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道:“此人还在吗?”
丁汝昌点点头:“职部怕丞相还会问什么,便将他留了下来”
“家住哪里,有什么亲眷,左邻右舍都有谁,长官是谁,平时最相熟的是谁,等等,这些都问了吗?”
“这......,职部暂时没问”
“假若让你或者你的人扮成该名差役模样,若是有人问起来你该如何回答?”
丁汝昌大骇:“丞相,难道你想用我的人扮成差役模样进入黄州城?”
“是的”
“然后呢?”
“自然是向黄益杰明里暗里暗示汉阳城的物资十分紧俏,去晚了就没有了,让其尽快出发去汉阳城领取物资”
丁汝昌似乎明白了,“然后我军在半途拦截之,再用我军冒充彼等前往汉阳城?”
“是的”
“可是黄州前往汉阳城,走水路更为方便啊,黄州城码头时下停泊了大小船只约莫百艘,显然就是为了此事准备的”
陈玉成反问道:“你是这里的熟人,你想想看,由于我军曾经席卷湖北除了荆州府、襄阳府、宜昌府三府以外的所有州府,并占据过他们的城池,将主要地方的船只也搜剿一空”
“他们是从哪里弄来的船只?湘妖的湖南肯定是有船厂的,但湘妖自己还不够用,最多给官文调拨一些,哪里会顾得上区区黄益杰?”
丁汝昌眼睛一亮,“说起这船只,职部倒是有所了解。湖北之地,湖泊众多,武昌、黄州一带更是密如蛛网,武昌县南边的梁子湖就是其中之最”
“梁子湖湖泊面积既广,湖岸更是狭窄弯曲,内中最适应掩藏人等,以前,我军尚未兴起时,这里就是湖贼的聚集地,白莲教兴起时也曾将那里当做巢穴”
“我军兴起后,由于兵荒马乱,更多的湖贼出现了,广布于湖北各大湖泊”
“丞相显然知道,由于这些湖泊不像洞庭湖那样的大湖,大船不能进去,只能驶入小船,官军清剿不易,故此,当清妖占据优势时他们就投靠清妖,当我军势大时就投靠我军,真正的首鼠两端”
“我军从武昌府撤离后,这些人就投靠了清妖,不过,这些人以前是靠抢劫过活的,眼下由于频繁征战,鄂东一带人烟稀少,莫说商旅了,就连寻常百姓也不敢独自出来抛头露面”
“他们也是有家小的,也需要吃穿用度,故此,就只能投靠清妖,清妖为了羁縻他们,也按照团练那样每月发给他们一些补给,当然了,大的湖贼有些身家,是不屑于领取的”
“但一些个原本就是普通渔民,由于战乱躲入湖泊成为湖贼的就不行了,他们只能依靠清妖官府,黄州码头上的这些民船多半是这样的”
“不过,这些人一旦成为湖贼,就会受到大贼的控制,而且清妖官府封赏的官位也多半是给大贼的,大湖贼为防这些人做大,也会派人暗中跟着,也就是说,停在黄州码头的民船大多是湖贼的,但其中大部分是刚刚成为湖贼没有多久的渔民”
“少部分应该是大湖贼的耳目,他们混在渔民中”
陈玉成说道:“有什么办法让这些渔船全部消失?”
丁汝昌又是一愣,“难道丞相是想让我的水勇毁了这些船只?”
陈玉成笑道:“这个办法已经用过一次了,若是黄益杰知晓了,必定会认为是我们干的,你的人都到黄州来了,他哪里还敢去汉阳城领取物资?”
“故此,必须想出一个法子,既能让船只全部消失,或者大部分消失,又能让黄益杰不会怀疑到我们头上来”
丁汝昌想了许久也没有想出一个办法来。
半晌,陈玉成说道:“这样吧,我倒是有一个法子”
丁汝昌大喜,“还请丞相赐教”
陈玉成说道:“我先后在湖南、湖北作战,对于这两地的人还是有些了解的,比较而言,湖北由于处于九省通衢的位置,大部分人都颇为重利轻义,而湖南则不同,其境内三面都是大山,北面又有大江阻隔,形势与四川颇同”
“而且,湖南紧挨着西南三省,那里以前原本是土司的辖地,民风剽悍,地理因素,加上土司的影响,湖南之人虽然也不乏重利轻义者,但有相当数量的人还是颇为轻利重义的”
“故此,湖南能出现颇为善战的湘勇、楚勇,但湖北的鄂勇就不值一提了”
“目前黄州码头的船只既然是这样的出身,便只能以财帛诱惑了,但我们也不能大大咧咧出现去劝说他们”
“这样,亲卫旅的小圣库还有两千多两银子,都是半斤重一锭的大元宝,临近黄昏时分,扮成差役的人与你的水勇同时出发,假扮差役的一定要是湖北当地的人才行”
“此人还要绝对可靠,又能说会道,如果差役身上还有碟牌,以前还来过黄州,那么就需要找一个面目与之相近的人才行......”
丁汝昌赶紧说道:“丞相,这一节职部倒是留意了,此人以前从未来过黄州,他也不是湖北当敌人,而是湖广总督杨霈的护卫,杨霈曾经当过肇庆知府,此人从那时起就一直就跟着他了”
“这么说此人是广东人?”
“是的,讲一口带有明显广东口音的官话”
“那就好了,就让哨探营中的两广人士担任吧,你知道怎么做了吗?”
丁汝昌笑道:“自然是让其对物资的紧张程度以及需求人员的众多程度夸大其词,让黄益杰生怕抢不到,同时暗示黄益杰需要贿赂他才有机会排在前头”
“清妖规制,上到总督,下到知县,都是需要靠自己的幕僚、护卫来办事的,而且需要自己供养,薪饷还不低,别看一个小小的护卫,有时候也是举足轻重的,需要物资的地方不知凡几,肯定有次序安排的”
“此时就要看谁奉上的贿赂多了,多者先拿,少者后拿,不奉者便一直拖着,当然了像湘勇、楚勇、荆州将军这样的势力他是不敢轻易得罪的,余者则要各凭本事了”
“这是官场的惯例,当过巡检的黄益杰岂有不知的,我让此人暗示贿赂之时,黄益杰多半就信了”
陈玉成点点头,继续说道:“有了总督衙门的碟牌和公函,混入黄州城应该问题不大,作为哨探,能说会道、察言观色那也是必备的功夫”
“但想要码头的船只离开就不容易了,这样,我让安成将那些银锭全部给你,等天色暗了时,就让水勇将银锭放在船只上......”
“丞相,每艘都放?”
“你以为呢?”
“职部以为只在渔民的船只上放就行了,而且不能都放,等明日一早渔民发现这些银锭后肯定会寻机悄悄离开,如果是晚上发现了自然会趁着夜色离开”
“只要有一两个人离开,就会带动其他人离开,此时,就算大贼的耳目想要阻拦也不顶事了,我知道一件事,黄益杰为了拉拢这些渔民,承诺每月给他们发一石米和一两银子”
“如果骤然得到二十两以上的银子,这些渔民都是拖家带口的,全部生活在船上,哪里还会理会什么官府、大贼,将船只暗地里划走,然后躲到一个无人知晓的湖泊藏起来就是了”
“这些渔民都是相识的,平时估计也是互通声息的,但在这种时候就算以前再交好,依着渔民的秉性,加上刚才丞相对湖北人的判断,他们肯定会悄悄离开,一旦有人离开,想要做到完全悄无声息是不可能的”
“剩下没有见到银两的人便会以为离开的人肯定知晓了重大的消息,眼下最大的消息是什么?自然是有关我军了,兵荒马乱的,银两固然重要,但性命更为重要,于是,他们会跟着这些人离开”
“届时大贼的耳目就算想要阻拦也不可能了,最后只剩下几艘大贼耳目的船只,见到渔民都开走了,自己留在这里喝西北风?也会一走了之”
“好吧,此事就由你完全负责”
...
半夜里,张老三被尿憋醒了。
张老三是武昌县人,从小是在梁子湖长大的,从小也是生活在船上,如今三十多岁了,同样与老婆孩子都住在船上。
太平军过来后,反倒是他们这些住在湖畔的渔民遭受的影响最小,他们不像商船,全部停靠在长江一线,不是太平军劫夺,便是被清军征调,他们往湖里一钻,无论是官军还是太平军都没有办法。
但以往他们还可以打渔贩卖作为生计,眼下却不行了,只能依靠长期盘踞在大湖里的贼寇,以前每月只需要给大贼上缴一些鱼获和莲藕就行了,但现在却不同了。
虽然也能将鱼获卖到城里,但城里时下百姓很少,大部分都是军人,价钱只能是对方随便给,大部分时间都是有去无回。
于是他们便只能加入湖贼,湖贼成为“团练水师”后,原本以为自己的境况会好一些的,但一个月说是有一担米、一两银子,他来到这里已经有两个月了,实际上只领到了一两银子,传说中的大米从未见到踪影。
他倒是能进城采买大米,但此时物价腾贵,一两银子只能买到一斗米,还都是掺了土石的糙米,幸亏还有长江,他能通过鱼获来勉强维生。
一斗糙米早就吃完了,每日光吃鱼是不行的,张老三不禁有些后悔跟着大贼耳目来到这里了,若是还在梁子湖,岸上还有一些瓜果蔬菜,湖里还有藕,怎么着也比这里强。
而且,这里是大江,随时面临打仗的风险,全家都住在船上,一个不慎就是全家覆亡的后果。
故此,像他这样的新湖贼、前渔民没有一个不是战战兢兢的。
张老三醒来时忍不住叹了一口气,然后轻手轻脚来到船头,迷迷瞪瞪的,都是熟门熟路,自然也不会看顾下面,当他踩上船头,正要解裤腰带时,顿觉脚上一疼。
一开始他还以为是自己的小儿子没有收拾好,将渔具忘了放在这里呢,便要破口大骂。
不过他转瞬就知道脚下的物件儿并不是他所熟悉的,赶紧止住了嘴,然后弯下腰查看。
这一看便让他目瞪口呆。
月色下,四锭元宝整整齐齐码在船头!
他赶紧拾起一块,用嘴咬了咬,确认是真的后又掂了掂,好家伙,至少有半斤!四块那就是二十两了!
他看了看左右,依旧是一片静悄悄的,只有江水涌动以及拍打岸边发出的声音。
“难道是河神显灵了?老婆信佛,平日里一到晚上都祷告一番,多半是观音显灵了”
他轻轻摇醒了自己的家人,然后趁着夜色将船只划向了对岸。
划动船只的动静惊动了隔着的刘老二,不过此时张老三的船只已经离开码头了,刘老二暗忖:“张老三怎地走?难道他发现了什么?”
再看时,左右依旧毫无动静,半晌,又有一艘小船离开了,然后是第三艘、第四艘,刘老二见状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叫醒家人就跟了上去。
.......
等到清晨时,码头上便只剩下了三四艘稍大一些的渔船,显然是大湖贼派过来主持“大局”的耳目,他们没有被惊动,不过见到岸边的景象后来也是惊呆了。
这些日子,实际上黄益杰将全部银两、大米都发到了他们手里,不过这些人岂会将东西全部发到渔民的手里,他们将大米转手就卖给了城里团练头目亲戚开的米店,然后只发了一两银子给渔民。
这些日子由于赚得盆满钵满,他们的生活倒是不错,每日都是大鱼大肉,晚上也是小酒不断,又没有家眷在侧,自然睡得死沉,没有发现晚上的动静。
没了渔民,若是官府将他们扣下,为其做牛做马,他们如何干得?
反正也捞了不少,趁着官府还没有察觉,还不溜之大吉更待何时?
于是,等黄益杰派人前来让其前往汉阳城领取物资时,见到的只是空空如也的大江!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