围正苦心打磨固件的其他人,

此时都有点心不在焉的,

飘忽的眼神时不时的瞥着讨论的三人,

手中的活计也不由慢了下来,

那个怼过叶向东的青年觉得自己脸上躁得慌,

他是真以为叶向东是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的,

回想了一下之前自己冷嘲热讽的话,有些羞愧难当,

人家浪费了一组材料,造成了浪费,

李师傅不仅没生气,现在反而跟叶向东如此热烈的交谈,

脸上眉飞色舞,多日来的焦虑神情都不翼而飞了,

这个时候,他哪里还不知道,

叶向东一定是找到了解决的办法了,

此时正在跟两位大师傅研讨实施方案呢。

而就在这时候,叶向东正觉得收益良多,

两位大师傅不时说出的改进点,

以及他们不遗余力解释着改进的原因,

他们的实操手法,核心要点等等,

叶向东脑子里接收了太多,

他像块巨大的海绵,

此时正沉浸在两大缸墨水里,

充分吸收着最营养的物质。

渐渐的,三人话少了很多,

余师傅正在奋笔疾书,

而叶向东跟李师傅都在旁边看着,

时不时地提醒一下要注意的点,

三人合力,最终造就了一篇新的图纸出来,

“好好好,这份图纸一出来,焦化厂危机去矣。”

李师傅抚掌一笑,他觉得非常满意,

不仅仅是因为可以完成焦化厂任务,

更是因为,这是一份新的铆工理论,

是可以真正留在铆工历史里面的。

余师傅意犹未尽地停下笔,流露出会心的笑容,

他侧过头,问道:“小叶,这次不仅是成功解决焦化厂危机,

更是开创了新的理论,作为理论的核心提出者,

知识的完善者,不如由你来取个名字吧。”

叶向东惊住了,他指了指自己,有些不敢相信道:

“我取名?”

这份图纸变动了很多,虽然还是基于他的核心,

但细节部分改进了太多,其中两位大师傅的完善功不可没,

自己的知识储备不够,已经学到了很多了,

至于命名权,论贡献,他是不够的,

如果将这份成果比喻成一辆小汽车,

那么他提出来的点就是模块化生产比较快,

而余师傅李师傅的贡献就是建造了生产车间,

组装车间,又将两大车间各自细分,

最后汇聚出来造出了一辆新的汽车,

叶向东清楚的知道,没有两位大师傅的鼎力支持,

这份图纸只能停留在焦化厂,

用以解决这次焦化厂的危机,

其他的就没什么事儿了。

叶向东赶紧摆手,“两位大师傅,

让我取名这不是折煞我吗?”

任凭两位大师傅怎么说,他都不答应。

余李两位师傅看着油盐不进的叶向东,

无奈的对视了一眼,最后还是余师傅拍板了,

让李师傅来取名,其他两人能署上名就好了。

李师傅沉吟了一下,最后缓缓道:

“我就仗着年纪大,占个便宜了,

这个名字不如就叫铆工模块化生产铸造。”

虽然名字长了点,但叶向东无所谓,

名字很贴切主题,给人一目了然的感觉,挺好的。

这个时候,余师傅说道:“好,我们现在就找到周厂长,

让他找人来配合生产吧,这次周厂长必须要好好谢谢小叶了。”

Ps:以上各种铆工技术类的名词是剧情需要,作者臆想出来的,请不要代入现实,谢谢。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