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都市小说 > 复仇的大手 > 二百七十一章 百年难遇的机遇
换源:


       “哦!麦克,我可不是什么新都首富,在福布斯的全国排行榜上,我也是名列前茅的。如果你下次有机会见到他,一定要纠正他对我的看法。而且我是白手起家,这点很重要。”周正阳有些不服气地说道。

麦克心平气和,语速缓慢。“周董,你别急,我是应该纠正他这种错误的看法的,不过他们这些人看人从不看这种排行榜,因为很多东西在他们看来,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而是只能感官。而富豪榜上的人物,他们都是公开的。他们把能和他们打交道的富豪分为三层六等。通常,他们只和前面的三种人打交道。”

“哪三种人,这种看法我倒是第一次听说。难道我不在这三种人之内吗?”周正阳显得更加有些不服气了。

“哪三种人?”麦克先生语气温和地重复了一遍周正阳的问话,一边慢慢地合上了杂志,不紧不慢的反问道,杂志的封面上,易松江与总统先生的合影就显得更加清晰可见了,然后他轻描淡写地说道:“他们认为财富是有层级的,第一等级的富豪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神秘层,这种人掌握着权力和各种各样的资源,不显山不露水,在排行榜上从来看不到他们的身影,在报纸杂志上也看不到他们的真容,但很多事情,背后都有他们的身影,他们就像一张无形的大手,所掌握的财富也极为惊人,就和我们古代的王公贵族一般。

第二层就是趋势层,这一层的人他们通过自己不凡的学识,看懂了社会发展的趋势。了解国际贸易环境、或是一个国家的政策、市场供需等因素,从而判断出未来行业、产品和技术发展趋势,从而通过在资本市场里获取巨大利益。

第三层就是像周董这样的企业家,我们把这类人归发为暴发层,这各自的领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他们要么是行业的领导者,要么是通过改革或是政策的变化获得巨大的红利。”

“你是说我仅仅归化为三等富豪?麦克,这么说吧!你们这样划分是错误的。至少在新都这块来说,我们不仅神秘,也懂得趋势,更是行业中的翘楚。”周正阳说着得意洋洋的笑了一下。

“这么说,你可以归类为二等富豪了。”麦克还是那样的沉着冷静。

周正阳则长长的叹了口气,“我想,我追求这种荣誉也不为过。说真的,我倒是认为还能更上一层。”

“好,周董!我到时候一定要在托尼面前向他阐述一番你的意见,不过论到趋势?你真的懂趋势么?”

“我不懂趋势?麦克,你这话什么意思,你说我看不懂趋势?”

比起周正阳的急躁,麦克先生的声音倒是小了很多。他继续说道:“托尼从纽约过来,你知道他为什么去纽约吗?为什么又在这个时候过来找易大哥吗?你又知道我为什么敢跟刘先生打赌,高价买下他的别墅吗?”

“这又是为什么?这中间有什么关系?”周正阳一口气连问道,他扭着头,等待着麦克先生的回答。

“趋势,这就是趋势,看透了这个趋势就像弄懂了财富的密码,你可以随意的在这场财富的盛宴中大快朵颐,当然,如果你看不懂或是看反了,你的财富就像决堤的江水一样,哗哗的往外流。人的财富就像是一个储水池,如果流出的多,进入的少,储水池里的水是很快就会干的。”

“说得明白点,麦克!我们的关系没有必要再打这样的哑谜。”周正阳进一步靠近麦克先生,一只手搭在了他的肩上,声音明显小了很多,一张像狐狸一样的嘴露出了一丝难得的笑容。

“好吧!周董,既然你这样坦诚相待,我也就开诚布公。要不我就对不起朋友这二字了。”麦克轻轻地把周正阳搭在他肩上的手放下,慢慢说道:“周董,你是搞电子的,现在又进入地产。你对未来的地产行业怎么看?”

“我看好,这个毋庸置疑。因为我们当初华盛的很多工业厂房都是租借过来的,而且租金每年都在呈一定比例的上涨。你不也是看好未来的房子会升值的吗?所以才高价买下了刘志平的别墅和豪华得无与伦比的一号公馆。”

“对,确实如此,华尔街的银行家们也和你一样的看法。但有些人并不如此认为,比如这个托尼先生。”

“哦,他是怎样看待的呢?难道他比华尔街的银行家先生们更有眼光和格局。”

麦克先生欠了欠身,微微一笑,“这和格局或眼光无关,这是商业逻辑,有句话叫做当局者迷,你听说过没有?”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我当然听说过,不过我还是想知道这位托尼先生有什么不同的高见,因为你说过他是总统公子的代理人,肯定是有过人之处的,要不总统公子也不会这样器重他。”

“任何事情的发生背后都是有一定的逻辑的,商业一样,股票也同样一样,有涨有跌,1926年在没有任何先兆的情况下,美国房地产骤然跌价,无数人破产,其中包括麦当劳创始人克洛克,他被弄得一贫如洗,甚至混到以卖纸杯为生,后来大概觉得自己实在太穷了,于是就创办了麦当劳这个穷人快餐店。不过这反而成就了他。”

“你是说,你不看好我的地产生意?”周正阳有些惊愕地看着麦克。

“不,不,周董,你听我说,你的地产生意我是看好的,至少在未来的十到二十年之内,你只要谨慎投入,这就堪比印钞机一样,躺着也能赚钱。我要说的是纽约,是华尔街的银行家们,是托尼他们,你不是刚刚让我谈谈这个傲慢却又有着独特眼光的人吗?对,我们现在就是在谈他,他认为,美国正在重演四百多年前发生在荷兰的郁金香灾难,而华尔街的银行家们却还沉浸在昔日的辉煌和美梦之中没有苏醒过来。所以,他认为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一个能把华尔街的银行家们洗劫一空的机会。”

“麦克,我认为你是一个理性的人,你这不是在信口开河就是拿我在开玩笑。”周正阳笑着看着麦克,似乎并不认同麦克的看法。“你一定是在开玩笑,对吧!”

“你这是在向我要证据,是吗?你们这些做实业的企业家,大老板,都说是有高瞻远瞩的目光,和具备常人所没有的气魄和胆量。但现在我看出来了,你们的快速成长不过是是借了改革的的红利和机遇,这个机遇发生在别人的身上,他也同样有着你今天的身份和地位。好吧!我就和你说说托尼他们的想法,虽然这个事情托尼还想瞒住我,但我却一眼看穿了他的心思。而且我比他更早看穿他想要做的这套把戏,那么我就和你说说你向我讨要的证据吧,当然也可以说是逻辑。”

“好吧,麦克,虽然你说的话让我很不舒服,但是我还是愿意听下去,因为你说的可能真的有理!”周正阳灿灿的笑了一下。

于是,麦克先生就和周正阳说起了他在纽约的所见所闻,他谈起美国经济发展到今天,过度膨胀的金融资本几乎成了社会发展的唯一激励方式,企业经验者们最重要的考量不是企业的长期发展,而是保持股价不断上涨,让投资者满意。上市公司就有了编造虚假经营业绩,蒙混市场的冲动。

而美联储多次下调联邦基准利率,由此就更加刺激本来就虚火旺盛的地产市场,全美地产价格不断爬升,地产的升值足以抵消银行本息,任何一个美国人,都可以通过零首付获得住房,然后通过抵押不断融资,在疯狂上涨的房价面前,他们都理性地认为购房获得的收益完全可以满足他们的生活消费需求。

作为投行,他们非常清楚,他们贷款的对象都是些没有工作没有多少收入的群体,出于贪婪和利润,他们把这些次级贷款打包成抵押债务债券。通过数学统计和概率来隐藏风险系数,同时配合高收益为诱饵,然后包装成AAA的优质产品开始向市场发售,在去找保险公司来作保,增加保险系数的对冲。如果房价持续高涨,那么他们这个游戏就可以永久持续下去,但是太阳有升起就有落下,房价也是,如果房价下跌,利率上升。月供也就上升,原本就收入比较低的人群,违约率就因此上升,但事情并没有结束。

“周董,看吧,你要的证据,就在这里。”说着麦克先生一边打开自己随身的手提电脑,一边说道:“这些都是我的财务专家为我收集到的全美的房价数据,你看看,前几年一飞冲天的房价。而华尔街的银行家们还在热火朝天的大干特干,他们需要利润,需要业绩,需要这些来刺激股市持续上涨。可是如果打包的债券卖不出去了,投行就会自己作为仓库保存起来。因为有持有就有很高的收益,可是如果房价继续下跌,违约率攀升到一个高度,这些债券就无法变现,流通价值就趋近于零。再配上这高达35:1的高杠杆。远远超过了投行的资本额度,就只能破产或者低价出售。资金抽离的羊群效应和破产引发的连锁效应,那么此时选择大举做空将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大好时机,很多高人已经看透了这背后的逻辑。就像是猜透了这背后的财富密码。”

“你是说你已经在着手这件事了?”周正阳默默地看着麦克的电脑屏幕上的数据,若有所思的问道。

“是的,正是这样。”有些话就是这样直接了当,也就像是一句结束语一样,把事情画上了一个句号,麦克先生正是如此。

但是周正阳还是不太甘心,“那么麦克先生,你在这件事上投入了多少资金?”

“我和刘先生谈起打赌买下他的别墅大概是一亿六千万,我想这件事要是一切和我预料中的一样,那么我想我获利的数目估计能买下一百套这样的房子。两个月后我们看结果吧!金融危机就像飞机失事一样,尽管可能性很小,但事实上每次危机的形成,都不是偶然的,是注定要发生的,是可以根据经济学原理预测出来的,在危机出现前,没有看到的是危,而对于看到的,却是百年难遇的一次机会。现在我们去外面娱乐娱乐。”说着麦克先生把电脑合上,然后向周正阳做了一个请的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