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我燕王朱棣!随身灵朱元璋 > 6.【小侄子啊,你要想把皇位给我就直说】
换源:


       “咱不信!咱都不敢说尽收天下人才!”

朱元璋瞪圆双眼,一阵火气熊熊燃烧。

他想不明白了,自家老四为什么执迷不悟?!

他朱棣,到底有什么胆子,觉得可以凭一藩国之力,对抗整个大明朝廷?!

那大明朝廷手下的一兵一卒,一臣一将,一法一策,可都是他朱元璋拼着命建立起来的。

他着实不明白,朱棣谈及造反时,为什么会这么自信?!

他难道不知道,在大一统朝代,从未有过藩王造反成功的案例吗?

即便是那天策上将李世民,也不是藩王起兵夺的皇位。

“你的兵到不了南京,老四。”

“咱就算依着你说的,那方孝孺三人真是腐儒废物吧!”

“但咱还给咱皇孙留了一面盾牌呢!”

朱元璋语气低沉,恍若龙吼:

“咱是把那些威胁皇位的剑,一把一把折断了。”

“但盾牌,咱唯独留了一面。”

“你自小随军,知道咱说的是谁!”

朱棣微微颔首,

他当然知道朱元璋说的是谁。

在明初洪武年间,

有徐达、李文忠这种破军的剑,有常遇春这种冲锋的矛,亦有蓝玉这种凶狠的野狼。

洪武年间,名将如群星闪耀

朱元璋本人和朱棣自己,都是这星间名将的一员。

但这些名将,到朱允文即位的时候,已经死的七七八八了。

仅存的有朱棣,和…..长兴侯耿炳文。

耿炳文在洪武名将中,顶多算是一颗略显黯淡的六等星。

正面对军或夜袭速战,他都不算优秀,甚至有些差劲。

但是他这人的特点是硬。

当年元末叛军中,最强的三支分别是朱元璋、陈友谅和张士诚。

而耿炳文守着的长兴,是对抗张士诚的最前线。

这座城市,耿炳文以寡敌众守了十年,固若金汤。

“你打算怎么破老耿的防?”

朱元璋的魂从半空中飘下来,大大咧咧坐在朱棣的桌子上。

“论短期守城朱文正天下无双,论长期守城耿炳文无人可破。”

朱棣悠悠说道:

“但再好的盾,也得看用的人。

历史中的耿炳文,是被朱允文猜忌,换下阵去的———换成了废物李景隆。

朱棣对此表示:侄子啊,你要想把皇位给我就直说,叔受得住。

更何况,朱棣这次也做足了破盾的准备…….

朱元璋看朱棣不说话,还以为自家老四服软了。

“老四啊,咱就是说…….”

轰——————

一声轰鸣从燕王府的深处传来,地面随之震颤。

朱棣房梁上的灰尘随之洒落,落在朱棣的头发上。

“啥啥啥?老四这是啥?打雷了?”

朱元璋飘到窗户前,看向燕王府内,

只看到一道白光一闪而过,却没见到烟气半点。

“没烟?不是火药?”

朱元璋心里有点犯嘀咕,

他还以为是朱棣在燕王府内私藏火药呢。

《大明律.兵律》明文规定,私藏火器是重罪,私造者更是罪加一等。

若真是火药爆炸,老四算是玩脱了。

允文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治他的罪。

然而朱棣一脸平淡起身,快步走向门外,连身上的落灰都没擦干净。

朱元璋面色更古怪了,

虽然朱棣面色平淡,但朱元璋却从他的动作上……看出一丝欣喜。

朱棣走出门外,快步走向燕王府深处的一间别院。

朱元璋飘在朱棣的身后跟上。

朱棣在别院门外,遇到了正在等待的黑衣僧人姚广孝。

“殿下!”姚广孝的三角眼微微抬起。

朱棣对着他微微点头。

“咱们进去吧,看来老陶成功了。”

朱棣和姚广孝踏入别院,朱元璋也好奇得飘进去。

这间别院整理干净,四周整齐排列着一排排架子,

架子上是各种瓶瓶罐罐。

空气中还弥漫着一种酸酸的味道。

在别院的尽头,是一扇厚重的大铁门。

把爆炸声,似乎就是从铁门后传来的。

姚广孝有些兴奋,就要直接穿过架子,走向铁门。

但朱棣伸手拦住了他,

“道衍大师,只要涉及到造反的事,你就憋不住气啊。”

朱棣呵呵一笑道:

“忘了老陶实验室的规矩了吗?进去前先洗手消毒。”

“实验室?啥叫实验室?”朱元璋在一旁好奇道。

姚广孝到了声抱歉,便和朱棣一起走到门口的一处水盆旁。

水盆上的木架子里,放着几块黄白色的小方块。

看上去,似乎是用来清洗手脸的用品。

果不其然,朱棣和姚广孝用他洗了手,

水盆中随之荡漾起白色泡沫。

“这是啥?皂团?”

朱元璋注意到,

这东西有些像富贵人家用的“皂团”,但似乎又有些不一样。

“这是用来结束城墙时代的妙妙工具。”朱棣悠然说道。

他嘴角微微勾起一道笑容。

(本章的奇妙知识补充,中国古代有类似肥皂的清洁物,明清时代较多的是“皂团”“澡豆”和“胰子”,但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肥皂。)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