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仙侠小说 > 晚来迟 > 第六章心意
换源:


       姜迟没有直接和道源搭话,反而去问了少女:“姐姐,我可以向你打听一件事吗?”

还在挑脂粉的少女察觉衣袖下摆被人拉扯一下,顺势回头看见一位头顶将将到她肩膀的女孩,粲然一笑:“小妹妹想问什么?”

姜迟侧身指向道源,问:,“那位大哥哥长得好看,我想把自己做的荷包送给他,可以吗?”

少女羞涩一笑,也没有直接回答,反而说:“你送给他,问我做什么?都有胆子问我,不妨胆子再大些,直接送他好了。”

姜迟装作恍然大悟的样子,对少女道声谢,直奔道源:“大哥哥,你能收下我的荷包吗?”

她趁着对方忽然发怔,迅速取下腰间的荷包,递到他手中,嘴里还在继续:“大哥哥,收下我的荷包吧。虽然我女红不太好,但我的心意很足啊。大哥哥能不能告诉我自己是哪家公子呢?”

“给你。”

“嗯?”李肇锡一下子傻了眼,直愣愣地低头看着小丫头递出一个荷包。

周围人看着一个女娃娃举着香囊都笑弯了腰。小丫头年岁明显还小,看起来才十岁左右,这么小就知道给自己找夫君,哎呦,这是哪家的女娃,这么可爱?、

李肈锡:“小妹妹,你家大人呢?”

姜迟眨眨眼,浑然当做听不懂的样子,对着李肇锡说:“我不小了,你因为这个就拒绝。”

“好好好……”李肇锡笑着收下,并没有放在心上,还伸手揉了揉姜迟的脑袋,“赶紧回去吧,别让你家人担心。”

“我会回去的,我就问你几个问题,问完我就走。”姜迟在众目睽睽之下解开了自己的面纱。

姜迟生的不似姜东霖也不似宁辛,一张小脸没有倾城之姿,也没有娇嫩可爱之态,就是清秀,放在人群里并不能引起人再看第二眼的清秀。

只是配上她那两只闪闪发亮的眼睛,衬得她有几分不同于一般女孩儿的风姿。

“你把面纱戴上,我就回你。。”

姜迟又把面纱重新戴好,问:“你是不是回去也不会给我回信?”

李肇锡答得也直白:“是。”他心悦表妹,不然以他的性子绝不会陪着来这趟花朝节。

姜迟追问:“能不能劳烦大哥哥看完我荷包里面的东西?”

“好。”

姜迟最后问:“大哥哥可不可以给我一封回信?就算是拒绝都可以,我不要紧的,只是想得到确定的答案。”

李肈锡抬头看同行的少女,看到对方点头后,回:“可以。”

姜迟不再纠缠,行李道歉以后说:“唐突二位是我的过错,我在这里提前预祝两位心想事成。”

三人互相告别之后,姜迟退出了铺子,回头去找姜秀。

“你可算回来了。”姜秀看见她又掉泪,不忍责怪,忙拿起手帕为她擦泪。

姜迟:“是我不好,让姐姐担心了。”

“不哭了就好,今天还要玩吗?”

“嗯!”姜迟点头,拉着姜秀到处跑,别的没买,就看着卖小吃的店铺,不管人多人少,总要吃上了才肯走。

临近正午,两人没有吃上正经的午饭,却是什么都吃不下了。

没忘了宁辛出发前的叮咛,姐妹俩手牵手,就当消食,一路到了花神庙。

今天是花朝节第一天,姑娘媳妇们难得能出来闲逛。人多庙少,姜迟等人都是在人缝中挤着前行。

寻常一炷香时间就能走到的地方,她们从山脚排队排了整整两个时辰。

姜迟拿出帕子擦汗,忍不住嘀咕:“这才不过三月,排个队就让人有了六月的感觉,实在又累又热。”

“莫要不敬。”姜秀捂住了她的嘴,然后从怀里拿出一块帕子包着的东西,“早上出门时我备着的,吃不吃?”

姜迟摇头推手拒绝,说:“谢谢姐姐,我不饿。不过我还是很喜欢的。这么多人能过来朝拜,也说明大家都过得很好。也只有国盛民昌才能看见这番景象。只不过我很少出门,还是不太适应。”

“确实如此。”

排了许久的队,临近中午,姐妹二人才拿到香。烧完香,她们一人拿着一块系着红丝带的小竹简走到了花神庙中挂满小竹简,飘着红丝带的许愿树下握着小竹简许愿。

“好多呢,会不会都缠在一起了?”姜秀抬头看了一圈,一眼看去几乎没有地方可挂。

“姐姐,你把竹简给我,我给你挂到最高的地方,让花神一眼就能看到!”

“你?”

姜秀眼神打量姜迟的身高,忍不住发笑:“怕是困难啊。”

“姐姐,你又嘲笑我!”

姜迟足尖点地,一跃而上,飞到许愿树的树顶,将自己的竹简轻轻一放,再次落地满眼的得意。

姜秀并上两个婢女被吓得不轻,连连尖叫。

“阿迟!你是要把十二年的惊吓全部在今日给我吗?”然后围着姜迟打转,“有没有伤到哪儿?”

姜迟在她面前转了几个圈,摊摊手:“我没有事啊。姐姐知道,我又不是那么鲁莽的人,怎么会拿性命开玩笑?”

“你呀……”姜秀无奈,那她没有办法。

“你们的要不要我帮你们挂上去?”

“可以吗?”

“当然可以!”姜迟又飞了一次。

姜秀两只眼睛一只紧盯着她,看到她每次都平安落地,吊着的心才放下。她捂着胸口上前:“幸亏这会儿没人。还有,你什么时候学的飞天纵地了,险些吓死我。”

姜迟跑过去抱着姜秀,头搁在她的肩膀上撒娇,“好姐姐,是我不对,回家我再和你解释干不好?”

姜秀右手扶姜迟的腰,左手点上她的额头,无奈道:“你呀你……两位兄长可知道此事?”

姐妹十二年,姜秀一打眼就知道自己答案了。

“回去老老实实交代,兄长那里也要解释。父母那里我先帮你瞒着,万不可再有下次,知道吗?”

姜迟聊聊点头,再三保证,险些举手发誓,这才逃过。

这一天,姜迟一反往日沉闷,就像个真正的孩子,和姜秀一起疯玩了一整日。

两个月后,城湘李府独子李肇锡要成亲的消息飞过城湘,飞进了京都。

坐在院中榕树下的姜迟,听到这一消息,淡淡一笑,继续看书。

不一会儿,欢喜提裙跑来,满脸的喜悦,说:“小姐,大公子,三公子回来了!”

“这次怎么回来这么早啊?”姜迟放下书就出门,一路疾走带着小跑。

欢喜急匆匆跑回来,有忙跟着姜迟,一时间说不上话来,不过她也不知晓。

两位兄长的院子,姜迟进去也没人拦着。不过他们回来会先去娘亲的院子问安,最后还是会来看她。她就坐下静静地等着。

晚些时候见了才知道,恰逢应试,又值师叔的小弟子李肇锡成亲。他们受了严夫子嘱托,一起去祝贺同门师弟李肇锡新婚,在去之前回家一趟。

没想到还有这层关系。

姜珩二人去,姜迟也想去。

当日兄妹三人同去。

城湘李府,门外炮竹声不绝,一众婆子丫鬟站成一排挎着花篮在新娘入门的吉时撒铜钱、散糖果。红色鸳鸯戏水锦织地毯由外延伸至新人花堂门槛。

新妇已至,随后的陪嫁礼在府门口暂望不见尾。抬夫们个个挺直了腰板,走起路来矫若游龙。

按照习俗。进了女墙内,新郎缓慢蹲下,放下背上的新娘。一旁的媒人快速拿出一旁备好的红绸分别交给二位新人。

二位喜娘眼疾脚快走到新娘身侧扶着,小声提醒新娘抬脚落脚。

前方的新郎眉梢一直扬着,时不时回首看一下新娘,偶尔停下待新娘走得近些才重新迈开步子。

穿过院子,进入花堂,二人齐齐跪下。

主婚司仪放声高喊,庭院中满座宾客无不听闻。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对拜”

“送入洞房”

天地拜,宴席开。

“李公子当真好福气,娶了温家最美的的姑娘。”酒席中人无不羡慕。

“谁说不是呢。不过李公子能娶得温小姐也无可厚非。先不说通天的财富,李公子是钦点的状元,广交天下才子,为人温善,自然配得温家第一美人。”

……

李府家大业大,仅有一子。独子成亲,李老爷邀请了小城近半人。

姜迟跟在两位兄长身后,顺势一同道喜,衷心祝福。

她也不由得想起花朝节回信。李肈锡并没有因为她年纪小回得敷衍,而是直说自己并不相信鬼神之说,更不信自己是传说中的神仙。也希望她脚踏实地,莫要胡思乱想。

满篇的谆谆教诲,苦口婆心。

双方言尽,她也不多纠缠,放过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