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1855凤凰涅槃 > 第六十四章 北行纪(13)铭字营(下)
换源:


       次日中午,陈玉成得到了任柱的消息,任柱向北突围时,也留了一个心眼儿,他让十骑先是往东,然后南下,最后成功抵达了霍邱县。

当然了,这也与此时的刘昌林、梁成富两部已经成功将袁甲三围在了南照镇有直接关系,任柱的人实际上是通知了刘昌林。

围住南照镇后,润河镇的吴长庆便左右为难了,人家能够围住南照镇,那说明兵力十分雄厚,他只有五百人,前往救援无异于杯水车薪,没准儿半途还会遭到伏击。

但他留在原地也是凶险万分。

犹豫之下,只得暂时待在原地。

刘、梁两部还有近四千人,当即分出一千人前往润河镇,这一千人手中有五百杆新近缴获的前装米尼枪,自然不怕吴长庆的反击。

吴长庆见来了一千人,顿时下定了决心。

此时的他虽然对王占魁的命运隐隐约约捕捉到了一些,但依旧不敢笃定,他明白的是,一旦这一千人也将润河镇紧紧围住,自己的命运就会像南照镇的袁甲三一样了。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奋起一搏。

于是吴长庆全军拔营北上,准备与这一千太平军进行野战,结果是不言而喻的,吴长庆就算对其姐夫王占魁的结局有所准备,但他绝对想不到王部几乎是全军覆没,进而让太平军获得了大量的新式火枪。

他部虽然只有五百人,却也有三百杆新式火枪,此时风雪虽然小了许多,但依旧在断断续续,他认为虽然己方人数较少,但有着优势火枪的加持还是能一战的。

机缘巧合之下,吴长庆的命运也早就注定了,他这一部几乎全军覆没,只有他自己带着十余马队仓皇而逃。

吴长庆的消息几乎与任柱的消息同时传到霍邱县城。

此时陈玉成显然放松了许多。

对于南面的秦定三部,他也一早派出了侦骑前往搜寻,结果大出他的预料。

因为突然降临的风雪天气,秦定三竟然退了回去!

“你真的看到他退回了六安州?”

“是的,职部当时还怕他使诈,便跟了过去,直到他们全部退入州城这才返回”

没想到浓眉大眼的秦定三也不过尔尔。

不过,如何营救被困在颍州府城附近的叶芸来部?

他手下还有一支骑兵队,人数只有百余人,也就是亲卫旅所属的骑兵,论起精通骑射的程度,也只有他有这个资格,但是他可不想自己只带着百余骑就去营救,百余骑,其中至少一半是新兵,获胜的概率实在太小了。

他可不愿冒这个险。

就在他犹豫的时候,终于传来了好消息。

“丞相,刘铭传部撤围了!”

陈玉成突然醒悟了。

“吴长庆部被歼,袁甲三部被围,肯定有消息传到了刘铭传那里,他们不想步他们的后尘,就只能提前避入府城一途!”

傍晚时分,有一个令他眉开眼笑的消息传来了。

“丞相!有大队骑兵南下围住了颍州府城!”

这时,就算他再笨也会明白是谁的部队了。

张乐行!

傍晚时分,张乐行果然带着百余骑抵达了霍邱县城。

此时,原本在固始县扮成精锐模样的杨震亲卫卒、女营、匠户营、新兵营也顺利回到了霍邱县城,二田芳也成功“收复”固始县城。

当张乐行见到杜小娥后也很是唏嘘感慨了一番。

不过在得知张宗禹、张禹爵兄弟正带着三百骑在汝宁府与西凌阿对峙时,这心不禁也揪了起来。

半晌,陈玉成说道:“贵侄张禹爵勇猛,张宗禹富于智计,肯定没有事的”

今年四十四岁,生得高大威猛的张乐行听了暗想:“这兄弟俩还是眼前这人救出来的,不但如此,他还救了娥儿,我若是还只顾着挂住他兄弟,岂不是让人瞧扁了?”

赶紧堆出了笑容,“那是自然,不说这些了,在下谢过丞相救命之恩”

“哪里哪里,我还要感谢盟主救出了我的人呢”

“那就两不相欠,如何?”

两人顿时相视一笑。

坐下品茶之际,张乐行不时打量着陈玉成。

“此子既年少,又太过清秀,难道是像我那婉儿一样不可貌相?”

而陈玉成则在暗自思量,“时下袁甲三部已成瓮中之鳖,藏在各处的捻军肯定会重新崛起,从叶芸来他们在淮河北岸与刘铭传部作战的情况来看,我部这区区千骑根本派不上用场”

“得想个法子说法眼前此人与我一同北上才是”

“就算不能提前北上,分给我一些人也不错,不过他们看起来是一家,实际上还是各顾各的,张乐行也不过是明面上的盟主,就算他基于我的救命之恩勉强答应分给我一些骑兵估计也不多”

突然想到一事,便道:“盟主,时下皖北大局已定,贵军将来作何打算?”

张乐行说道:“我既然出来了,就不会再隐藏了,你是知道的,我在听任柱那小子的叙说时,并不知晓贵军已经歼灭了袁甲三那老贼坯的主力,但我还是义无反顾地出来了”

陈玉成赶紧说道:“多谢盟主仗义出手”

张乐行倒是没有客气,“我这一出来就不可能再缩回去了,而且袁甲三老贼的主力已破,我倒是想继续在颍州府、凤阳府、宿州府、泗州一带继续纵横驰骋”

陈玉成正色道:“恐怕并非易事,没了袁甲三,也会有王甲三、李甲三,经过袁甲三这么一折腾,皖北淮军已成规制,而皖北除了霍邱县到寿州一带有些山脉,都是一马平川的大平原,清妖火器厉害,并没有那么容易对付”

张乐行见他轻而易举就拿下了寿州,还打败了袁甲三,就明白他与以前的林凤祥、曾立昌两人完全不同。

便道:“据说丞相有李亚子、李定国的外号,除了骁勇,肯定也是智计百出的,若是还瞧得上在下,可否为我出谋划策?”

陈玉成笑道:“出谋划策谈不上,不过却有一些想法,就说出来献丑”

“盟主,一旦我部将正围在南照镇的袁甲三歼灭,从西边过来的河南巡抚英桂以及南阳总部邱联恩肯定会取而代之,北面归德府的河南按察使林扬祖、齐齐哈尔副都统舒伦堡也会南下协助”

“以前袁甲三或许囿于坞堡堡主与官府千丝万缕的联系不敢大举清剿,时下显然不同了,说不准他们会将所有的坞堡全部一一攻破,届时,一旦贵军作战不利,就只有向西退入大别山一途”

“大别山看着雄伟辽阔,实际地势依旧较为促狭,若是西边的湖北巡抚、东边的安徽巡抚、北面的河南巡抚三管齐下,贵军又多是骑兵,届时的情形恐怕并不乐观”

“丞相,咳咳,既然你已经与任柱结拜,而任柱我也一向视为子侄,我能否倚老卖老,称呼你一声‘贤侄’?”

陈玉成笑道:“自然使得,盟主自便”

张乐行大喜,以往他也曾与太平军联络过,不过无论他接触的是何人,对待他们捻军显然有些瞧不起,眼前此人虽然年幼,但能够一路从麻城杀到这里,显然是很有两下子的,倒是与以前那些太平军首领不同。

便道:“那就请贤侄为我解惑”

陈玉成点点头,“首先,我部是不会在这里盘桓很久的,估计您也从任柱那里知晓了,不日就要北上了”

“不瞒盟主,时下我军的林凤祥、李开芳两部都被清妖围了很长时间了,虽然并不得知其详情,但其岌岌可危之势是显然的,为了围剿这两部,根据我军俘虏的清妖高官供述,清妖出动了几乎全部的北方马队”

“加起来恐怕有一两万骑,若是一两万步军,在下倒不是太怕,但面对着如此数量的骑兵,确实有些忐忑”

“我部详情,盟主多半听任柱讲了,当着您的面不能不说实话,骑兵虽有千骑之多,但战力着实堪忧,而我部一旦北上,并败于清妖马队之手,彼等必将倾力南下”

“届时盟主既要面临皖北配备了优势火器的淮军,还要面临战力也非同小可的北方马队,试问盟主,面对此种情形,贵军能抵挡住吗?”

“故此,我倒是有个建议,既然清妖的北方马队几乎全部过来了,只要一战而胜之,那么盟主今后无论是继续在皖北一带驰骋,还是在山东、河南发展都没了最大的掣肘,大可恣意妄为”

“您或许也知道了,我在鄂东时,在张禹爵、张宗禹两位兄弟的协助下以三百骑击败了两千陕西、甘肃马队,虽然有些取巧的成分,但至少在战力上并不是全无可取之处”

“若是有贵军相助,不说多的,有三千精锐骑兵相助,再加上我的步军,击败曾格林沁、胜保还是没有问题的”

“一旦得偿所愿,盟主就可自行选择地方发展了,以我来看,留在山东、河南交界处、以前榆树军的地方,抑或山东的沂蒙山区附近最为理想”

张乐行想了想,说道:“贤侄所想,老夫也十分佩服,不过我等原本在皖北发展,也是因为有贵军的牵制啊,如果清妖势大,两军亦可合成一股,若是离了皖北,清妖将你我分隔开来各个击破也是一桩烦心事啊”

陈玉成点点头,“这一节,我也有所考虑,迎得林凤祥部南下后,我准备在大运河以东、长江以北的的江苏地界发展,一来可以缓解我国天京的压力,二来嘛亦可就近呼应贵军”

“届时贵军无论是在山东还是在河南、皖北都可以与我部互成掎角之势”

张乐行也沉思了良久,最后说道:“贤侄说的很是有理,不过时下袁甲三老匹夫还在,不如我等一起破了南照镇再说”

“也好”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